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突破(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09 10:40 4

摘要:“你看,这张采购发票已经自动传到财务系统并等待进一步处理了!”在凌钢采销中心的办公室里,业务员董强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向记者展示新启用的ERP系统。只见他轻点鼠标,屏幕上很快显示出由他上传的采购发票状态——已接收,待财务审核。

——鞍钢集团首套全栈自主可控云化ERP系统建设纪实

鞍钢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你看,这张采购发票已经自动传到财务系统并等待进一步处理了!”在凌钢采销中心的办公室里,业务员董强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向记者展示新启用的ERP系统。只见他轻点鼠标,屏幕上很快显示出由他上传的采购发票状态——已接收,待财务审核。

“以前处理采购单据可没那么轻松。”董强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仅是整理核对纸质票单、跑财务沟通就得两三个小时,现在只要半小时就全部完成,太方便了!”

董强体验到的方便快捷,正是由鞍钢数科自主研发设计、在凌钢最新投用的鞍钢集团首套全栈自主可控云化ERP系统带来的改变。

该项目不仅为新入列鞍钢集团的凌钢成功移植了先进管理理念,更成为企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突破点。

如今,它以功能完备、技术领先、产品核心代码完全自主可控等优势为数字鞍钢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国内钢铁行业ERP系统建设提供了成功范本。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钢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正经历着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作为行业龙头,鞍钢集团走出了一条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的ERP系统发展之路。

今年4月,随着鞍钢集团首套全栈自主可控云化ERP系统在凌钢成功投用,鞍钢再次实现“零”的突破,为行业国产化替代树立了新标杆。

其实,早在2001年鞍钢就已经开始着手ERP系统建设。2006年,一期工程全面上线,包括销售、质量、生产、储运、结算管理各子系统和8个制造执行系统(MES),覆盖鞍钢东部炼钢、热轧、冷轧及镀锌和所有扁平材生产线,实现了从接收订单到质量设计、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全程管理的数字化。该系统是国内钢铁行业首个自主开发的ERP系统,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家组认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鞍钢ERP项目二期工程启动,项目覆盖了鞍钢东部方坯连铸、西部新区2150热连轧等生产线。随后,基于SAP定制化开发的财务成本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也先后成功上线。此外,鞍钢还以产销系统为核心,陆续完成配套MES扩展,在鲅鱼圈、朝阳等新基地同步上线ERP。

从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间,鞍钢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混合开发模式、PA-QD体系、小型机集群三大突破形成技术领先优势,推动行业从“引进模仿”转向“自主集成”,确立了国内钢铁行业信息化标杆地位,其技术路线和分阶段实施策略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借鉴。

然而,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这套ERP系统逐渐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系统也逐渐由第三方系统替代。同时,由于IT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大多数都由国外IT商业公司来制定,存在诸多的底层技术、信息安全、数据保存方式被限制的风险,企业急需可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自主ERP系统。

时间来到2024年。对于鞍钢集团信息化建设工作而言,这一年是政策红利、技术成熟、业务需求等多元条件交汇的黄金时间点。

——东北振兴与央地融合的政策红利。2024年,辽宁省委相关文件提出,支持鞍钢集团在凌钢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给予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政策倾斜,为项目落地提供资金与政策保障。

——国产化技术链的全面突破。2024年,国产飞腾S5000C芯片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通过EAL4+安全认证,达梦数据库在钢铁行业的事务处理性能提升30%。鞍钢数科研发的首台(套)基于飞腾CPU和自主操作系统的国产大型PLC控制系统于2024年4月在硅钢拼焊机组成功投用,为ERP系统与生产设备的深度集成奠定基础。

——企业整合与管理协同的刚需。凌钢入列鞍钢集团,急需通过ERP系统统一业务流程实现与鞍钢集团总部“业财一体化”,凌钢ERP系统建设成为凌钢融入鞍钢集团管理体系的关键抓手。

鞍钢在凌钢建设全栈自主可控云化ERP系统也有着技术考量。鞍钢数科公司基于中国电子硬件平台自主研发打造的“羽嘉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23年完成工信部“双跨”平台认证,急需在子公司验证云化ERP的落地能力。相比鞍山本部复杂的生产体系,凌钢业务规模适中、历史系统较少,更适合作为国产化ERP的“首试”场景。凌钢原有系统存在代际跨度大、数据孤岛严重等问题,通过ERP系统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鞍钢选择凌钢作为试点,也期望通过“区域示范—集团推广—行业输出”路径,将其经验转化为《钢铁行业ERP国产化技术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鞍钢集团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石运来
编辑 张明杰
责编 姚炳宇
制作 孙树徽
校对 运来

来源: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