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去附近工业园办事发现不对劲,建筑公司门口排队的全是银发老头,保安岗招聘牌写着"70岁以下都行"。一问才知道从9月起社保新政策来了,以前超过60岁不给上工伤险的活儿,现在必须老老实实交钱,老板们突然发现找个手脚利索的老人比培训年轻人省事多了。
最近去附近工业园办事发现不对劲,建筑公司门口排队的全是银发老头,保安岗招聘牌写着"70岁以下都行"。一问才知道从9月起社保新政策来了,以前超过60岁不给上工伤险的活儿,现在必须老老实实交钱,老板们突然发现找个手脚利索的老人比培训年轻人省事多了。
昨天路过快递站看见个推电动车的大爷,人家晃着手里的合同说上月刚签的,月薪比去年高了一千二。老板娘在旁边嘀咕每月多掏三百块社保,不过以后再不愁半夜谁生病送医的问题了。工地上老李头以前打零工摔伤只能自认倒霉,现在伤了腿去医院报销了八成医药费,气得当年不用他干活的小包工头现在天天托人找他来上班。
网上有人说这政策让工厂成本涨了,但很多厂子算过账还是乐意。有个做阀门的老总直播时算了笔账,带三个新手比请个有经验的老人多花半年工资,这下能多接订单了。倒是年轻人论坛炸锅,有刚毕业的抱怨车间里老人把好活都抢走了,也有学技术的觉得跟着老师傅能早出师。
有意思的是现在老年大学报读率猛增,隔壁王叔报了电工班,说是厂里说考个证书能加工资。城里不少中介开始挂"退休返聘"的广告牌,连家政公司都开始统计会开叉车的老年会员。前阵子看到新闻说某个小区试点"共享客厅",年轻娃白天上班让奶奶帮带娃,晚上儿子回来教刷短视频,听说能申请政府补贴呢。
日本那边听说退休老人还能领国家发的技能津贴,德国不少工地请的退休技工会按贡献分利润。咱这边现在最火的还是老年工友群,他们互相传着哪家工厂五险一金全交,哪家偷偷按最低标准缴。有位跑货运的大爷还建了个维权群,专门教大伙儿查社保缴纳记录。
农村的老乡们更热闹,镇上的农机合作社最近雇了个会开拖拉机的六十五岁伯伯,人家带五个徒弟,月底按贡献分奖金。县城里连锁超市贴出"欢迎退休会计"的招聘信息,要求会用Excel表格,工资比年轻大学生还高两成。
现在连菜市场都变了样,卖菜大姐们凑钱请了个退休会计帮忙管账,月底分红能多拿五百。有个做自媒体的拍了段老年电焊工的视频,下面评论区吵翻天,有人说这破坏就业市场,有人算经济账说老人工作稳定省心。
上周去汽修店修车,老板是个四十多岁大叔,说起自己正报夜校学新能源车维修,不然怕以后没活干。他老婆在培训机构当讲师,教的课全是针对40到50岁想找工作的中年人。就连我们小区快递站也贴通知,说正在组建"老中青三代团队",老年人负责分拣,中年人打包,年轻人跑单。
政策实施三个月了,确实有不少变化。老人有了保障敢接活,老板招人多看手艺少卡年龄,年轻人不得不学点新东西。我表哥在物流公司上班,最近发现仓库里三十岁的搬货工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五个老头组成的"黄金搭档"团队,效率不比年轻人差。
老张头是最早签合同的,现在每天早上坐公交去工厂,傍晚回家带孙子。他说没想到六十多了还能按月拿工资,连孙子都说爷爷变精神了。这波政策就像多开了扇窗,让各个年龄段的人找到自己的活法,至于好不好使,得看明年这时候大家还笑不笑得出来。
来源:吃瓜唠嗑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