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
【编者按】在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上海和武汉两个城市曾经在城市名字前面冠以“大”字,“大武汉”以及“大汉口”曾经声名远播。武汉之所以赢得“大武汉”之美誉,是因为武汉市曾经举足轻重的工业。工业遗产对武汉市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是武汉市的代表作,工业成就了“大武汉”的金字招牌。然而,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推进,一处处经典的工业建筑被拆除,一座座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厂房被夷平,武汉市的大工业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历史正在离我们远去,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记忆正在离我们远去。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记得“大武汉”曾经如此辉煌的历史吗?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到哪里去找寻历史上的“大武汉”的踪迹?
——周国献
原武汉起重机厂大门照片(来源:原武汉起重机厂宣传册,原武汉起重机厂职工胡昌辉提供)
武汉起重机厂是国家机械委重矿局生产起重机械的专业厂家之一,原厂址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张家湾。
该厂自1968年开始生产起重机械,截至1987年7月,该厂拥有职工1059人,技术人员70余人,占地面积8.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56万元,是个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国营中型企业,生产近十种起重机械,产品畅销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原武汉起重机厂重型结构车间照片(来源:原武汉起重机厂宣传册,原武汉起重机厂职工胡昌辉提供)
原武汉起重机厂重型结构车间照片(原武汉起重机厂职工曾庆兆拍摄)
武汉起重机厂的起重机整机试验台(下图)是一台多功能综合性试验台,用于电动单、双梁和葫芦双梁等类型桥式起重机、螺旋卸车机以及其它港口机械的整机性能检测。
原武汉起重机厂试验台照片(来源:原武汉起重机厂宣传册,原武汉起重机厂职工胡昌辉提供)
武汉起重机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电动双梁吊钩桥式起重机、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电动双梁桥式抓斗起重机、L型单主梁门式起重机、螺旋卸车机、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架空轨道起重机,以及各式跨度的桥式和门式电动单梁起重机等。
其中,架空轨道起重机1986年获武汉市科技三等奖。
原武汉起重机厂生产的简易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来源:原武汉起重机厂宣传册,原武汉起重机厂职工胡昌辉提供
原武汉起重机厂生产的L型门式起重机(来源:原武汉起重机厂宣传册,原武汉起重机厂职工胡昌辉提供)
据了解,1992年武汉起重机厂和武汉机床附件厂组合成武汉天工特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公司改制,职工买断,土地被政府储备,改作白沙洲都市工业园。
原武汉起重机厂生产的XUQ型桥式螺旋卸车机(来源:原武汉起重机厂宣传册,原武汉起重机厂职工胡昌辉提供
2018年6月,作者前往拍摄时,武汉起重机厂老厂早已停产,厂房大多出租。
原武汉起重机厂办公楼(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
原武汉起重机厂进门右侧的原武汉第二起重机厂办公楼(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结构车间和下料车间(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结构车间(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车队和宿舍楼(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精加工车间(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总装车间和远处的原武汉第二起重机厂(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总装车间旁边的场地出租给驾校练车(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总装车间(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原武汉起重机厂车间办公楼(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据武汉市白沙洲都市工业园区2018年4月张贴的腾退公告,白沙洲都市工业园机电产业园区(A区)各租户承租期已满,正在办理与武汉市土地储备交接手续。
原武汉起重机厂厂区被围墙分为两半,靠内的一半开始拆迁,其中,重型结构车间已于2018年5月拆除,车间办公楼和货场等正在拆迁。靠近白沙洲大道的一半,厂房还没拆,但主厂车间内的设备基本上已搬迁完毕。
原武汉起重机厂重型结构车间已拆除(周国献2018年6月拍摄)
.
2019年7月,作者再次前往拍摄武汉起重机厂。
武汉起重机厂(周国献2019年7月拍摄)
.
2022年1月9日,作者再次前往探访时,该厂基本上已拆除,仅剩办公楼及办公楼对面一栋。
拆迁中的武汉起重机厂(周国献2022年1月9日拍摄)
.
.
.
.
.
.
.
仅剩一堵墙的小房子(周国献2022年1月9日拍摄)
.
.
.
.
办公楼对面的建筑内部(周国献2022年1月9日拍摄)
.
2022年1月13日,又去拍了一次。
拆迁中的武汉起重机厂(周国献2022年1月13日拍摄)
.
前图的那堵墙拆了(周国献2022年1月13日拍摄)
.
.
办公楼对面的那栋建筑也拆了。
办公楼对面的那栋建筑拆了(周国献2022年1月13日拍摄)
.
.
([心][心][心]说明:此贴为重新整理发布,2018年6月25日原贴手机端已不可见。)
.
武汉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状况是中国诸多工业城市的一个缩影。正如以色列摄影家纳达瓦·坎德(Nadav Kander)在接受关于他的长江摄影专题的专访时所说:“在经历一段拍摄后,我逐渐感受到这个国家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当它以惊人的速度飞跃时,也在不断毁坏着自己的根基。”城市急切地想要发展,却忽视了历史传承,忽视了城市的个性,迷失了自我。
在城市急速发展的关口,为一个城市的工业遗产留存影像记录迫在眉睫。我从2008年开始关注并拍摄武汉工业遗产保护题材,2014年定下摄影专题的题目《大武汉》,并开始有计划地重点拍摄武汉工业遗产,共拍摄了涵盖清末、民初和解放初期的三百多处武汉市老工业旧址。
项目初期,以宽幅接片方式拍摄老工业旧址废墟为主,通过比较一致的摄影语言去呈现这些城市发展中的疤痕和印记,强化“大武汉”的悲壮感;后来扩展到事无巨细对武汉市和湖北省各地市现有工业遗产的抢救性记录。
回望过去,让我们看清来时的路。我无力阻挡城市改造的步伐,但我至少可以用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为日后寻回失去的城市影像和情感记忆提供参照。
——周国献
.
特别声明:
1.本头条号“黑镜头”发布的图片,除非特别注明,均为周国献原创作品,转载请勿声明原创,并请注明出处及保留作者姓名,否则视为侵权。
2.“大武汉系列”中偶尔会在各种志书等资料中翻拍部分老照片,因原刊载老照片的书籍大多没有注明照片作者,在头条文章里只能注明图片来源是哪一本书籍,无法为原作者署名,敬请谅解!若有异议,请随时通过留言等途径告知,以便及时改正。
.
1.安装今日头条App(已安装的请忽略);
2.打开今日头条App,或者通过分享的“黑镜头”头条文章进入今日头条App。
然后,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关注“黑镜头”头条号:
(2)方法二: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栏键入“黑镜头”,点搜索按钮,再点菜单栏中的“用户”选项,找到“黑镜头”头条号用户(昵称存在同名情况),认准如下“黑镜头”LOGO,再点关注。
谢谢大家!
.
来源:黑镜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