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黄桃的“出山”新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0 08:40 3

摘要: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武夷山脉中段、千里闽江源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落叶果树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产出的黄桃果肉橙黄、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据统计,全县黄桃种植面积超2万亩,主要品种为“锦绣”黄桃,辅以“锦香”“锦园”“锦花”“金童”“锦硕”等新品种,今年全县黄

果农在玉萍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采摘黄桃。

东南网8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陈渴 曾诚/文 陈震/图)

夏末秋初,走进建宁县里心镇双溪村千亩黄桃种植基地,只见个大饱满的黄桃缀满枝头,果农穿梭在果园间,将一颗颗“黄金果”收入“囊中”。

建宁县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武夷山脉中段、千里闽江源头,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落叶果树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产出的黄桃果肉橙黄、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据统计,全县黄桃种植面积超2万亩,主要品种为“锦绣”黄桃,辅以“锦香”“锦园”“锦花”“金童”“锦硕”等新品种,今年全县黄桃产量预计达2.8万吨。近年来,建宁通过试水电商直播、提升物流效率、丰富消费场景等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让桃香飘进万家。

田间风味新鲜达

双溪村是建宁县黄桃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锦绣”黄桃。为助力黄桃销售,7月23日,“福品福递·快递助农”直播在这里开启。5个小时的直播,共吸引百万人次围观,黄桃线上搜索量暴涨500%,当日销售超3万单、近90吨。

“前期气候给力,加上管理得当,我家今年的果子特别漂亮。”玉萍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玉萍手捧着两个比拳头还大的黄桃笑着说。她的果园里,每棵桃树产量可达50公斤,果均重量250克,大果甚至在400克以上。

鸿鑫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海鸿手持直播间订单明细表,同样难掩喜悦:“短短2小时,订单就突破1万单,场外快递车辆已经排到路口,等候装运。”

订单纷至沓来的同时,如何锁住黄桃的风味,让这份鲜甜直达餐桌?“冷藏锁鲜+极速配送”,成为建宁的答案。

在建宁县绿源果业有限公司的保鲜仓里,该公司总经理付兴安正翻看着筐里分拣好的黄桃。据了解,该保鲜仓采用梯度式降温模式,室内温度保持在26摄氏度以下,刚采摘的黄桃经过8小时的缓慢降温保鲜,便能更持久地保持风味,不惧山高路远。从7月24日采摘当季黄桃开始,该公司目前已售出2万余斤黄桃。

“自采摘以来,我们每天都要通过物流往省内外寄出大批量黄桃,高峰期日发货量突破5万公斤。”李海鸿说,为保障黄桃新鲜送达,顺丰专门开通黄桃运输专车,从果园旁的临时分拣点直接装车,一路直达沙县分拨中心、福州转运中心,每天安排20班专车循环往返。早上采摘的黄桃,中午就能装上专车奔向分拨中心,通过分拨中心的快速分拣,第一时间发往全国各地。

这种“产地直装+专车直送+分拨速发”的模式,让黄桃从采摘到进入全国运输网络不超过5小时,最大程度上保证果品的鲜度和口感。顺丰、邮政等8家快递企业还与建宁县果蔬协会签下战略合作协议,把“极速服务”变成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建宁借助多方力量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通过整合县域物流资源,推动“快递进村”工程建设,打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三明市还通过“邮快”“快快”“客货邮融合”等模式把快递点设到村口,为农特产品出山进城提供有力支撑。

小城夜市黄桃香

夜幕降临,建宁县爱心圆盘夜市灯光点点,在这里,夜晚的凉爽夹带着黄桃的甜蜜,让疲劳一天的人们闻香而来。

在双溪村黄桃种植户陈爱美的摊位前,不同大小的黄桃已被细细分好,等候消费者前来选购。今年是她第四年来这里摆摊。

“白天从树上摘下,晚上卖到11点,都能卖完。”随着一声招呼,陈爱美热情地转身,为来客递上装黄桃的塑料袋。

“来尝尝我们家的黄桃,可甜啦!”“来!给!怎么样?要不要捎上一些?送礼很合适!”里心镇戴家村村民刘美英大方地切开了几个大黄桃,摆在摊前供顾客免费品尝。

刘美英说,自家有50多亩桃园,每天采摘数千斤,每天都有收购商等在桃林收购,白天没卖完的黄桃,她就用车拉到夜市售卖。白天天热,她就用湿毛毯遮盖黄桃,避免高温将黄桃晒伤、烧烂,这样一来,即使路途颠簸,消费者也能吃上最新鲜的黄桃。

“这里就是咱们的黄桃大市场!”刘美英感慨道,夜市里不仅有市民,还有外地的散客,极大拓展了自家黄桃的销路。“前段时间,一位来自宁化的客人让我帮忙代发货,订了100多公斤。”

来自溪口镇杨岭村的余先生夫妇和往年一样,自带打包箱来这里“寻宝”。“寄给家人的东西,一定要亲自挑选才安心。在福州的亲朋好友对建宁黄桃的评价很高,所以今年又来采购给他们寄去。”

触手可及的便捷、实实在在的“地板价”,小城夜市与清甜桃香的“双向奔赴”,逸出了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来源:东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