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五点,凭祥浦寨边民老何裹紧外套踏上开往崇左的中巴。颠簸近2小时的盘山路,是他每周采购越南货源的“必修课”。而百余天后,同样的行程,他将在高铁上喝完一杯咖啡就听到“崇左南站到了”的播报——改变数十万边境居民命运的南凭高铁崇凭段,历经三年攻坚,轨道精调全面完成
清晨五点,凭祥浦寨边民老何裹紧外套踏上开往崇左的中巴。颠簸近2小时的盘山路,是他每周采购越南货源的“必修课”。而百余天后,同样的行程,他将在高铁上喝完一杯咖啡就听到“崇左南站到了”的播报——改变数十万边境居民命运的南凭高铁崇凭段,历经三年攻坚,轨道精调全面完成,正式进入通车倒计时!这条让广西实现“市市通高铁”的“边境金线”,正将“南宁上班,凭祥晚餐”变为现实。
2024年10月,首段钢轨在喀斯特地貌的崇左铺下。面对81.52公里桥隧比超70% 的“地质魔咒”,建设者交出硬核答卷:
“棉被保温法”战极寒:冬季浇筑桥梁时,工人搭设暖棚、覆盖棉被,零度下守护混凝土质量;日均抽水3000吨:新龙头岭隧道日均涌水量可灌满1.5个泳池,工程师用“分级抽水+超前注浆”化身“地质医生”;TQI值压至2.1以下:轨道平顺度达“硬币不倒”级,精调误差小于发丝直径,旅客舒适度拉满。2025年8月7日,随着最后一辆捣固车驶出凭祥东站,全线精捣作业圆满完成,联调联试进入倒计。在龙州站施工现场,电子屏闪烁着“距通车百日冲刺”的鲜红字样,保洁员正擦拭波浪形屋顶的玻璃幕墙,边境小城首次迎来高铁时代。
更暖心的设计藏在细节里:
凭祥东站距友谊关口岸仅15公里,边检通道与高铁安检“一机双检”,跨境采购朝发午归;宁明东站设“东盟水果速运柜”,清晨采摘的越南榴莲当晚现身上海超市;早班车6:30发车,龙州教师可通勤南宁上课,“跨城就业”成新选择。“孙子在南宁治病,老伴陪护要辗转整天。以后复诊当天就能回家喝汤!”——凭祥张阿婆的期盼,道出30万边民心声。
这不仅是交通线,更是撬动“边贸+文旅”的黄金杠杆:
边贸升级加速度凭祥红木家具5小时抵粤,物流成本降35%,加工厂订单激增40%;越南火龙果借高铁冷链当日入川,商户老何笑言:“运费每吨省300元,明年能扩店面!”文旅引爆新增长“边境一日游”爆火:早晨德天瀑布观瀑→中午宁明花山岩画探秘→傍晚凭祥友谊关看界碑;沿线民宿预订量激增65%,明江畔新增20家“高铁观景房”。终结“无铁县”历史龙州作为广西最后通高铁的县城之一,高铁站配套万吨冷链仓,让芒果鲜果直供京津冀。
“我们调校的不只是轨道,更是边境开放的‘刻度尺’!”——精调组组长李工的日志里,记录着三年间从荒山凿隧到毫米级精调的历程。如今验收途中,他看到的是新建的保税仓、数字化的边贸市场,还有站前举着“欢迎来我家”牌子的壮乡孩童。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