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伴鼾症,无创呼吸机仅对高危患者有益!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1 23:24 2

摘要: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俗称鼾症)的患病率较高。既往一些研究发现,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即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缩小冠脉斑块以及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俗称鼾症)的患病率较高。既往一些研究发现,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即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缩小冠脉斑块以及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近期发布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也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合并睡眠呼吸暂停,应首选无创呼吸机治疗。

然而,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针对3项临床随机研究的事后分析发现,无创呼吸机可能仅能改善高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心血管结局,对低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则可能有害。

该分析涉及的3项研究(RICCADSA、ISAACC和SAVE研究)共纳入3549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无创呼吸机组1778例,常规治疗组1771例。

患者的基线中位年龄为61岁,18%为女性,中位体重指数为28kg/m2,中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25次/小时,中位Epworth评分为7分,发生呼吸事件后的中位心率反应为7.7次/分,中位缺氧负荷为62.5% min/h,前24个月中无创呼吸机的中位治疗时间为3.3小时/晚。

结果显示,中位随访3.1年期间,无创呼吸机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有16.6%和16.3%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分析显示,与非高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相比,在高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更好(交互作用HR=0.69)。在无过度嗜睡(Epworth评分分)及血压正常()的人群中,差异效应更强(交互作用HR分别为0.59和0.54)。

进一步分析显示,无创呼吸机治疗对高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益(与常规治疗相比,校正HR=0.65),对低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则有害(与常规治疗相比,校正HR=1.36;在无过度嗜睡和血压正常人群中,校正HR分别为1.30和1.33)。

高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定义为: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呼吸事件后的心率反应>9.4次/分(最高三分位数),或某一特定血氧饱和度基线与氧降曲线围成区域的总面积与总睡眠时间的比值(低氧负荷)> 87.1% min/h(最高三分位数)。

作者指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由于缺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随机试验证据,目前临床使用无创呼吸机侧重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该研究结果为识别可能会从无创呼吸机治疗中受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提供了一条途径。

该研究中尽管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的总体依从性较低(每晚3.4小时),但仍观察到有利效果,表明研究结果可能适用于真实世界环境。该研究发现,39%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亚组患者(Epworth评分1分,血压)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MACCE减少最明显。

该研究的另外一项分析结果可能也会引起人们的担忧,即无创呼吸机治疗似乎对低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害,至少在无过度嗜睡和血压正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如此。幸运的是,对于该亚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动力已经降低。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亚组患者中,不建议通过使用无创呼吸机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来源:

[1]Cardiovascular benefi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according to high-risk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a multi-trial analysis. Eur Heart J, 05 August 2025

[2]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血管学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与技术分会老年睡眠障碍与心肺血管学组等. 心血管疾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5): 417-432.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5.001.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看原文】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