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高亩产807公斤,平均亩产768.85公斤!”近日,在上杭县才溪镇早稻高产示范片的测产现场,省级专家、高级农艺师林武介绍:“效果远超预期,与全省早稻平均亩产425公斤相比,产量高出很多。”
“最高亩产807公斤,平均亩产768.85公斤!”近日,在上杭县才溪镇早稻高产示范片的测产现场,省级专家、高级农艺师林武介绍:“效果远超预期,与全省早稻平均亩产425公斤相比,产量高出很多。”
连日来,我市各地稻香四溢,捷报频传:武平十方金绿家庭农场亩产679.9公斤、连城县庙前发秀家庭农场亩产644.93公斤、新罗区厦兴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亩产736.30公斤......
武平十方金绿家庭农场
新罗区厦兴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
是我市作为福建重要“粮仓”交出的亮眼答卷
更是我市聚焦面积挖潜、单产提升、
装备升级、主体培育和服务完善五维协同发力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
聚焦面积挖潜,唤醒沉睡资源。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市县两级及部分乡镇积极出台激励政策。对新复垦撂荒地种粮3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400元。2022年以来,全市撂荒地复耕种粮5万多亩,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单产提升,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进示范片建设,积极推广耐密品种、精量播种、一喷多促等粮油增产增效技术。要求有粮食生产任务的乡镇每年至少建立一个粮油生产示范片,并给予每个建设质量高、带动效果显著的示范片2-5万元或每亩100-300元的补助。在全省率先推进烟后稻超高产整村推进工程、粮食高产竞赛活动,持续打造“单季吨粮”龙岩名片,2022年、2023年、2024年上杭县九碗家庭农场烟后稻百亩示范片亩产分别高达1153.16公斤、930.38公斤和975.75公斤。今年,全市建立烟后稻超高产示范片51个,总面积5000多亩。
上杭县九碗家庭农场
聚焦装备升级,补齐机械短板。针对水稻机插、机烘和甘薯机栽、机收等粮食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市县两级精准施策,先后推出相应补贴政策。市级对2025年新建标准化粮食烘干中心(点),每个视批处理量大小给予5-25万元一次性奖补。今年来,全市共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73.5万元,补贴机具5796台(套),受益农户4892户,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聚焦主体培育,壮大核心力量。成立新农人协会,促进新农人交流合作;对新农人发展粮油生产给予特殊扶持,在市级各项扶粮惠农政策措施中,将其条件门槛降低50%,补助标准提高10%,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活力的新农人投身粮食生产领域。市级每年评选20名粮油生产先进大户,并给予每户2万元奖励。政策鼓励下,全市30亩以上规模种粮经营主体数量从2020年的1169户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2040户,成为保障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
聚焦服务完善,助力经营增效。我市创新推出甘薯种植保险、水稻种植补充险,在全省率先实施水稻种植完全成本保险,筑牢风险屏障。创新推出征信贷、轮作贷、共富贷等系列免抵押、免担保、低息、贴息贷款产品。2024年全市涉农贷款超200亿元,惠及农户1.1万户。持续深化推广“供销农场”“中心一站一员”等全流程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2024年全市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9.5万亩,服务小农户1.6万户。
记者手记
早稻亩产807公斤、晚稻亩产1153.16公斤......这些高产数字背后,是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是科技力量的深度融入,更是无数耕耘者的汗水浇灌。龙岩实践印证:筑牢粮安根基,就在复垦的沃土、创新的技术、高效的农机、奋斗的身影和坚实的保障之中。当“五维”力量在闽西大地汇聚奔涌,丰收便从愿景化作金灿灿的现实。
来源:龙岩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