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7 月 31 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预示着备受瞩目的铂、钯期货及期权品种有望于近期正式登陆我国期货市场。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
引言
2025 年 7 月 31 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关于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预示着备受瞩目的铂、钯期货及期权品种有望于近期正式登陆我国期货市场。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市场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助力市场交易者更好地理解铂、钯品种,把握相关投资机会,中粮期货倾力打造《铂钯品种深度》系列报告。本系列报告将从多维度深入剖析铂、钯品种特性、供需情况、价格影响因素、期货及期权合约、交易规则等关键要素,力求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全面、专业、精准的研究支持。
铂族金属(PGMs),作为一类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工业应用价值的贵金属,一直以来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首篇报告《【市场聚焦】铂钯品种深度:(一)揭开铂族金属的神秘棉纱》奠定基础后,本系列第二篇报告《纵览全球铂金产业链》将聚焦铂金,全景式扫描其从矿山开采、精炼加工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报告将深入剖析全球铂金资源分布、主要生产国及企业格局、关键消费领域(如汽车催化剂、首饰、工业应用等)的现状与趋势,并详细解读影响全球铂金供需平衡的核心因素。通过梳理铂金产业链的结构与动态,旨在为投资者把握铂金市场的运行逻辑和潜在机会提供更清晰的产业图景。
铂金是铂族金属的重要代表,其地壳丰度极低(位列自然元素第72位),比黄金稀有约30倍,是名副其实的稀有贵金属。
人类利用铂金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埃及时期(约2000年前)及南美古印第安文明,曾用于饰品及宗教器物,但其认知程度尚不明确。此后,铂金在历史记载中沉寂了近两千年,直至1590年西班牙探险者抵达新大陆才重新进入世人的视野;因其外观似银,被误称为“平托河上的白银”(Platina del Pinto),成为其英文名“Platinum”的词源。
1735年,西班牙科学家安东尼奥·德·乌洛亚(Antonio de Ulloa)从哥伦比亚采集铂金样本;1748年,经深入研究确认其为区别于银的新金属,乌洛亚成为首位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通常被视为铂金的科学发现者。凭借其稀有性,铂金长期专用于王室贵族首饰的制作。
现代铂金矿业的历史性转折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汉斯·梅伦斯(Hans Merensky)和安德里斯·伦巴德(Andries Lombaard)在南非发现大规模铂金原生矿床,此举彻底改写了铂金矿业的历史,并为其在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战略价值凸显,美国政府曾将铂金列为战略物资,严格限制其非军事用途。
由此可见,人类真正科学认知并广泛应用这一稀有贵金属的历史尚不足三百年。
铂金(Platinum)是一种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硬质贵金属。
物理性质方面,铂金拥有所有金属中最高的延展性,锻造性能仅次于金银,同时是优良的导电体。
化学性质方面,铂金熔点高达1772℃,在高温下保持优异稳定性;具备极强的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不溶于强酸强碱(仅溶于王水生成氯铂酸),更以其独特的催化活性著称——能加速化学反应而自身不被消耗。这些特性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工业价值。
铂金产业链始于地下开采(占全球产量80%)与露天开采(20%)。原矿经粉碎研磨后,通过泡沫浮选法将品位从2-6克/吨富集至300克/吨的精矿。精矿经1500℃高温熔炼提浓后,进入精炼核心环节(沉淀法、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等工艺逐级提纯),最终产出纯度≥99.95%的标准铂锭、海绵铂及颗粒铂三类基础形态。海绵铂凭借高比表面积主要服务于工业催化领域,颗粒铂作为合金原料,标准铂锭则流向投资与首饰市场(占终端需求18%)。
铂金的终端应用高度专业化,主要有汽车、首饰、工业和投资。其中,汽车领域利用其催化特性制造三元催化剂,转化燃油车尾气污染物。工业领域基于其耐高温特性采用铂铑合金制造玻璃纤维漏板,化工与电子产业应用其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医疗领域则发挥其生物相容性制作牙科修复体。此外氢能产业依赖其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及电解槽阳极材料。
同时,报废汽车催化剂、电子废料等含铂物料经高效回收提纯,返回精炼环节再生利用,显著降低矿产资源依赖度,构建可持续供应体系。
预计2025年全球总供应量217.71吨(-4.3%),其中矿产78%、回收22%。供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南非矿山减产,导致全球矿产供应同比下降13%,创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低值,这将导致精炼产量下降6%。
预计2025年全球中需求量276.9吨(-4.07%),其中汽车38%、工业26%、首饰27%、投资9%。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玻纤产能扩展放缓。
由于供应刚性制约,2023-2025年,全球铂金已经连续三年短缺,同时预计2026-2030年将延续短缺格局。
纵向观测显示,2013-2019年间全球铂金矿产供应稳定于180吨/年区间(相当于黄金产量的5%),但极端事件屡次打破均衡——2020年疫情致南非产量锐减33.5吨,2025年预计再创后疫情时代新低。
全球铂金矿产供应体系呈现双重刚性特征,
一是,地理层面,2019年全球铂族金属储量6.9万吨中南非独占91.3%,产量前五国集中度达97%(南非136.9吨/占比72%);
二是,企业层面,Valterra Platinum、Sibanye-Stillwater、Impala Platinum与Nornickel四巨头掌控70%产能。
2011-2019年产量波动区间收窄至181.9-203.7吨(年均增速-0.1%,较均值偏离≤±6%),2020年疫情冲击下产量降至178.8吨(同比-5.65%),印证寡头垄断结构下供应弹性缺失的本质困境。
南非作为核心供应国(2024年占全球原生铂金产量72%),其产能波动主导全球市场,结构性隐患持续发酵。与2014年一季度增产相反,因电力短缺、罢工频发、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2025年第一季度铂金矿产量22吨,环比下降38.4%,同比下降10.16%,创六年来新低。同样,第二大产地俄罗斯( 2024年占全球原生铂金供应的11% )也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等问题,影响铂金供应。预计2025年全球精炼铂产量同比下滑6%。
铂金作为地壳丰度仅为黄金三十分之一的稀有贵金属,其高效回收特性构成供应体系关键补充。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回收量达11.6吨,呈现环比下降1.75吨但同比微增0.19吨的背离态势,结构分布为汽车催化剂75%(8.6吨)、首饰20%(2.6吨)、工业领域5%(0.6吨)。
汽车催化剂回收(占总量75.6%)受车辆报废周期主导,欧美平均使用寿命延长至12.5年延迟报废进程;而历史需求峰值(2000年代末柴油车铂金催化剂普及)驱动的"回收红利期"已结束。更核心的制约源于2020年后钯金价格优势触发的技术替代——汽油车全面转向钯基催化剂,柴油车领域铂金负载量同步缩减,导致再生资源储量持续衰减。
首饰回收(19.4%)呈现典型价格弹性,与销售量形成正向反馈循环。
工业回收(4.9%)集中于电子废弃物,化工/石油/玻璃纤维等领域的铂金催化剂因在反应系统中质量守恒且可循环使用,按国际标准不计入回收统计。
因此,矿产供应收缩本需回收增量缓冲,但汽车板块受技术迭代与报废周期延长的双重压制,致使2025Q1回收量环比显著下滑。未来增量依赖新一轮报废周期启动及铂价上涨对首饰回流的刺激。
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优异的催化性能,铂金应用领域广泛,并为人类应对当前及未来的全球挑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全球铂金年均总需求量约为240-250吨(2014-2024年均值243.1吨)。其需求主要分布于汽车、首饰、工业及投资四大核心领域,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汽车(催化剂领域): 应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是铂金最大需求来源,2024年需求量96.6吨,占比约37%。全球汽车催化剂市场规模预计于2030年达到87.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0.6%。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的大幅增长(44%)推动了该领域需求,其单车铂用量较传统燃油车高出10%-15%。
首饰: 2024年需求量62.5吨,占比24%,近年呈下降趋势。中国铂金首饰需求正从2023年的萎缩中复苏,预计2025年增长15%至15吨;同期欧洲需求增长7%,创历史新高。
工业领域: 涵盖石油精炼、化工、玻璃、电子及医疗等,占比约20%(2011-2020年均值,不包括汽车催化剂)至27%。虽然玻璃行业因产能扩张放缓导致需求下降81%,但氢能、石油精炼及医疗等领域的增长需求显著。
投资需求: 占比波动性显著,2011-2019年间占比在1-10%不等,2020年上升至15%。该需求受价格波动及资本市场联动性影响较大,年度间占比变动显著。ETF持仓数据显示投资者对价格敏感度高,在缺乏显著溢价刺激下库存释放意愿较低,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铂金总需求同比下降12.1%至738.1万盎司(229.5吨),铂金市场经受住了需求端的极端压力测试。进入2020年下半年,伴随全球工业环境复苏及经济活动回暖,铂金在汽车催化剂(环比增长32.9%)、工业(增长31.7%)及首饰(增长33.2%)领域的需求均呈现显著复苏态势,同时投资需求也出现结构性扩张(实物投资+124%,ETF保持净流入)。
铂金作为内燃机汽车尾气催化剂的组成部分,能够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中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进而显著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铂金在汽车行业集中应用于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占铂族金属用量的67%-75%),一般含铂汽车催化剂使用寿命为8-10万公里,而一般货车年行使在5-25万公里不等。
纯电动汽车(BEVs)在全球主要市场的市占率持续增长,成为2020年后铂金需求增长的主要阻力。尽管排放标准收紧短期支撑了铂金催化剂需求,但仍难以扭转燃油车产量下降的趋势。
2024年,全球汽车用铂量为96.6吨,同比减少3.02吨,占总需求的37%。在BEVs的压制下,当前铂金汽车需求仍受四重因素支撑:
(1)铂钯替代加速;
(2)商用车保有量及运行公里数提升;
(3)柴油车铂金用量区域性增长;
(4)排放标准日益趋严。
此外,燃料电池汽车(FCEVs)作为新兴增长点,使用铂金作为电催化剂,进一步拓展需求空间。
尽管BEVs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但对商用车(货车/巴士/卡车)影响有限。重型商用车电动化进程缓慢,且技术路线集中于氢燃料电池方向——该路径虽降低传统尾气催化剂需求,却新增30-80g/车的铂金用量。行业正通过技术迭代降低铂载量(长期目标10-15g/车),形成需求动态平衡。
铂金因其“坚韧、纯净、永恒”的物理与情感属性,被定位为“爱情金属”(如"铂金婚"代表70周年婚姻) ,成为全球婚戒的首选。然而,作为典型可选消费品,铂金首饰需求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呈现强正相关性。
铂金首饰市场在经历十多年低迷后,2024年呈现显著复苏,中国市场成为核心驱动力。
2024年,全球铂金首饰需求量62.5吨,同比增加4.94吨(+8.6%),占比全球铂金总需求的24%;其中中国12.8吨(占比21%)、日本11.7吨(占比19%)、北美13.8吨(占比22%)、西欧10.7吨(占比17%)、印度8.3吨(占比13%)。预计2025年,需求延续增长,推动全球首饰用铂金需求增长至65.8吨,同比增长3.3吨(+5.3%)。
驱动2024-2025年铂金首饰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有三点:
一是,消费代际更迭,年轻群体审美偏好转向纯净、简约的铂金饰品;
二是,相对价值凸显,铂金价格较黄金的折价空间扩大,性价比提升;
三是,渠道推力增强,珠宝零售商加大产品推广与终端营销力度。
此外,铂金首饰需求的区域市场结构性分化显著,新兴市场活跃,印度、中东需求稳步增长,有效抵消欧美市场疲软。
铂金在工业领域的核心价值源于其极限耐腐蚀性、催化活性与生物相容性三位一体的独特属性,通过跨领域技术整合构建不可替代的产业支柱。
化工领域,铂铑合金网催化氨氧化反应(4NH₃ + 5O₂ → 4NO + 6H₂O),驱动全球90%硝酸生产链条,支撑化肥农业体系;而特种硅胶生产中的铂配合物通过硅氢加成反应永久固结于产品中,满足新能源电池密封件与医疗级材料的严苛要求。
医疗领域,铂金凭借生物惰性与X射线不透明性,在心脏起搏器电极(使用寿命>20年)和动脉瘤弹簧圈(填塞精度0.1mm)中实现生命系统精准干预,同时铂基抗癌药通过Pt-DNA交联机制达成近50%癌症患者的化疗方案覆盖。
玻璃领域,铂铑合金(Pt 70-90%)以双轨模式确立统治地位:可重复使用的坩埚与漏板(回收率>98%)在1700℃熔融环境中保障玻璃纤维丝径波动<0.3%,奠定5G光纤衰减<0.16dB/km的技术基础;而消耗型Pt-SnO₂催化剂则永久嵌入液晶玻璃基体,将OLED超薄面板失透率压制至0.01ppm级。
石油领域,则依托铂的d电子轨道特性,通过催化重整将汽油辛烷值提升25点,同时异构化工艺使生物柴油冰点降至-40℃,支撑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化。
闭环工业代谢循环是构成铂金需求刚性基石——不同于传统金属冶炼消耗,铂金在催化界面与高温容器中本体形态保持稳定;其中,硝酸生产的铂铑网经褶皱滤芯回收器实现部分循环再利用,电子溅射靶材回收纯度达99.95%,而玻璃工业废漏板重熔成本低于新品5%。此代谢特性使工业需求呈现“存量损耗修复+新增产能扩容”的双轨驱动,从分子催化(化工)、生命干预(医疗)到极端环境材料(玻璃/航天)的全维度渗透,使铂金成为工业文明不可复制的“永恒金属”。
与金银一样,铂金作为投资品的选择也有很多,如铂金币、铂金条、铂金ETF等,如不需要持有实物,还有选择矿业股票、铂金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关于铂金的投资逻辑,具体详见后续报告《影响因素》。
铂金的投资方式有很多种,但实物是最简单、便捷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铂金饰品、铂金条、铂金章、铂金币这几种方式来获得铂金。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机构与世界铂金投资协会合作,向国内投资者提供品质保证的实物铂金条,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中国金币特许经销商或有资质信誉保证的企业购买铂金币。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参与账户铂金、积存铂、铂金期货、铂金ETF等方式参与铂金市场的投资。但目前由于监管因素,国内多数商业银行暂停了账户铂金的交易,导致国内投资者暂时没有交易类的铂金投资品可供参与。
投资铂族金属矿业公司股票是一种另类的铂金投资方式。历史上铂金占到这些矿业公司的营收比例高达60%。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响这些矿业公司股票价值还有其他因素,包括其他铂族金属的价格以及采矿业务所包含的伴生金属、矿区的货币汇率、运营绩效包括成本和效率,以及矿业公司相关的社会、监管及环保风险。由于国内没有上市铂族金属矿业公司,国内投资者可以关注铂金产业链相关的上市企业。 海外铂族上市公司VPL (Valterra Platinum),全球最大的铂金生产集团。
2024年,全球铂金投资需求21.8吨,同比增加9.51吨(+77%),其中铂金币&铂金条需求6吨、中国500g以上铂金条需求5吨、ETF持有量辩护9.2吨和交易所库存变化1.6吨。预计2025年,全球铂金投资需求21.4吨,同比微降0.43吨(-2%),其中铂金币&铂金条需求7.8吨、中国500g以上铂金条需求5.8吨、ETF持有量辩护3.1吨和交易所库存变化4.7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