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代的悲剧:零陵晒阳岩炸药仓库爆炸事件始末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0 07:05 1

摘要:1968 年 7 月 18 日那个夜晚,零陵城郊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平静,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沉痛的一笔。晒阳岩炸药仓库的爆炸,当场造成 28 人死亡、22 人受伤。消息传出,举国震惊。这起事件,是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激烈

1968 年 7 月 18 日那个夜晚,零陵城郊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平静,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沉痛的一笔。晒阳岩炸药仓库的爆炸,当场造成 28 人死亡、22 人受伤。消息传出,举国震惊。这起事件,是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激烈的派性斗争。

1968 年,零陵这座城市被卷入 “文化大革命” 的浪潮中,被造反派搅得 “轰轰烈烈”,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城里,尤其是地委机关的门前和院内,到处都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小字报和传单。戴着红袖章的 “红卫兵” 们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日夜穿梭于零陵的大街小巷。高音喇叭里不停地传出 “打倒走资派”“打倒保皇派”“文攻武卫” 等口号,看似 “革命气势高涨”,实则混乱不堪。当时,“六条战线” 和 “四代两站” 这两派群众组织,因观点分歧,再加上受 “四人帮” 煽动的 “文攻武卫” 流毒影响,矛盾日益尖锐。他们之间时常发生摩擦,冲突从最初的口角逐渐升级,发展到棍棒刀枪相向,流血事件时有发生。零陵城里的空气愈发紧张,形势也一天比一天恶化,人们都隐隐担忧着一场大规模的武斗即将爆发,却不知它何时会来临。

7 月 18 日晚,天空乌云密布,闷热难耐,没有一颗星星。城内的红卫兵和造反派们进进出出,气氛躁动不安。大多数人难以入睡,选择在屋外乘凉聊天。午夜 12 点 30 分左右,正当人们回屋刚躺下不久,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骤然响起。城东瞬间火光冲天,将半边天空都照亮了。屋内的电灯剧烈摇晃,门窗沙沙作响,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耳朵里久久回荡着嗡嗡声。大家纷纷走出家门,相互探问:“这是什么响声?” 眼神中满是惊疑与惶恐。经历了这场大震后的零陵城,空气中弥漫着惶恐和血腥的气息,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

第二天清晨,卯江桥一带的农民进城带来了消息:“昨天晚上晒阳岩爆炸了,好惨啊!”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零陵城。早上 7 点多,许多人成群结队地朝着城东郊赶去,一路上议论纷纷。看热闹的人群结对前行,经过卫校,出了东门,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来到了香零山斜对面的潇水河畔。眼前的景象令人痛心不已,昔日风景秀丽的晒阳岩,如今已变成一片废墟。岩前的寺庙消失不见,只剩下砖瓦碎片和散落一地的木柱梁架,有的床框木板还在冒烟。岩口被炸掉了半边山,周围几具尸体被烧得焦黑如炭,蜷缩成一团,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还有些人七窍流血,惨死在山下。

在离岩口稍远的河边,躺着两具较为完整的尸体,他们静静地斜躺在那里,宛如睡着了一般,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显然是在昨晚的爆炸中被震死的。现场有一只幸运的公鸡,在砖瓦堆上走来走去,咕咕直叫,仿佛在诉说着昨夜这里发生的巨大不幸。岩口周围几十米的范围内,到处散落着受害者的尸骨肉块、鞋履衣裳。有的挂在树上,有的落在田里,有的撒在山上,场面惨不忍睹,让人目不忍视。

这起事件的背后,是零陵 “文化大革命” 中激烈派性斗争的恶果。当时,“四代两站” 为了在与 “六条战线” 的对抗中占据上风,妄图以 “武卫” 来保障 “文攻”,于是千方百计地四处抢劫武器、制造凶器,扩充自身实力。7 月 17 日晚,他们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实施这一计划,其中就包括如何抢夺炸药以制造武斗事件。会议一直开到 10 点多,随后,唐某某等人带领数十名学生和工人,乘坐一辆汽车,径直前往城东近郊的晒阳岩炸药仓库,企图抢劫雷管炸药。

此时正值 7 月下旬,天空乌云密布,四周一片漆黑。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来到晒阳岩,不顾看守人员的劝阻,强行索要仓库钥匙,打开仓库门后便开始搬运雷管炸药。看守人员见形势不妙,只能远远避开。由于仓库内没有灯光照明,他们只能用手电筒照亮道路。在黑暗中,人多、路窄,加之搬运时紧张忙乱,有人不慎撞响了雷管。刹那间,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山崩地裂,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岩洞被炸塌了大半边,洞口的房屋被炸得飞上了天空,瞬间陷入一片火海。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震荡着整个零陵城,几十里外的双牌和冷水滩都能听到这声巨响。事后,各大报纸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这起事件震惊了全国。

这次爆炸事件,是 “文化大革命” 中一次严重的流血事件。受害者大多是无辜的学生和工人,他们成为了 “文化大革命” 中 “极左” 路线的牺牲品。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深刻地看到 “四人帮” 的罪孽之深,以及 “文攻武卫” 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避免重蹈覆辙,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来源:永久记忆tb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