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1年,一把由丹麦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学生设计的现代座椅PK25引起了多家头部家具公司的注意,这位胸怀远志的设计师正是后来的丹麦现代家具设计四巨头之一——保罗·克耶霍尔姆(Poul Kjærholm)。他的家具造型追求合理的功能性,同时又体现出一种近
©Fritz Hansen、Simon Heger Knudsen
1951年,一把由丹麦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学生设计的现代座椅PK25引起了多家头部家具公司的注意,这位胸怀远志的设计师正是后来的丹麦现代家具设计四巨头之一——保罗·克耶霍尔姆(Poul Kjærholm)。他的家具造型追求合理的功能性,同时又体现出一种近乎雕塑般的优雅姿态,持续受到众多爱好者与收藏家的青睐。
△Poul Kjærholm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丰富的自然资源促使木材成为了地域性设计的一种常用标准,自诩“家具建筑师”的Poul Kjærholm同时也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细木工匠,他对钢材、大理石、木材等建筑材料颇感兴趣,致力于通过探索材料本身的色彩、质感以及加工特性来亲手塑造与特定的空间风格相呼应的家具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他与妻子联手设计的自宅Kjærholm Residence。
在丹麦设计之都哥本哈根的厄勒海峡对岸,这座由Poul Kjærholm和他的妻子、建筑师Hanne Kjærholm于1962年共同打造的建筑瑰宝克耶霍尔姆住宅(Kjærholm Residence)为宁静的海滨小镇龙斯泰兹增添了一抹中古现代主义的气息,并通过内外一致的设计语言生动地呈现了Kjærholm夫妇对于家具和空间的理解。
场地原址是一座旧网球场,Hanne Kjærholm的建筑构想以日本传统住宅及其“禅意”的氛围为灵感,通过打造一个具有对称性的网格化梁柱系统,实现了对空间比例、内外环境的衔接以及自然采光等核心要素的精准表达。在面向海岸的一侧,大多数房间都能欣赏到从丹麦一直延伸至瑞典的壮丽景色,与大海和绿色环境建立和谐的视觉序列。
住宅的室内设计由Poul Kjærholm一手打造,事实上,他在1957至1962年间设计的所有家具装饰都是为了这座住宅精心定制的产物,除了确保每个元素都能在符合建筑语言的同时良好的发挥其功能,Poul Kjærholm还通过家具的摆放布局将空间塑造成了一个能够展开日常活动与建立人际关系的场所,实现他作为一名“家具建筑师”的愿景。
具体而言,住宅的功能划分严格遵循梁柱系统,位于西侧的两个入口以厨房为隔,分别通向主卧、儿童房等私密区域和处于中心地带的公共区。其中,跨度为15m的大型起居室涵盖了齐全的社交活动空间,Poul Kjærholm的许多标志性作品——例如PK54 桌子、PK31 沙发以及PK61 茶几等作品都是在此构思完成的,这些定制作品线条简洁且材质考究,诠释了家具与空间这两者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Fritz Hansen、ryosokuin
从Poul Kjærholm亲手打造的自宅可以看出这位家具建筑师对于西方建筑与传统日式风格的深刻理解,在他于1980年因肺癌不幸离世后,丹麦家具公司巨头Fritz Hansen受其子所托,全权负责生产并再续Poul Kjærholm的家具作品与设计哲学。2024年底,Fritz Hansen首次以这位大师的禅宗精神起源为主题,在京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两足院内举办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家具展览。
©Fritz Hansen
当历史悠久的古刹与中古风格的家具相遇,静谧而非凡的质感在空间中产生共鸣,不仅孕育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体验,同时也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两种交织共生的文化。以此为基点,Fritz Hansen首次推出了部分Poul Kjærholm在过去未能投入生产的家具作品,展现其设计哲学的全新面貌。
©ryosokuin
△PK23™ lounge chair
对于Poul Kjærholm来说,认识材料是发挥其美感的第一步。他以工匠精神对待钢材、皮革、藤条等不同质感的材料,将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渗透至实际的制作过程,并利用建筑领域常见的结构模型作为不断调整设计造型的工具,追求严谨、极简且毫不妥协的完美主义作品。
△PK1 Chair
△PK22
△PK20
△PK11
△PK24 Lounge Chair
从美学角度来看,Poul Kjærholm的作品拥有与建筑结构相似的特性,他往往通过特定的空间风格与氛围去定义设计思路,使之呈现出微妙的视觉张力。以荣获年度奖的路易斯安娜座椅为例,这件作品是专为路易斯安娜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新音乐厅定制的,Poul Kjærholm与建筑师和声学家密切合作,研发了由木料编织而成的可折叠造型,与礼堂的空间设计相得益彰。
△the Louisiana Chair
△PK15 Chair
△PK0 A™ Chair
△PK 80
此外,这种奇思妙想的创作灵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并推动了材料工艺技术的发展。Poul Kjærholm于1979年设计的最后一件家具PK15座椅诞生于前往瑞典参观木材工坊的旅途过程中,他在家具工厂内画了一张简单的图纸,并与工人一同尝试使用蒸汽弯曲的工艺处理实木,仅用两块独立的木头便实现了优美的靠背曲线,成功突破了这项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现如今,Poul Kjærholm的儿子Thomas Kjærholm仍在与Fritz Hansen保持合作,延续他的实验性设计精神。
策划:NeiWai
编辑: YouChuan
校对:Ziyu
排版:NingBai
来源:内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