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回应17000元退款需17年退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0 09:18 4

摘要:中公教育的“17年退款方案”引发舆论哗然,其核心问题在于利用合同漏洞和资金危机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以下是事件关键信息及深层分析:

中公教育的“17年退款方案”引发舆论哗然,其核心问题在于利用合同漏洞和资金危机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以下是事件关键信息及深层分析:

事件核心事实

武汉学员案例
刘小姐2024年支付2.4万元参加中公教育“不过包退”协议班,合同约定未通过笔试退费1.7万元。考试失利后,机构以“资金链断裂”为由提出分期17年退款(每年仅退1000元),或接受“60%物资抵债+40%现金”方案(物资为二手电脑、白酒等,估值虚高)。

全国性退费危机

规模性缺口:2024年长沙分校自称“4000万元退费缺口”,2025年全网投诉超12万条,单笔金额1万-8.8万元不等。

区别对待学员:2022-2023年学员:>2万元者年退1000元,<2万元者年退500元;2024年后学员:名义上“年退20%分5年结清”,但工作人员坦言“能否兑现无法保证。

经视直播

AT-不限定

危机根源剖析

商业模式崩塌

“对赌式营销”反噬:协议班以“考不过退费”吸引学员,但公考通过率仅约3%,一旦未通过率激增(如2023年国考报名250万人),退费需求远超准备金。

资金挪用疑云:70亿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房地产、地方分校),导致流动性枯竭。

法律与监管漏洞

合同未约定退款周期,机构单方延长属恶意违约(违反《民法典》第563条)。预付款未进入第三方监管账户,资金去向缺乏审计。

中公的“缓兵之计”套路

学员维权路径建议

集体诉讼+行政施压

诉讼依据:合同明确约定“未通过即退费”,法院通常支持全额退款(参考南京2025年判例)。

效率提升:联合属地学员向市场监管总局12315平台、教育部提交群体投诉,同步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地方账户。

抵制不合理方案

拒签分期协议,除非加入“逾期违约金条款”(日0.05%起)及担保措施;

若接受物资抵债,需第三方机构估值并书面确认差价。

舆论曝光施压
通过黑猫投诉、领导留言板等平台集中曝光,增加机构信誉成本(部分分校因舆情加速处理)。

行业警示与报班自保指南

签约前:要求书面注明退款周期(≤45天)、逾期违约金(≥日0.05%),拒绝“作业/出勤率”等模糊条款;优先选择支付宝教育缴费等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

维权时:立即发送《退费催告函》并留存邮寄凭证,作为诉讼关键证据。


正如网友戏谑:“中公教育不如改名‘中公养老保险’——等退完款,学员都能直接报它家老年大学了。”此事折射教培行业“概率盈利”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唯有回归教育本质,方能重建信任。

来源:品牌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