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 向高向远——礼县2025年上半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16:10 2

摘要:夏日的西汉水奔涌向前,两岸青山如黛。礼县大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绿浪翻涌的果园、游人如织的湖畔,处处涌动着发展活力。今年,礼县锚定县委“123477”发展思路,在产业升级中锻造筋骨,在田园沃野里耕耘希望,在文旅融合中激活底蕴,在城乡蝶变中绘就新景,交出了一份

夏日的西汉水奔涌向前,两岸青山如黛。礼县大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绿浪翻涌的果园、游人如织的湖畔,处处涌动着发展活力。今年,礼县锚定县委“123477”发展思路,在产业升级中锻造筋骨,在田园沃野里耕耘希望,在文旅融合中激活底蕴,在城乡蝶变中绘就新景,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期中答卷”。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0.63亿元,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14.16亿元,同比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6亿元,同比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6236元、5317元,同比分别增长4.9%、6.6%。

产业筋骨愈壮

从“地下开采”到“云端赋能”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更是礼县改写“靠山吃山”老故事的关键。从传统加工到绿色制造,礼县的产业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在工业领域,“1343”发展思路奏响新旧动能转换的激昂乐章。传统产业 "老树新枝":紫金矿业2025年上半年黄金产量突破3.5吨,贡献了全县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14.16亿元的“半壁江山”;以陇南紫金黄金冶炼、泰山锑矿采选工程为代表的15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47.31亿元的签约资金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新兴产业“新芽勃发”:固城2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转动的叶片每年可发电4.6亿度;光伏组件厂建设顺利推进,投产后年销售收入18亿元左右,将填补陇南光伏制造业空白。

“快递共配中心运行后,每小时能处理2万件快递,日处理量可达50万件,地址识别、路径规划准确率达 99%。”在礼县现代物流园,负责人李伟指着运转的设备介绍道。这座刚运营半年多的园区,不仅降低了城乡配送成本,更架起了农产品“出山”与工业品“进村”的双向桥梁。而这,只是礼县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从挖矿石到造组件,从卖原料到产绿电,礼县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这组数据背后,是礼县从‘拼资源’到‘靠创新’的深刻转型。”

项目建设同样跑出“礼县速度”。全县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六个清单”项目132个,总投资达21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固城2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礼县一中停车场、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如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了项目建设的“奋进曲”。101个重点考核的续建和新建项目开复工 85 个,开复工率84.1%,完成投资43.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1%。

在礼县一中操场停车场,家长李女士扫码停车时连连称赞:“700多个车位彻底解决了接送孩子的停车难题,而且孩子们还有了能够活动的操场,一举两得。”而在礼县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工地上,正在进行最后的设施完善,确保这个总投资3.96亿元的项目按时投入使用——从民生工程到产业项目,“项目为王”的理念已转化为看得见的变化。

田园沃野生金

从“土里刨食”到“链上增值”

从“土里刨食”到“链上生金”,礼县的田野间正上演着现代农业的“变形记”。

“这1450亩的党参苗,用的是咱礼县自己培育的良种,亩产可比老品种高多了。”在上坪乡党参种植示范区,种植大户张郭平蹲在田埂上,手里的测土仪显示着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上半年,礼县新建苹果矮砧密植园1.05万亩,创建苹果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1万亩。这些数字背后,是礼县“12686”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的生动实践。

产业链的延伸让“土疙瘩”变成“金宝贝”。春天药业的大黄经过清洗、切片、烘干,身价翻番;电商直播间里,“三无一全”认证的当归成了“网红”产品,上半年电商交易额达3.8亿元,外贸出口突破2.36亿元。

设施农业多点开花:8000亩山地蔬菜、650亩食用菌、9250亩马铃薯蚕豆示范基地,还有正在建设的陆基三文鱼智慧养殖基地,勾勒出了“多元化”的农业图景。

579家家庭农场带动4.28万户农户,万亩绿色标准化基地串起产业链条,农业不再是“看天吃饭”的传统产业,而成了有奔头、有赚头的产业。正如大家常说的:“政策托底,技术撑腰,这日子像苹果一样甜!”

文旅融合破圈

从“静态陈列”到“活态传承”

礼县的文旅版图上,历史与现代正奏响“和弦”,祁山三国文化产业园全方位运营,全民健身中心投用,秦皇湖农文旅项目进展顺利,秦文化博物馆展厅改造,红河片区农旅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这些如同串联起的“珍珠”,让文旅资源焕发新生。

祁山三国文化产业园科技馆内,游客“穿越”到古战场;秦皇湖畔,花杆舞鼓声与游船马达声交织;一碗“祁山扯面”销量喜人,老板笑称 “接待量比去年翻一番”。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入选全省乡村研学游精品线路,让厚重的文物走进大众视野。

“秦风古韵 清凉礼县”系列活动点燃夏日激情:摩托车骑行、自行车比赛、才艺大比拼、垂钓竞技赛吸引八方来客;西汉水风情线晨练的老人与拍照的年轻人相映成趣,全民健身中心成了市民喜爱的活动中心。苗河景区的“水库精神”、湫山古冰川遗址的自然奇观、三县梁风电场的工业与自然和谐景致,让礼县不同的旅游线路持续“圈粉”。上半年接待游客573.1万人次,旅游花费31.52亿元,同比增长149.1%—— 数字印证着礼县文旅从“养在深闺”到“热辣出圈”的跨越。

城乡蝶变焕新

从“破旧立新”到“内外兼修”

城市更宜居,乡村更和美,协调发展的底色才能愈发鲜明。

“以前的这条‘断头路’被彻底打通,还铺了沥青,划了车位,亮了路灯。”在南城区滨河路,商户李大姐看着门前的变化满脸笑意。上半年,礼县谋划实施5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总投资42.3亿元,从燃气管网改造到棚户区更新,从西城新区开发到华睿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城市的“里子”和“面子”一起变美。

一条条新建和改造的道路,让城市的脉络畅通无阻,缓解了交通压力,方便了市民出行。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了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环境更加整洁卫生。同时,注重绿化美化,公园、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不断增多,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让市民有了更多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赤土山园林、西汉水风情线等景观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为礼县增添了独特魅力。

乡村的“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14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如同珍珠散落在山间,1400户改炕、1300户改厨让农家小院更宜居;130个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里,垃圾分类成了“新时尚”。石桥镇古泉村村民王大爷指着“五星级文明户”的奖牌说:“现在村里比城里还干净,这奖状比啥都珍贵。” 盐官次区域中心、红河文旅小镇、石桥现代农业小镇建设提速,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城乡治理下足‘绣花’功夫,温暖人心。整治城乡“八乱”问题150余处,4个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站投用,2400万元的环卫一体化项目让城乡同享洁净;永兴镇文家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内,“全国文明村镇”的奖牌格外醒目,村民们说:“现在谁家门口脏了,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生态屏障筑牢

从“绿色打底”到“生态变现”

绿色是礼县最鲜明的底色,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从“绿色打底”到“生态变现”,礼县用实践诠释“两山”理念。

上半年礼县完成义务植树170万株,城区绿化200亩,石家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等4个生态治理工程稳步推进,秦岭西段水源涵养项目全面完成。生态湿地公园水清岸绿,附近居民杨女士说:“现在水清得能照见云彩。”

污染防治打出“组合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顺利推进,低碳试点创建有序开展,紫金矿业创建省级绿色矿山,长城果汁成为国家绿色工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从一级A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及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生态安全的“屏障”更加牢固。

生态搬迁的“安居乐业”持续推进。512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中,城关镇祁窑安置点的王大哥已搬进新家:“以前住山上怕滑坡,现在小区里有路灯、有广场,踏实!”拆旧复垦的土地上,已种上了苹果树,“既保了安全,又不浪费一寸地。”

民生温度可感

从“民生清单”到“幸福账单”

“教室里的护眼灯不刺眼了,孩子说看书舒服多了。”在东城小学,家长委员会主任拿着验收单说。上半年,礼县协调社会力量捐赠安装护眼灯 5153 套,实现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全覆盖。

医疗服务的“质”与“量”同步提升。县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完成县级初评工作,中医医院提标扩能、妇幼保健院提升改造加速推进;65岁以上老人体检16873人,医保补偿政策全面落实。“以前住院要跑市区,现在县医院就能做检查。”患者家属刘女士的话,道出了医疗进步带来的便利。

社会保障的“安全网”越织越密。新增城镇就业155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57.5万元帮创业者圆梦;1.2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发放到位,19963台一氧化碳报警器守护着特困家庭安全;西城老年养护院内老人们正聚集在一起下象棋、听秦腔,“这里吃的好,环境也好,还认识了不少好朋友。”市民李大爷笑呵呵地表示。

文化生活的“调色盘”愈发丰富。“送戏下乡”、非遗进校园、通俗歌手大赛、足球邀请赛点燃群众热情,秦腔汇演剧照登上人民网。在乡村大舞台,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赢得满堂彩,“现在的日子,就像这戏文里唱的——越过越红火。”

社会稳定筑基

从“平安不出事”到“服务不缺位”

“多亏了‘民事直说’,我家宅基地纠纷3天就解决了。”在上坪乡,村民黄师傅竖着大拇指说。上半年,礼县排查矛盾纠纷3857起,化解率 96.3%,8件信访积案"清零",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落地生根。

安全生产的“防火墙”越筑越牢。1260家次重点单位检查,160处安全隐患整改,156所学校落实校园安防“4个100%”;加油站散装汽油管控系统全覆盖,“智慧安防小区”让居民更安心。“现在进工地先看安全培训记录,这规矩好!”建筑工人老王的话,道出了安全意识的提升。

风险防范的 "预警线" 时刻紧绷。126次应急预警信息发布,“三断”应急通信培训筑牢防线;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进村入户,野外违规用火治理成效显著。“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应急管理局负责人的话,诠释着底线思维。

从工业车间的机器轰鸣到田园地头的丰收希望,从文旅景区的欢声笑语到城乡社区的安宁祥和,礼县的上半年,是数字增长的“成绩单”,更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单”。回望前半年,这座浸润着秦风古韵的小城,正以高质量发展的昂扬姿态,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记者:蔺淇

来源:陇南礼县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