段永平: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次来临把能投的钱全投进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08 13:10 2

摘要:段永平有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觉得危机这东西,大概每隔五到八年就会来一次。他甚至说,真希望下一次危机来的时候,能把所有能投的钱都投进去。这背后,其实藏着他对投资的一整套思考。(内容有点长,感兴趣的亲可以耐心往下看哦[灵光一闪])

段永平有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觉得危机这东西,大概每隔五到八年就会来一次。他甚至说,真希望下一次危机来的时候,能把所有能投的钱都投进去。这背后,其实藏着他对投资的一整套思考。(内容有点长,感兴趣的亲可以耐心往下看哦[灵光一闪])

1. 周期是常态,危机是机会

在段永平看来,经济危机就像四季轮回一样自然。他常说,每隔五到八年,它总会来敲门。还记得2008年次贷危机吗?那时候市场恐慌得不行,他打了个比方,说大家就像在雨雪天赶路,慌不择路。但他觉得,对真正的投资者来说,那恰恰是入场的好机会。危机嘛,本来就是市场自我修正的过程,恐慌性抛售反而把优质资产的价格压了下来,这不就是黄金买点吗

2. 擦擦冷汗,然后全力出击

"希望下一次危机来临时,你记得擦擦冷汗,然后把能投的钱全投进去。"这话听着有点幽默,但细想一下,全是他对人性弱点的洞察。他发现,多数人一到危机就吓得不行,赶紧退缩。可那些真正懂价值的人呢?他们是会兴奋的哦。因为好公司的价格,这时候往往已经远低于它的内在价值了。

3. 不借钱,是底线中的底线

"千万别借钱!"这几乎是段永平的口头蝉了。他总说,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能有多疯狂。杠杆这东西,在他眼里就是投资的"致命毒药"。2000年互联网泡沫,还有2008年金融危机,他见过太多人因为加了杠杆,最后暴仓离场。所以他自己的生存法则就一条:只用闲钱投资,永远都要保留抗风险的能力。这一点,我个人觉得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4. 只投看得懂的公司

"任何时候,不懂的公司都不应该买。"这是他反复强调的。当年危机的时候,他重仓了GE和美国银行(BAC),有人说他是跟风巴菲特。其实不是,那是他基于多年对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模式跟宗的结果。他看好GE的工业护城河,也看到了美国银行那种"大而不倒"的属性。在他看来,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在大跌的时候看到机会,就像看到一家本来值两块钱盈利能力的公司,现在六毛钱就卖了,这种确定性机会才敢下手。

5. 别猜底,但要有底线思维

段永平把那种盲目抄底的行为比作"接飞刀",他是很反对的。他不主张去预测市场的底部在哪里,但他特别强调要有"底线估值"。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假设,万一股市关闭十年,这家公司还能不能持续创造现金流?2011年苹果股价腰斩,他反而逆势加仓,就是因为他看透了iPhone生态的长期黏性,根本不纠结短期那点波动。

6. 钱买完了,就别看账户

"钱投完就最好别进账户,谁知道到时能不能控制心里对亏损的恐惧?"段永平觉得,投资之后的心态管理,有时候比选股还难。他建议大家干脆把行情软件关了,多花时间去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变化。他常说,"如果买股票时真想着持有10年,短期波动自然与你无关"。这话对我们好多人来说听着简单,但要做起来是真的不容易啊。

7. 等待的"钝感力"比敏锐更重要

段永平有时候会调侃自己,说自己投资就像农民种田,旱的时候播种,涝的时候就歇息。他曾经在2003到2005年A股熊市的时候,选择空仓等待,一直等到发现茅台、网易这些标的跌破了他心里的"5年回本"安全边际,才动手。在他看来,这种能够忍耐寂寞的"钝感力",才是对抗市场各种噪音的终极武器。有时候,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8. 拒绝"天气不好"的借口

有网友问他"何时该休息",段永平的回答很犀利:"天气不好?那可能是入场的信号!"他把市场狂热的时候比作"晴天",反而觉得危机这种"雨天"才是播种的良机。2016年油价暴跌,他虽然没投原油,但借机加仓了一些现金流稳定的消费股,这就是他这种思维的实践。别人都觉得环境不好的时候,他却看到了机会。

9. 伟大公司是危机的"避难所"

段永平发现一个现象,危机中真正的好公司反而会变得更强。比如苹果,2008年还推出了划时代的iPhone 3G;茅台呢,在2013年"塑化剂事件"之后,市场占有率反而提升了。他总结说:"如果你持有的公司需要不停止损,说明一开始就没看懂。"这话挺狠,但确实是这个道理。

10. 现在就该为下一次危机做准备

"别等危机来了才攒钱!"段永平建议投资者平时就要保持现金流储备。他自己就常年预留20%左右的现金,一旦危机爆发,就能像"鲨鱼闻见血腥"一样扑向机会。2020年疫情恐慌的时候,他再次加仓苹果,就是这个策略的延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嘛。

11. 警惕"伪危机"陷阱

不过,段永平也提醒大家,不是所有的大跌都是机会,要警惕"伪危机"。2000年的科网股泡沫破裂,还有2015年A股疯涨后的崩盘,他都避开了,为什么?因为那些公司的商业模式他看不懂。他觉得真正的危机投资,应该是投那些"好学生偶尔考砸了"的情况,比如GE曾经因为金融衍生品拖累了主业,而不是去投那些本来就是"差生原形毕露"的公司。

12. 从实业视角看危机,更通透

作为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对企业和危机的理解,可能比纯粹的金融人士更通透一些。他说:"企业倒闭多因自己犯错,而非环境。"所以他把投资看作是"买下整家公司",危机中选择的企业,一定是那种"就算股市永久关闭,也愿意持有十年"的。这种从实业出发的视角,确实能避开不少坑。

13. 简单,但反人性

说到底,段永平的投资方法论其实挺朴素的:等危机,用闲钱买好公司,然后长期持有。但为什么多数人做不到呢?他直言不讳:"人们总想证明自己比市场聪明,但投资拼的是谁更'傻'——傻到忽略短期波动,傻到相信常识。"道理都懂,但真要做到"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太难了,因为这完全是反人性的。

14. 终极检验:你敢重仓吗?

段永平有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如果你不敢把身家的80%押注一只股票,说明你根本没看懂它。"当年网易暴迭90%的时候,他敢全仓押入;苹果回调40%的时候,他也敢翻倍加仓。这种"要么不下注,下注就All in"的底气,不是赌徒心态,而是源于对所投企业价值的绝对信仰。当然,这前提是真看懂了,而且用的是闲钱。

15. 记住:时间才是最大的杠杆

我觉得段永平最深的智慧,是他看透了复利的本质。他说:"危机5年一次,但人生有10次危机。只要活下来,每次危机都是财富跳跃的跳版。"他还把投资比作开长途车,"慢即是快,活着到终点的人才是赢家。"确实,短期看,市场是投票机;但长期看,它一定是称重机。时间,才是投资者最大的杠杆。

段氏箴言:

"市场疯狂时,你要冷静;

市场绝望时,你要贪婪。

但贪婪的前提是——

你早已用10年眼光,

看穿了明天的太阳。"

这几句话,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或许,下次危机真的来临时,我们就能多一份从容和笃定。

来源:关于小熊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