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有 5 毛主席与我们一起挖窑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0 07:38 2

摘要:抗日战争已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深人展开,日本军国主义, 不顾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抗敌,却将罪恶的铁蹄步步伸入 我解放区。为防范日军飞机轰炸延安,我军各方多次共同研究讨 论对空作战的方案、计划。

抗日战争已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深人展开,日本军国主义, 不顾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抗敌,却将罪恶的铁蹄步步伸入 我解放区。为防范日军飞机轰炸延安,我军各方多次共同研究讨 论对空作战的方案、计划。

一天,军委滕代远副参谋长组织有关人员讨论防空袭问题。机枪班有直接对空作战的任务,我被安排 出席会议。

会议室正中墙上,挂着标有首长们住所大概位置的草图,根 据中央机关及首长们住所的特点,制定反空袭具体实施方案:

1.迅速挖筑防空洞;

2.有效控制制高点,架设机枪准备随时对空 射击;

3.针对警卫部队警卫的特点,制定掩护首长在最短时间 内撤离住所的最佳方案,机密文件转移的预案;

4.时刻警惕控 制地面进犯之敌。最后统一规划各自坚守的岗位,对新规定和安 排,一一做了模拟演练。

毛主席当时住凤凰山下一座石窑洞,窑洞后的山崖下,有座 石头山洞,洞口很大,我们运去一块块石头,堆积在洞口砌成一 道屏障,遮挡隐蔽住洞口,防止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浪冲击洞穴, 确保首长们隐蔽的绝对安全。

讨论最后,针对是否炸掉延安宝塔进行激烈的争论。主张炸 掉延安宝塔,因其目标太显著,是敌机飞至陕北最好辨认延安的 标志。讨论意见尚未统一,日寇的飞机急不可待地飞至延安上空 狂轰滥炸。

1938年11月20日,星期天。我们刚刚吃过早饭,突然远处 天际边传来“嗡、嗡嗡”飞机马达的轰鸣声,划破寂静的天空, 由远而近,越来越响,接着一阵一阵刺耳欲聋的防空警报声响彻 延河两岸,顿然间宁静的延安城沸腾起来,人喊马嘶,呼号狂 奔。

顷刻敌机投放炸弹,爆炸声中腾起一股股巨大的气浪,滚滚 黑烟缓缓向高空蔓延扩散,种种迹象表明敌机轰炸延安城了。凤 凰山下,我军委警卫营,按预定方案迅速展开反空袭战斗准备, 严阵以待,随时歼灭敌机。

机枪班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防空工事,架设好仿造的“三八 式”机枪及进口的捷克式机关枪,警戒地面,仰视空中。

稍顷, 重新编队后的敌机向我们防御阵地飞来,1架、2架、3架,敌 机进入射程范围,面对罪恶的敌人,我6挺机关枪的射手早已各 就各位,枪口对准空中每一架敌机,高度警惕注视,随时准备将 仇恨的子弹射向胆敢进犯的敌机。

敌机在高空盘旋,时而俯冲,时而又腾空,随时有投弹的可能,我正从防空工事中往下张望,毛主席警卫班的同志,极力劝 说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赶快转移至预先构筑的防空洞,看来毛 主席不情愿,被几个十分焦急的警卫战士硬簇拥着往防空洞方向 走,好不容易走到防空洞口,毛主席又停下来,回身展手遮阳, 平心静气地仰望肆虐的敌机,警卫战士几次请他赶快进洞,他神 情专注默默地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似在观望延安城腾起的浓浓烟 雾,又似心系延安城的军民,是否撤离布满硝烟的城池,人民的 生命财产受到多大的损失。

敌机在天空疯狂地盘旋,妄图凭借他们的空中优势,肆无忌 惮地顺着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自然形成的沟壑低空盘旋,几 乎擦着树梢,挨着宝塔尖,机翼上日本国的膏药旗,已清晰可 辨。

“毛主席,毛主席,快进防空洞!”防空洞山上边架设机枪阵 地的我们,见到此情景,几乎急了,大家异口同声、声嘶力竭地 呼喊。

防空洞口,机要科科长叶子龙等见情况紧急,不容置疑,连 拉带拽,毛主席刚进防空洞,我们还没缓过气,只见敌机再次俯 冲。

防空阵地上,机枪班的枪口对准敌机,迅速调整瞄准器,瞄 准低空盘旋的敌机。尽管我们初次与日机作战,但丰富的地面对 敌斗争经验和抵抗异族侵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促使我们要冷静 地沉住气。

连长吴有穷,站在指挥阵地上,严密观察敌机的飞行速度, 似乎在选择最佳攻击时机,我目不转睛盯住敌机,用余光注意连 长有力的大手,只要他手一挥动,几挺机枪会同时向敌机喷发出 熊熊火焰。尽管轻机枪无论射程、射速及杀伤力等方面,远远不 能对敌机造成较大威胁,但哪怕是小小的杀伤,也能助我军威、 壮我军心,会深刻反映我警卫战士对侵略者无比的仇恨,和敢于 反击敌机的勇气及必胜的信念。

遗憾的是,吴连长的手始终没有挥起,敌机飞远了,我们仍在静候。

不多时盘旋高空的敌机再次向凤凰山飞来,而且越来越近, 越飞越低。我屏住气耐心等待,1000米、500米……我有些沉不 住气了。

“连长,咱们打吧!千万别再放跑敌机。”我急切地向连长请 示 。

“不行啊,还得请示一下。”连长一边紧张地眨巴眼睛, 一边说,却不见行动。

那时,怎么请示?向谁请示?只见敌机肆虐着拉开准备投弹 的架式,还等什么!

一股愤怒的火焰在我胸中燃烧,我瞄准一架距离最近的敌机,扣动了扳机。

“哒哒哒……”复仇的子弹带着一道道火光, 一连串从机枪 口嗖嗖地发射出去,接近敌机时炸开了花, 一瞬间团团烟雾笼罩 了敌机 ……

敌机震惊了,不知遇到什么武器,草草扔下几枚炸弹,匆匆 飞走了。

沉闷的空袭警报终于解除,延安党政军民迅速出动,冒着硝 烟烈火,抢救伤员和物资。 一座山清水秀美丽壮观的延安城,顷 刻间变成一片废墟和瓦砾。

当晚中央决定,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迁出凤凰山移驻杨家 岭。

临行前,毛主席不无感慨地说:

“这个轰炸,还没有完,今天只是个开头,它们还会来,说 不定就是明天 … … ”

毛主席真是料事如神,搬到杨家岭的第二 天,天刚刚亮,日军飞机再次袭击延安上空。好在延安军民早有 准备,撤至安全地带,延安已是一座空城。

敌机空袭后,当晚2连干部战士随党中央、毛主席转移杨家 岭,大家边行军边就该不该向敌机开火一事展开议论。

有人认 为:“机枪班打得好,打得痛快,打出我们的志气!”这是大部分人的意见。

“向敌机开火会引来大批敌机,同时暴露我们,给中央机关 的安全带来更大的危险!”这是部分人的意见。

我认为:对敌机开火,尽管没有带来不好的结果,但在党中 央领导驻地“开火”的确是个大事,应当充分考虑,我最恨的是 自己太莽撞,没能打下敌机!气得攥紧拳头狠狠击在桌子上。

晚 上,谢营长找我,谈到当天的事他赞赏道:“首长对机枪班今天 的表现很满意,还表扬你们了。认为这次机枪班打得很好,打出 我们的威风,特别是班长大胆指挥,当机立断……”

我听后又惊 又喜,话怎么说,到底哪位首长说的,还表扬些什么,营长没再 多说,我也无从打听了。

杨家岭距离延安市区2.5公里,部队随毛主席迁来时,已夜 幕降临,况且这晚我们暂避河沟山崖下,只做了简单的防空袭准 备。为躲避敌机轰炸,正好由我警卫毛主席,能和毛主席在一 起,我感到十分幸福,这晚毛主席问我许多话:

“高富有同志啊,今天你看到敌机没有?”言谈话语中,我似 乎感到毛主席已经知道,是我最先向敌机开火的。

“看见了,敌机距离我们很近呢!”不知毛主席要问些什么, 开始有些紧张,只简单回答。

“看见敌机有几架?”毛主席十分认真地问。

“我看见两三架 …… ”

“敌机飞得高吗?”

“不高,就在我们头顶上飞过去。”我用手比划着,叙述今天 战斗的经过。毛主席耐心地听,顺手点一支烟,深深吸一 口后, 开心地笑了。

清晨,得到报告,果不出毛主席所料,日本敌机又来了,这 次是赶早轰炸,没一会儿就飞走了,空袭警报刚刚解除,毛主席 拍拍我的肩膀急切地交待说:“赶快派人出去看一看,延安城究竟怎么样?群众损失有多少?”

“已派人去查看了。”一位秘书迅速回答。

看来毛主席不放心,又回过头问我:“这次日军出动多少架 飞机?投了多少炸弹?”

“主席,这次我还不知道。因为我一直和您在一起啊。”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不要再管我,快出去看一看。”毛主席显得有些着急,因 为他心中时刻挂记延安军民及父老乡亲们的安危。

我撤离暂时掩蔽处,沿小路赶往延安城,站在山坡上,放眼 望去,那情景真惨不忍睹。到处硝烟弥漫, 一片凄凉,房屋被炸 平,倒塌的房梁悬在半空中燃烧。石板铺就的整齐的街道,炸得 面目全非,一块块铺路条石被掀翻,有的还抛上倒塌的屋梁,残 垣断壁, 一片狼藉。被惊吓的家畜、家禽,四处乱窜,横尸遍 地,为凄惨的街景又平添几分恐怖。幸亏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延 安城军民早已撤至安全地带,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根据两次敌机空袭的经验,在杨家岭,我们加强了对空警 戒,重新构筑对空射击工事,并在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住处附近, 选择良好的地形,挖了有两个进出口的防空洞,由于有了经验, 比凤凰山挖得更合理、更实用。

在其后的岁月中,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还对延安轰炸过,可是 杨家岭,敌机没去过,我们挖的防空洞,也没派上用场。

毛主席和我们一起挖窑洞

1938年冬,党中央、毛主席搬到杨家岭之后,许多中央领 导陆陆续续从各地回到延安。 一时间住房紧张,中央号召各单位 自建窑洞。挖窑洞, 一、防日机空袭,二、缓解当前住房紧张。

那时,凡中央的号召,延安军民都积极响应,不论机关、部队、 学校,还是老百姓,迅速行动起来,投入自挖自建窑洞,美化自 己家园的行列。

我们警卫营的同志当仁不让,积极争当挖窑洞的先锋。当时 中央领导白天黑夜忙工作,警卫部队在搞好警卫工作的基础上, 无上光荣地担当起为中央领导挖建窑洞的任务。

当时警卫任务比较重,挖建窑洞也是硬指标。挖窑洞不仅限 时间,质量规格要求也很严。

每座窑洞有统一的标准规格,洞内 高1丈1,宽9尺,深2丈,按标准验收。挖建窑洞的工具很简 单,铁锨、镐头及一辆独轮手推车。根据体力及技术力量相互搭 配,三人一组,一个礼拜建一座高质量的窑洞。

动员会刚开完,干部、战士踊跃报名,视此项工作为政治任 务完成,连平时因工作需要很少参加部队集体活动的通信员、司 号员、文书、卫生员、文化教员等,也积极报名参加。

为保证工程质量,经周密规划,首先选好施工地段;制定具 体操作办法;规定三人一组,然后将三人怎么相互配合,先示 范、演练一遍。

第一步,把山坡垂直削平,削下的土铺路,然后 将事先配备好的三人小组具体分工,两人用锨挖出一个下方上半 月形的门框形状,再相互背靠背向左右两个方向挖土,剩下一个 人把挖出的土铲到独轮小推车上,推走或加宽铺平路面。三个人 互相配合,齐心合力共挖一眼窑。

为促进施工进度和保质保量,采取分工包干到底的办法,极 大地激发同志们的革命热情和冲天干劲。大家争先恐后,互相观 摩,暗暗比试掘进速度、质量,稍一有空就去工地, 一干就到深 夜,睡不了几个小时,天还没大亮,不顾领导劝阻,摸黑又偷偷 赶到施工地点,脱掉棉衣甩起膀子接着干,大家你追我赶,因此 掘进速度加快,成绩显著。

数九寒冬施工现场,同志们穿着单薄,有的挥动锨、镐赤膊上阵,还汗流浃背,有的同志双臂挥肿,手上打起血泡,不叫一 声苦,不喊一声累。隆冬季节,洞外滴水成冰,洞内同志挥动黝 黑渗满汗珠的臂膀,似盛夏酷暑下干活, 一鼓作气,拼命挖掘黄 黏土。

那时中央领导同志时常利用工作间隙来工地,和我们一起 干活,这天毛主席来了,施工现场大家只顾埋头干活没顾上打招 呼。

毛主席来工地,也未惊动大家,自己拿起铁锹,然后寻找配 合干活的伙伴。

“噢,你是文化教员?”毛主席边铲土,边以惯有观察人的目 光,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站在一边,白净脸、衣裳整齐又没有出一 滴汗的文化教员。

“主席,我……"”毛主席敏锐犀利的目光直看得文化教员窘 迫、紧张,不知所措,忽然发现我向这边走来,可算找到一个可 以躲避难堪的机会,于是向我发出呼救的目光。

“高富有同志啊,你在忙什么呀?”毛主席见文化教员太紧 张,就抛开他爽快地与我搭话。

“我检查挖洞的进度和质量。”我理解地看一眼文化教员,他 难堪的局面不是我造成的,然后转向毛主席答道。

“你看我这里干得怎么样呢?”毛主席谦虚地面对我。

我知道毛主席工作很忙,为国家大事,常常彻夜未眠,今早 天亮才睡下,没几个小时,又来工地与我们一起挖窑洞,望着主 席日夜为全中国人民操劳,充满血丝深深凹陷的双眼,真过意不 去,怎能再耽误主席宝贵的时间啊,

为保证毛主席的身体健康, 我稍加思索后说:“主席,您已经忙了一整夜,这点活儿留给年 轻人干吧,您还是赶快回去休息吧!”

我越劝,毛主席干得越欢, 一双大手紧紧握住铁锹, 一锹锹 稳健挥洒自如地铲土,渐渐额上渗出大滴大滴的汗珠,和我们一 起劳动了很久很久,我真怕累坏主席,又劝了几次,主席仍不回去。

窑洞越挖越深,必须防备塌方问题,再次考虑毛主席的安 全,又不使主席干得太累,看看时间也接近中午就说:

“主席,快到中午我们要收工了,您也该回去了。”

毛主席听我这样说,才抬起头看看太阳,然后伸直腰,竖起 铁锨,挥手擦擦从额头上流下的汗水,非常兴奋地说:

“我这个人呀,干了这一会儿还是出了汗的。”

“主席,以后您就不要来挖窑洞了,有我们年轻人干就足够 了!”我劝主席。

“嗯、嗯,还是劳动劳动好。”毛主席边答应,边向我们挥挥 手告别。

这一天,由于毛主席的到来,大家的干劲更足。在场的人都 是一身汗水,有的全身衣服透湿,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我让大 家把透湿的衣服脱下,擦干身上的汗水,穿好棉衣再回去休息, 以防感冒。

文化教员也出了汗,劳动对他是个很好的教育,在挖 建窑洞的劳动中,我们加深了相互间的理解,加强了彼此间的友 谊。

那时,挖窑洞既辛苦又劳累, 一排排崭新整齐的窑洞,在我 们勤劳智慧的双手下建成。中央领导赞赏鼓励我们,每星期不止 一次送猪肉慰劳,这已是很高的奖赏。

延安城外杨家岭坡上,现 存完好一排排整齐的旧窑洞,上面分别署名某某领导同志故居, 及某机关旧址鲜红字样牌子的窑洞,大都是我们警卫部队挖建 的。

座座窑洞浸透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滴滴血汗和光辉历 史,每当我回忆起这段往事,仿佛是昨日,我们尚年轻,和领袖 们开心地在一起生活、战斗。

80年代,当我故地重游,再次来 到杨家岭,看见那一排排旧窑洞时,毛主席那平易近人,以普通 干部的身份与我们一起挖窑洞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领袖的风范使 我永远不能忘怀!

来源:大肥肥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