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利川拥有27.37万亩生态茶园,森林环抱中的茶山终年云雾缭绕。这里不仅是“中国茶文化之乡”,更孕育了跨越600年的茶马古道记忆。明代“雾洞茶”曾为宫廷贡品,而今“利川红”凭借“冷后浑”工艺惊艳世界——汤色如琥珀,香气若幽兰,先后斩获巴
一片绿叶
承载着土家苗寨的千年茶韵
链接着各族群众的致富梦想
在武陵山腹地的利川市
“利川红”茶叶正成为促进民族团结
推动共同现代化的纽带
2024年5月
利川市获评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县市
探索出一条“以茶促融、三茶统筹”的
特色发展之路
千年茶韵焕新彩
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利川拥有27.37万亩生态茶园,森林环抱中的茶山终年云雾缭绕。这里不仅是“中国茶文化之乡”,更孕育了跨越600年的茶马古道记忆。明代“雾洞茶”曾为宫廷贡品,而今“利川红”凭借“冷后浑”工艺惊艳世界——汤色如琥珀,香气若幽兰,先后斩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等国际殊荣。
在毛坝镇楠木村“国宾园”茶园,土家族茶农田云奇抚摸着老茶树感慨:“一片叶子养活了一村人。”
2018年“东湖茶叙”让“利川红”一鸣惊人,品牌价值跃居全国前十。2025年,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6亿元、品牌价值达21.8亿元。
“三茶”联动铺就共富路
在利川,“以茶促融”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图景:它带来少数民族群众稳定的收入,实现山货向“国茶”的跃升,更在茶山、茶厂、茶桌间的互助日常中,织就宽广的民族连心桥。
利川创新实践“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文化铸魂:建成利川红会客厅、茶文化陈列馆,非遗传承人将采茶歌、摆手舞等融入茶艺表演;产业聚力:成立利川红产业集团,带动鄂渝边区200余村组建产业联盟,11.2万名茶农人均增收4000元;科技赋能: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每片茶叶“身世可查”,智慧茶园使生产效率提升40%。
在忠路镇,土家族主播黄蓉通过直播将有机茶卖到迪拜;文斗镇“茶-林-旅”模式让荒山变景区;谋道镇茶农年收入突破3万元……多元业态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茶香融情铸同心
茶文化不仅承载历史,更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杯盏间交融,铸就“你中有我”的精神家园。
茶叶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独特媒介:柏杨坝镇互嵌式社区里,各族居民共办“开园节”,肉连响非遗与茶道表演同台竞彩;“湖北名优茶·健康边疆行”活动中,创新研发的枸杞红茶年销边疆5000万元;利川职校茶学专业培养出2000余名“茶秀才”,国茶大师邱建红工作室传承匠心技艺。
会客厅进口处。
“我们卖的不仅是茶叶,更是民族团结的‘同心茶’。”利川市茶产业链链长刘勇表示。
当前,利川正加快建设茶文化博物馆、非遗工坊等平台,让这片绿叶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