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铁韵传薪火 红色足迹印初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0 10:20 2

摘要:七月的风掠过彭城的街巷与山岗,带着历史的回响。2025年7月10日—7月1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徐州片区实践团队成员,走进水云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课堂上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松柏间。他们以青春触摸历史温度,让铁军精神在童心

七月的风掠过彭城的街巷与山岗,带着历史的回响。2025年7月10日—7月1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徐州片区实践团队成员,走进水云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课堂上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松柏间。他们以青春触摸历史温度,让铁军精神在童心里扎根、在遗迹中显影。

在水云间党群社区服务中心,实践团队成员以匠心宣讲播撒红色火种,围绕“梅花战术显神威”、“汲取榜样精神”两大核心主题,先后开展了两场宣讲活动。

​(图片内容:实践团队成员在社区宣讲铁军精神 曹天瑞供图)

为了让历史褪去疏离感,实践团队成员避开枯燥的叙述,转而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桥梁:图文展示上,罗炳辉将军“梅花战术”的示意图与战斗场景交相辉映;革命歌曲传唱环节,实践团队成员们带领孩子们逐句学唱,激昂的节奏里,“铁的新四军”的形象愈发清晰;小故事会上,叶挺将军的坚贞、普通战士的无畏被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片段,从“狱中明志”到“雪地行军”,从“百姓送粮”到“战场冲锋”,点滴细节串联起铁军精神的轮廓。

课堂上,小朋友们听得全神贯注,随着讲述沉浸在那段艰苦奋战的岁月里。在听到战士们用简陋武器抵御强敌时,有人悄悄地红了眼眶。当听到胜利的号角声时,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专注的神情里透着对历史的敬畏。经过这两场宣讲,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不怕苦、敢担当”的新四军精神内核,更让实践团队成员领悟——红色精神的传承,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在互动中共同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图片内容:实践团队成员在社区宣讲铁军精神 曹天瑞供图)

如果说社区课堂是让红色故事“活起来”,那么淮塔之行便是让铁军精神“可触摸”。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实践团队成员走进这片与新四军抗战史紧密相连的土地,在文物与遗迹中打捞岁月的印记。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内,时光仿佛在此凝固。玻璃展柜里,新四军的步枪仍带着战场的锈迹,战士们用过的粗布军装补丁摞着补丁,泛黄的手稿上,战斗部署的字迹力透纸背。这些实物无声诉说着当年的艰苦:缺衣少食的环境里,将士们靠着信念与智慧与敌人周旋。

(图片内容:实践团队成员参观淮塔 曹天瑞供图)

转入苍松翠柏环绕的新四军纪念林,历史的厚重感便从泛黄的书页间跃然眼前,化作可触可感的精神实体。实践团队成员指尖轻触冰凉的石碑,那些镌刻在磐石上的名字与故事,不仅记录着硝烟中的坚守,更彰显着“坚定信念、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重点探寻了罗炳辉将军与“梅花战术”的印记。他们对照史料,观察着淮塔周边的地形。讲解员在一旁介绍,淮塔周边的地形肌理与金牛山一带颇为相似,当年新四军正是依托这般地貌,运用类似“梅花战术”的灵活策略与敌周旋。实地对照让抽象的战术变得具体,实践团队成员明白了“梅花战术”的智慧,正是来自对地形的熟稔与对敌人的精准判断。

(图片内容:实践团队成员在淮塔的合照 曹天瑞供图)

从社区课堂里孩子们发亮的眼睛,到淮塔纪念馆里历史文物的静默诉说,这场实践让红色传承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当“铁军精神”的火种在童心扎根,当“梅花战术”的智慧融入青年的思考,历史便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能照亮前路的精神火炬。

“青禾”向阳而生,“星火”代代相传。新时代青年用行动证明:红色基因的传承,不在空洞的口号里,而在走进历史的每一步里,在播撒种子的每一份用心里。而这,正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新时代青年对“初心”最生动的注解。

通讯员:徐紫夜


来源:hh哈哈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