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东渡:汉人首次大规模南逃行动,意外启动江南大开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1 08:56 2

摘要: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唐.詹琲《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

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唐.詹琲《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征发5路大军进攻盘踞江南的东吴政权,在晋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各条战线的吴军纷纷溃败。公元280年,晋军兵临东吴都城建邺(今南京),东吴最后一任统治者孙皓出城投降,东吴灭亡,天下重归一统。

天下统一后,西晋进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是为太康之治,人民开始修复汉末三国大乱以来的战争创伤,天下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然而这确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盛世图幻,由于司马炎错误的分封策略导致西晋宗室藩王执掌地方军政大权,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司马炎在民族政策上失误,也导致大量胡人进入关中、河东、河北等汉人核心区。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外戚杨骏篡改遗诏,成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西晋陷入宗室、外戚、功臣三大集团大乱斗的时代,在这漫长的内讧中,西晋王朝的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原本臣服于西晋的胡人开始发难,其中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渊、石勒最先起事。

永嘉四年(310年),石勒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大破晋军,歼灭晋军十余万,西晋最后一支主力军团全军覆没。同年,刘曜(刘渊的侄子)攻破防务薄弱的西晋都城洛阳,掳掠晋怀帝司马炽以及西晋宗室、大臣、妃嫔、百姓十余万人北上,并将洛阳城付之一炬,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终究是消逝在一片火海中,是为永嘉之难。

洛阳失陷后,中原实际上陷入了无政府状态,西晋宗室成员司马邺在长安重建西晋政权,但司马邺的指令连长安都出不去。而刘曜、石勒当时尚未做好全面接管西晋政权的准备,他们严重缺乏治理中原汉地的能力和经验,只知一味屠杀、抢掠。

与此同时,西晋宗室、琅琊王、镇东大将军,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司马睿则以建康(今南京)为基地大量招抚中原难民,建康由此成为中原汉人的希望。于是,大量士族和百姓南迁,他们带领家眷、民户流徙到江南乃至岭南和闽中地区。这是华夏历史上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逃难)运动,因发生在永嘉年间,遂称之为永嘉东渡,也称永嘉南渡。

“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王导传》

正因为大量中原汉人的南迁,才有了后世江南的大开发,江南这个原来的瘴气弥漫之地,最终在这些中原汉人以及当地土著的共同努力之下成为了鱼米之乡。

来源:莽子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