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到两天,24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而且只看企业信用和纳税状况,不用任何抵押物。”近日,宁夏铖锋钢构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浩说,随着业务量增加,对钢板等原材料需求加大,这笔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今年以来,银川市金凤区聚焦小微企业融资痛点与社会诚信氛围培育,创新推出“
本报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焦小飞)“不到两天,24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而且只看企业信用和纳税状况,不用任何抵押物。”近日,宁夏铖锋钢构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浩说,随着业务量增加,对钢板等原材料需求加大,这笔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今年以来,银川市金凤区聚焦小微企业融资痛点与社会诚信氛围培育,创新推出“信用+”多方联动服务模式。截至目前,金凤区已为3182家小微企业提供专项授信50亿元,实际发放贷款32亿元。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核心问题,金凤区构建“信用+融资服务”全链条融资支持体系,对3.4万余家小微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建立融资需求申报清单。同时,联动农业银行等12家金融机构,以企业信用评级为参考,精准对接3570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推动供需高效匹配。
“没想到诚实守信也能变成‘真金白银’。”个体工商户冯杰用11万元贷款购置了新设备,生意更加忙碌。金凤区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通过“信用+容缺受理”机制,减少企业和个人因申请材料不全导致的多次往返,使信用成为企业的“特别通行证”。
金凤区以信用信息归集为基础,统筹推动宁夏言辰科技有限公司等216家企业入驻宁夏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信用信息共享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让“信用良好”成为企业融资的“通行证”。并将行政执法检查与信用挂钩,对信用良好企业实施“无事不扰”监管,对失信市场主体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在金凤区,信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融资支持。”金凤区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负责人说。截至6月底,金凤区累计在册市场经营主体达10.64万户,占银川市的25.66%;涉企行政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近70%。目前,“信用有价”已经成为该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动能之一。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