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马斯克高调宣称Grok4"碾压所有研究生"时,OpenAI的GPT-4o却用实际表现给了当头一棒!这场科技巨头的AI对决,胜负早已藏在用户体验的细节里...
当马斯克高调宣称Grok4"碾压所有研究生"时,OpenAI的GPT-4o却用实际表现给了当头一棒!这场科技巨头的AI对决,胜负早已藏在用户体验的细节里...
性能实测:实验室数据VS真实体验
在马斯克直播演示中,Grok4的基准测试图确实惊艳。但普通用户很快发现,这套"博士级别"的AI连整理发布会信息都会出错。反观GPT-4o,处理速度达到Grok4的两倍以上,吉卜力滤镜功能更是惊艳全网。实验室里的完美数据,终究敌不过用户手中的真实反馈。
多模态对决:从图像生成到代码能力
Grok4引以为傲的多模态功能被用户吐槽"倒退两年",图像生成质量惨不忍睹。其Grok4Heavy多智能体协作对普通用户形同虚设。而GPT-4o不仅保持稳定的文本生成,在代码开发、跨模态转换等方面展现出惊人成熟度。就连Grok4专注的编程领域,实测也未能兑现"碾压Cursor"的承诺。
收费模式的致命伤
表面提供256K上下文的Grok4,免费额度却少得可怜。SuperGrok年费两万人民币的定价策略,对比GPT-4o的亲民路线显得尤为刺眼。当国内豆包等工具都在降低使用门槛时,Grok4构筑的付费高墙,正在将普通用户推向竞争对手。
真正的AI战争不在发布会舞台,而在每个用户日常使用的分秒之间。GPT-4o用稳定表现证明:与其夸夸其谈"第一性原理",不如踏实做好每一次对话。或许正如网友调侃:马斯克需要先让自己的AI学会整理发布会资料,再来挑战OpenAI的王座。你觉得这场对决,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来源:快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