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重庆这些“应对暴雨黑科技”集体上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09:06 2

摘要:8月10日至11日,重庆遭遇强降雨袭击,最大小时雨量飙到60-80毫米,并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8月10日至11日,重庆遭遇强降雨袭击,最大小时雨量飙到60-80毫米,并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狂风暴雨的“降温套餐”来得又急又猛,“应对暴雨黑科技”天团也集体上线,从智能预警到快速处置,来看重庆如何运用科技与极端天气“斗智斗勇”!

防汛"最强大脑"

从盲人摸象到精准防控

走进城市内涝治理数字化应用驾驶指挥舱,一块电子屏幕上正“直播”着全城防汛实况——哪条街开始积水、哪个下穿道水位上涨、抢险队伍到了哪里,全都看得一清二楚。

这就是重庆的防汛“智慧大脑”,通过整合700余台液位计、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数据,结合气象、水文等42类数据资源,将整座城的风险点都装进了“一张图”。

以前防汛像是“盲人摸象”,现在可不一样了。系统通过AI算法分析积水深度、区域流量等指标,自动匹配预设阈值,15分钟内即可将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至区县、街镇及一线抢险人员,无效巡查减少75%,实现“防患于未然”的主动防控。

“桥隧管家”上线

让数据比暴雨跑得更快

暴雨来袭时,重庆高新区的智慧照明和智慧桥隧系统就像为城市装上了“智能管家”,能第一时间感知风险、下达指令、协调各方,让排险工作从“人跑现场”变成了“数据先跑”。

智慧照明平台就像个“路灯医生”,能自动诊断出哪盏路灯“生病”了。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就会精准定位问题路灯,远程给它“打针吃药”——先断电保护,再派维修人员去“复诊”,双管齐下降低安全隐患,实现“零触电”。

智慧桥隧监测系统则是暴雨天的“超级情报员”。它用传感器和摄像头盯着桥隧和边坡,一旦发现积水或异常,就会立刻联动交巡警、应急和属地人员“组团出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排水、清障,让交通恢复如常。

暴雨间隙的“空中侦察兵”

无人机智能巡查显身手

摄影 | 郑宇

在江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随着指令下达,部署在铁塔和楼顶的无人机“机巢”自动开启,多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化身暴雨中的“空中侦察兵”。

这些智能设备配备高清摄像头和AI识别系统,能在半小时内完成5公里范围的精准巡查,连狭窄巷道、河岸边坡等“死角”都尽收眼底。

无人机巡查的画面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大屏,系统自动框选井盖移位、道路积水等隐患区域。发现险情后,信息秒速推送至公安、应急等多部门——从问题识别到工单派发,全程不超过10分钟,抢险工作如同“接力赛”一样又快又顺。

暴雨虽急

但重庆的“应对暴雨黑科技”更快

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来源:沙坪坝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