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广东某地发生一次轻微电动自行车剐蹭事件,不得不佩服小伙子的清醒冷静,他翻来覆去说的“听交警的,交警怎么处理就按交警的来”。
(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发布者)
近日,在广东某地发生一次轻微电动自行车剐蹭事件,不得不佩服小伙子的清醒冷静,他翻来覆去说的“听交警的,交警怎么处理就按交警的来”。
这句好像没营养的废话,细想却藏着冲突里的生存智慧——与其说他在回避争吵,不如说他在主动跳出一场可能被异化的话语博弈。
俗话说好男不与女斗,从对话来看出这女子不怎么讲道理,也不打算讲道理,只是想把事情闹大,还拍起录像侵犯人家肖像权,不仅不讲道理,还有人身攻击:质问小伙怎么活到现在。
可见口头跟这种女子吵,你是吵不赢的,毕竟一哭二闹三上吊,几乎让大部分男性都头疼,如果你跑掉,那你就是肇事逃逸,如果你打她,那你就是攻击殴打他人,治安条例等着你——所以怎么盘算都没有这小伙子的高明。
如果从行为心理逻辑看,小伙子的“复读机模式”本质是一种责任锚定。因为交通事故的核心是责任划分,而责任的权威判定者只能是执法者,吵架是没有用的。
小伙这种清醒很有必要,因为他面对的是一名女性,打人违法,吵架没有风度,太多争执早已脱离事件本身,变成了情绪宣泄、道德绑架甚至身份标签的战场。
女子的质问从“你怎么骑车的”滑向“你是怎么活到现在的”,正是控制不了情绪,不计后果,想把事情闹大的典型表现,而小伙子的不接招,恰恰是拒绝被卷入这种危机的最好办法。
再往深一层,他对女子敬而远之或许暗含对性别叙事陷阱的警惕,也就是我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你吗?
这些年,公共舆论场里有一种微妙的异化:任何异性间的冲突,都可能被快速贴上性别对立的标签。
一句无心的反驳,可能被解读为不尊重女性;一次正常的辩解,或许会被放大成男性特权。小伙子的冷静,更像自我保护,他不想跟着眼前的女子争吵讲道理,他明白讲不通的,他宁愿用复读机的方法避免争吵。
交警来了怎么判定他都接受,用交警这个第三方权威,消解了所有可能被附加的性别叙事,更避免惹上什么女权。
如今社会,信任成本越来越高。
等交警、看监控、走流程。小伙子的坚持,是他清醒的知道现在自媒体发达,网络发达的时代,言论极易被剪辑传播,个人的口头辩解太脆弱,只有执法文书上的责任认定才具备终极说服力。
但这背后也藏着一丝无奈。小伙子的“复读机”式应对,恰恰说明正常的冲突解决问题已经困难了,就事论事讲道理已经难了。
女权主义的抬头,让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流变得小心谨慎,敬而远之惹不起躲得起。
最后顺便提一下,最后交警来了判定这女子是逆行,是他的全责,结果还没到交警,工作站她半路就跑了。
来源:就喜欢说三道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