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高管“发疯”视频曝光: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0 05:30 2

摘要:2023年4月6日,上海国金中心的大厅里,每天都会有一位穿着打扮得体、甚至非常时尚前卫的女子,好像在戴着蓝牙耳机和人打电话。

或许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没有容易二字吧。

2023年4月6日,上海国金中心的大厅里,每天都会有一位穿着打扮得体、甚至非常时尚前卫的女子,好像在戴着蓝牙耳机和人打电话。

仔细听,会发现女子所讲的内容全都是一些专业的金融术语,什么“最新规则”、“外币兑换”、“基金贷款”等等。

她声音清脆利落,语速很快,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精英风范;

如果此时她身处记者发布会或者大型会议演讲台之中,可能会比这个人来人往的大厅更加相得益彰。

但如果不说,你能看得出来她其实是一位精神病人吗?

这位女子已经连续三年,每一个工作日来到上海国金中心,独自一人对着空气自言自语了。

曾经,她也是这栋大楼里某家著名金融公司的高管,因为公司裁员而遭受重大打击,从此精神出现问题。

被裁之后,她还会像原先在这个地方工作一样,穿戴整齐来到这里,原公司不让她进门,她就在大厅里演讲金融知识和业务。

在这里工作的很多人都知道她的事,但出于同情,没有人会上前干涉这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女子。

“非常有能力有素养的一个人,父母都是高知,她每天都会准时来,从不说怨气话,都是行业术语,只是内心走不出来,唉,可惜啊。”

“她也不傻,换季了知道换衣服,打扮也算得上得体,就是自己不愿意走出来。”

“想开一点,她可能这是这座大楼里唯一一个快乐的人了。”

是啊,有一点是正常人最羡慕精神疾病患者的,那就是他们的随心所欲和快乐。

而这,同样也是当下社会里最为残酷的现实——不知从何而来的压力,轻而易举就能摧毁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最近有一个非常令人唏嘘的话题,频频出现在热搜榜上;

起因是某个博主率先发布了“自从做团播之后,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的了”的视频,随后引起无数人模仿而爆火。

在这个系列中,在镜头前跳着热舞的小姐姐,曾经是河南台法治频道的记者、是幼师、是为他人奉献过自己的医生;

面对直播镜头擦边的小哥哥,曾经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消防员、是上过青年大学习的主持人、是土木工程毕业的专业人员。

可团播难道就好做吗?

这个在外界看似光鲜亮丽、来钱很快的职业,实际完全靠着“擦边”、“软色情”维持;

在镜头前面很多人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要一直不停跳舞、摆动作。

下播之后,要面临的更是铺天盖地的骚扰私信,很多公司还会为了得到更多的打赏,让主播私下联系“榜一大哥”,用擦边获取物质利益。

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压力,能够轻而易举压垮一个原本为人称道、被人羡慕的“精英”和“学霸”。

这些慢慢向下坠落的人们,很难说他们承担了更多的压力还是更少的压力——又或者,苦难一直存在,从来没有变化。

梦想很难抵挡得住残忍的现实,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活着”。

美国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曾在其著作《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中提出了“黑天鹅事件”这个概念。

所谓的“黑天鹅事件”,就是我们生活中那些无法被常规预测,突然发生且会引发一定连锁反应,甚至颠覆现有状态的事件。

这样在现实生活中突然发生、一下子调动个体巨大情绪的事件,最容易让人产生无法被正常调节的情绪。

更别提那些很早就压在你心中的大大小小的负面事件,如果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那么它们就会选择一个时间点一起爆发。

你以为你仍是一个正常人,其实你早就已经被抑郁和焦虑情绪折磨很久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挫折-倒退假说”,个体会在遭遇挫折之后,失去对于目标的追求和渴望,转而以退行行为来应对当前的困境,例如:

1、冷漠,在面对挫折时保持漠不关心的态度,因为面对挫折产生驱动力,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2、幻想,个体会利用“白日梦”来对抗挫折,将自己虚构的想象当做现实,以此来稳定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

3、倒退,经历过挫折后个体会展现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幼稚行为,退回到原来较低的心理发展水平。

生活中的压力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我们仍需要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就必须面对压力迎难而上。

那么,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生活的意义

曾看过这样一篇帖子:“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如此差?”

一位网友回答说:“比起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变差而导致自杀率上升,我倒觉得生命价值被无限制削弱导致自杀率上升更可靠一些。”

以前的老一辈人苦吗?当然苦。难吗?当然难。但是我们却很少听说老一辈人的精神失常和自杀行为。

我们现在随机去问一个老人,那时候的生活那么难,为什么没想过死呢?他们就会说:“都是那个样嘛,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干活、结婚、生小孩?”

他们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是单一的、固定的、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奔。

但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了,他们会想:我自己是谁?我做这个能为我带来什么?我为什么要按照既定的路线走?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精英们反而更容易受到打击;

因为他们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会为自己设定一个宏大目标、会让自己尽力符合社会期待;

会让自己尽量向着普世意义上的“成功”这个方向去走。

而我要告诉你的是:生活的意义根本就不在于你“活着为了什么”,而是在于你“单纯为你自己活着”。

生活已经很苦了,何必再为自己套上枷锁?

放过自己吧,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很高,你没必要一定去追求所谓的“成功人生”,也没必要去满足谁的期待。

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要平安健康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来源:第一心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