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阳:《凡人修仙传》不造仙,只塑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07 19:52 2

摘要:“脑子的弦儿就是搭不上。”看着剧本上的一大篇文字,杨阳千头万绪。《凡人修仙传》中修仙的过程无非是打坐、练功、升级,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去呈现韩立每一次内力修为的提升?那些虚得摸不到边际的“突破”究竟要如何用镜头语言呈现?“想得头都疼了。”这样的状况几乎是杨阳导演拍

焦虑,马上就要拍了,全剧组的人都在等待,导演杨阳却怎么也想不出这场戏的解法。

“脑子的弦儿就是搭不上。”看着剧本上的一大篇文字,杨阳千头万绪。《凡人修仙传》中修仙的过程无非是打坐、练功、升级,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去呈现韩立每一次内力修为的提升?那些虚得摸不到边际的“突破”究竟要如何用镜头语言呈现?“想得头都疼了。”这样的状况几乎是杨阳导演拍摄过程中的日常。

《凡人修仙传》中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一个,当杨阳的精神力达到极限时,她就会撇下了剧本,像韩立一样开始打坐,实在静不下心来,她干脆就去做一些跟拍摄无关的事情,“我有时候会打玄空鼓。”当她把自己放在拍摄之外,灵感好像就一瞬间迸发出来了。

《凡人修仙传》导演 杨阳 杨阳把自己筹备和拍摄《凡人修仙传》时的状态比喻为“像辛苦的民工一样,每天在搬砖。”她跟着剧组的所有人一起冲到 3000 米海拔的新疆去拍摄,大家每天都是熬更守夜,新疆的旷野也让她真正找到了韩立“修仙”的感觉。

即便再辛苦的拍摄环境,杨阳导演每天早起出工来到现场后,都会跟所有的工作人员打招呼,讲一下今天的戏要怎么拍,所有事情都一一交代清楚,晚上不管多晚收工,她也会跟所有人说一句,“今天收工了,大家辛苦。”

开播仅 51.5 小时,《凡人修仙传》破万,听到这个消息时,杨阳很惊喜,同时也很诧异,“我们的大招还没放出来呢。”

女导演,修仙?

杨阳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这是总制片人王裕仁没有想到的。拍摄《将夜》时,王裕仁就曾跟杨阳说,“《凡人修仙传》是她不应该错过的作品。”但彼时的王裕仁并不确定杨阳会不会对这样一部修仙小说感兴趣。结果杨阳拿到小说后,才看了几章就跟王裕仁说,“这个太好了,我要拍。”

“ 我觉得它是我职业生涯中不可多得的一次挑战。 ”杨阳说,在看小说的时候,她先看到的不是“修仙”,而是中国电视剧中很少见的故事开场——单人环境、单一人物,去讲述一段比较长时间的故事。“它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跳脱出修仙的故事本身,杨阳在看小说的时候,也是导演思维先行。

在人物关系上,墨大夫和韩立这一对师徒的关系转变是让杨阳觉得特别燃的点,“师徒间的生死一战,最终徒弟从小孩变成强者,这个过程值得探索。”把这段“独角戏”拍好,把这样的身份和情感转变讲清楚,对于杨阳来说是挑战更是吸引,“不能拖沓,不能沉闷,要把过程高度凝练,但关键的节点都要稳稳地展现出来。”

杨阳清楚地看到了摆在眼前的“大山”,她迫不及待地想要翻过去,找寻“解法”的日子至今历历在目。

“我们当时看了非常多的景,但总觉得差点意思,最后突然想起了曾经拍摄《将夜》的荔波。”到了荔波,杨阳才知道,当年拍摄的地方也变成了景区,他们又再往深处探索,发现了一片僻静的地方,“大家看到的所有建筑物都是我们在那里建造的,水上的房子也是我们施工搭建的。”看到整体置景呈现在眼前,杨阳才开始相信师徒三人,最后变为两人、一人的故事是可以影视化呈现出来的。

美术老师在建造水上房屋的时候提议,能不能在地板上打一个洞来钓鱼?杨阳兴奋极了,这个提议直接让她想到了韩立突破长春功第四层时如何呈现,剧本上一行“韩立的五感变得敏锐”有了对应的画面,鱼从水面上蹦起来,内里的破境有了外化的表达。

“修仙”这件事离杨阳很远,为了了解这些,她看了很多书籍文献,甚至去采访了修道之人,在与他们的接触之后,杨阳感受到了修仙者们想要达到的境界,“脱去凡尘的束缚,要让自己的心境和大自然呼应,实现天人合一。” 带着这层理解,她再去看《凡人修仙传》中掩月宗、黄枫谷等修仙者的故事时,“我看到了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杨阳寻访了几大道教名山,但是这些地方早已经被旅游开发人满为患,充斥着商业气息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实在是感受不到古代修仙者要退居山林,远离凡尘俗世的心境,最后她决定,“去新疆看看吧。”

来到新疆,那种空旷、广袤无垠的美震撼了所有人,看景的时候,杨阳常常一个人发呆,坐在溪水边的时候,她就想,“为什么这就不能是百药园呢?”杨阳仿佛看到了溪水中溅起的水珠滴落在灵草上,水面上的波光淋漓都带着闲适、安逸,“我当时就很想露宿,但是那是不允许的,可能会有野生动物出没。”但杨阳心中,她已经找到了离仙境最近的地方。

一次长谈

每天出工,真正开始拍摄之前,杨阳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跟演员们沟通,“我觉得这是导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她会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帮助演员完成规定情境下的表演。

在刚到墨大夫的住所时,韩立的谨慎和张铁的莽撞形成对比;回村看到小妹出嫁时,韩立坐在餐桌旁,看见一桌子的剩菜,他的感受并不是对剩饭剩菜的嫌弃,而是感受到自己的家人终于可以吃饱饭,还能剩下烙饼时的欣慰,当他拿着剩下的饼去卷大葱的时候,他的心情不言而喻。

“只有把这些都交代给演员了,他能感受到你的感受。一切都才能顺理成章。”这样的交流不仅在每天拍摄,更在前期筹备的每一个重要阶段,试妆、开机前,杨阳都和杨洋有过多次长谈,时间最长的一次,两个人拿着剧本,聊了一整个下午。

越是聊得深入,杨阳越是感受到了杨洋对于《凡人修仙传》和韩立这个角色的投入,“ 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不管演员多有名气,多有热度,他是不是真的在意自己的角色,是不是 200% 的投入,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杨阳也会把自己的感受全部告诉杨洋,试装时整体的设计、每套衣服的去留、韩立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造型等等每一个细节都会讲到,几乎是事无巨细。

让杨阳惊喜的是,“无论我说到多么细节的内容,他都能给我回馈,说明他也提前投入了很多,看了很多遍剧本。”经历了多次长谈,杨阳对杨洋饰演韩立就更有信心了,“我们俩同名要合作,挺有趣的,我觉得他是可以胜任韩立这个角色。”

在尊重和遵循原著叙事节奏的前提下,杨阳选择让女主南宫婉在太南小会篇章登场,和韩立第一次交集放在了在血色禁地一起对战墨蛟。这在传统电视剧女中上的设定是很少见的。但在重场戏的处理上,杨阳做了一些改变。

原著中,南宫婉和韩立联手打败了墨蛟后,韩立切开了墨蛟的身体,不小心捏破了淫囊。但是在剧集中,南宫婉不再是被迷晕的那个,而是充满了女性高位者的姿态,“ 韩立对于南宫婉来说,就是小屁孩,墨蛟身上的宝贝,就像是老祖随手给孩子的一个红包,在高位且放松的状态下,南宫婉才不慎中招。 ”

留下名字的细节更改也是在展现南宫婉的性格,原著中,韩立询问后,南宫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剧集作品中,则改为了韩立主动自我介绍,南宫婉却并未理会。为了让这一点更加合理,杨阳在此前就铺垫了修仙世界中,低阶修士对于高阶修士的敬畏,同时,也为后续南宫婉因为韩立不知道自己是谁而患得患失做了铺垫。

韩立,得是个凡人

在杨阳的理解中,韩立修仙的起始只是求一个“活下去”。这一点王裕仁也十分认可。

王裕仁不仅是《凡人修仙传》的总制片人,还是总编剧 + 《凡人修仙传》动漫的总导演,对于这部小说的改编,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用杨阳的话说,“他已经不知道跟这本小说缠斗在一起多少年了,更是我来创作这部戏的底气。”在影视化的改编过程中,“ 我觉得他在整个剧作内涵的把控力上是给予我很大支持的。 ”杨阳说。

有时候,杨阳看着剧本怎么也想不通,想要删除某一句台词或者增加某一场戏的时候,她就会问王裕仁,“他每次都能给我精准地判断。也是保证我不会魔改的根基。”但唯独有一段戏,是他们二人讨论很久的——嘉元城。

嘉元城是韩立踏上真正修仙路的最后一站,但是在动漫中却是略写的一笔,只留下了一个女性角色墨彩环。“我觉得这里应该扩写,让韩立离开凡人世界前,体验一下女性世界的样子,而且是一群迫切需要保护的女人,这是在考验韩立的道心,在看他能否抵御世俗的诱惑。”而墨彩环这个角色对于韩立来说,更是凡人世界的一道曙光,这缕曙光一直作用在韩立身上。

10 年后燕家堡再见,韩立容颜未改,而彩环却长大了,并告诉他当年那些在嘉元城吵吵闹闹的一屋子人全部殒命,韩立心中的悲伤是溢于言表的。“我想要把韩立每一个阶段的遗憾做足,就像每一个普通人都有错过和求而不得一样。”

杨阳觉得,“ 要把原著中,所有对韩立有作用的人物都保留下来,他们每一个人对于韩立来讲,都有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不管是作用还是反作用,或者戏份多少,即便是像墨彩环这样断断续续地出现,剧中的女性角色也没有被删除或者合并处理。

反而是韩立展现个人才能的部分,在一开始就被“削弱”了。而这样的“削弱”更成就了他的厚积薄发。

原著中,在考入七玄门时,韩立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带领着张铁等一众天资一般的考生完成了试炼,是平凡人中的佼佼者,展现出了他自身不平凡的一面,但在剧版中,故事直接来到了和墨大夫成为师徒之后。

“爬山那段戏有亮点,但离墨大夫出场有一段距离。”一方面是出于对叙事节奏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是在开篇减少韩立不像“凡人”的地方,“他最好刚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吃着烙饼卷大葱就很满足的凡人。”为了展现出这一点,杨阳将韩立故事的起始放在了一片芦苇地之中。

“他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人,很稳地躺在地上,眼睛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什么。一根大葱伸到他眼前,他才回过神来,回家吃饼。”考取七玄门,成为墨大夫的徒弟,再到和师傅的生死对决,他才意识到,人是可能被夺取生命的,即便自己没有伤害和招惹任何人。

“ 韩立修仙的目的是普通人的思维,先活下去,再活好,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 ”而他遭遇的一切,也是普通人可能会经历的,因为出身、天赋等各种原因被孤立、歧视,决定让自己变得更强奋起反击。“韩立真正的高光时刻,其实是在后期。”

在故事前期,只有韩立是凡人,才能跟观众的世界产生连接。

不在乎要“讨好”谁

修仙界的规则、突破,以及不同门派的特点、法器、法术等等一系列的设定是纷繁复杂的,很多大场面开拍之前,杨阳的神经都极度紧张,甚至第二天就开拍了,她仍然毫无头绪,“ 最后常常是人走到现场,突然就知道怎么拍了,一切就都理顺了。 ”

验灵根的重场戏就是如此,杨阳来到现场,看到了空旷的场地,所有的宗门、人物、法术,好像都有了自己的灵魂,只等杨阳一一调度,“那场戏就好像我在现场开了一场运动会。”

抢灵球、验灵根、选择门派、退场,中间还要有鼓点作为阶段性节奏的提示,演员就位,动线设计完备,修仙界的一场盛会就此展开,而在这之间,不同家世背景的修士已经带有明显的地位差异,这个差异一直延续到进入黄枫谷。

“ 很多思考和拍摄的过程一定是仔细去分析、去想象,就会慢慢变得有意思。 ”虽然看起来复杂又混乱,但在现场一点点理顺之后,一切就变得非常简单。对于影视剧来说,节奏很重要。读一篇小说可以从文字上去感受,但影视就是要直观,通过视听语言的结合和蒙太奇的音乐去让观众感受岁月的流淌。

韩立从练气期突破到筑基期时,这样的突破也需要找到直观的画面呈现,“我需要杨洋真实地去表演,让他从打坐到滚到地面上来。”杨阳对于杨洋的形体表演是高度赞叹的,“ 我知道他形体好,这样的呈现是好看的。 ”

杨洋、金晨、赵小棠等演员的舞蹈功底赋予了《凡人修仙传》打戏更多可能,“ 我们的打戏从中国舞、古典舞上找到了很多基础元素,不能只让观众看到打斗的激烈,更要让他们看到美的瞬间,演员们的打戏是带着舞蹈的柔美的。 ”然而,美不等于花拳绣腿,是要有意蕴的。

《凡人修仙传》的打戏需要演员大量的吊威亚,杨阳介绍说,“我们都叫威亚‘呼啦圈’。”演员们一拍就是很久,“ 夺舍那一段戏,杨洋拍了 5 ~ 7 天。 ”然而在成片中可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整部剧的开场要炫,又不能太长, 乱星海狩猎杨洋拍摄了 7 天 ,每天都带着‘呼啦圈’在转。”杨阳说,《凡人修仙传》全剧超过 2 万个特效镜头,全剧杀青之后,仅特效部分就做了 500 多天。

用这样庞大的投入去做《凡人修仙传》,杨阳的表达却很简单,“ 不管男频还是女频,我要讲一个‘人’的故事。 ”从人的角度去看韩立的成长,“无论是拍宁缺、韩立还是赵盼儿,我更关注的都是人物和他所处的时代以及要表达的主题和背景,而非故事是男频还是女频。”

《凡人修仙传》的本质是“人”而非“修仙”,杨阳导演不仅是要创作一个凡人成仙的故事,更想要看到的是,生活中无数个像韩立一样的“凡人”能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

来源:小镇评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