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敦出身士族,眉目清秀,性格洒脱,精通《春秋》,善于识人,平日言语从不涉及金钱利益,只喜欢清谈,是魏晋风度的一个代表人物。晋武帝司马炎曾举办文艺座谈会,王敦不感兴趣,便即兴击鼓表演,赢得了满座惊叹。王敦在西晋末年为琅琊王司马睿的大将,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
王羲之之叔王敦
王敦出身士族,眉目清秀,性格洒脱,精通《春秋》,善于识人,平日言语从不涉及金钱利益,只喜欢清谈,是魏晋风度的一个代表人物。晋武帝司马炎曾举办文艺座谈会,王敦不感兴趣,便即兴击鼓表演,赢得了满座惊叹。王敦在西晋末年为琅琊王司马睿的大将,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握有重兵驻扎在武昌。
他拥立司马睿为帝,建立东晋,升任大将军、荆州牧,与王导分掌军政大权。由于司马氏抑制王氏势力,王敦于永昌元年(322年)攻入建康,谋夺司马氏政权,后回屯武昌。太宁二年(324年),晋明帝乘王敦病危之际,下诏讨伐他。王敦再次进兵建康,但在军中病逝。
王敦《蜡节帖》
王敦善书法,唐张怀瓘《书估》列其书法为第三等,《宣和书谱》评其“笔势雄健”。王敦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具有名士派头。他在政治上野心勃勃,意图篡夺司马氏政权,但最终未能成功。
王敦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得到了认可,但他也因其野心和残暴行为而受到批评。
王羲之《圣教序》字字详解
441.而:"而"字
整体字形很扁,注意下方"竖画"的倾斜方向,两侧"竖画"向内领斜,中间两个"短竖"书写较密,方向向外领斜。
442.无:"無"字
用笔较为肯定,没有拖泥带水的线条,注意中间两条"横画"相距较密,上下两条"横画"相距较远。
443.对:"對"字
左侧上疏下密、中间的连续转折呈"倒三角"状,右侧"寸"
注意线条之间的连贯气息,最后的"点画"靠近"钩画"书写。
444.凝:"凝"字
左中右结构,整体字形较扁,内部线条较为密集,最后"捺画"是一种"放"的形态,体现出线条的舒朗。
445. 心:"心"字
字形较扁,第一笔"点画"向内倾斜,"卧钩"不要书写过高,最后两个"点画"较为连贯。
446. 内:"内"字
整个字所有笔画都有映带关系,左侧"竖画"收笔连接右侧"横折钩",两个转折处一方一圆,最后的"竖折钩"靠右书写。
447. 境:"境"字
左侧"土"写得较窄,右侧"竟"上下错落,形成整个字的空间感,中间留出空白,最后一笔"竖折"要书写得轻松自然。
448. 悲:"悲"字
字形上长下扁,用"心"拖住上方的"非",两个"竖画",离得较远,"心字底"整体靠右造成上下错位。
特别声明
☆ 本号部分素材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因无法溯源而未能及时与原作者沟通。
☆ 郑重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尊重原创,为传播而发。若涉及版权 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 我们会立即删除。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