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作一:不扶任何东西,缓慢坐到地板上(盘坐或你习惯的坐姿都行);
图片来源:网络+自己做的
话不多说,大家一起来测试:
首先,身体直立,站立在平坦地面(最好赤脚);
动作一:不扶任何东西,缓慢坐到地板上(盘坐或你习惯的坐姿都行);
动作二:坐稳后,双手不靠任何支撑站起来。
操作方式看图
左:动作一 VS 右:动作二
接下来,根据以下规则给自己的动作打分:
动作一和动作二评分范围都是 0~5 分;
每使用一个支撑点(手/膝)扣 1 分;
摇晃、站立不稳扣 0.5 分;
根本没办法独立完成计 0 分。
具体评分可以参考下图,不同姿势对应不同分数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两个动作加起来就是最终得分。
算出结果了吗?来投个票吧。
答案晚点揭晓,但可以提前告诉大家一个重要信息:
4 分以下的人,比 10 分的人未来死亡风险高 11.4 倍!
相信在座大多数年轻人都能轻松获得 8 分以上。
但让咱爸妈来做,很多人成绩可能不会很理想。不信,转发给爸妈,让他们试试看。
大家现在心里可能更好奇:一个平平无奇小动作,它到底凭啥能干生死簿的活?
蹲不下、站不起
自然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
每降 1 分,风险暴涨 30% 以上
这个动作学名叫地板坐立测试(SRT)。
它能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安全地评估你的体能,包括肌肉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平衡性等。
图片来源:irasutoya+自己做的
这些能力的衰退与跌倒风险、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及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一项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新研究给出了科学证据:
研究人员分析了 4282 名 46~75 岁之间的成年人的 SRT 评分(所有参与者身体条件都达标,能安全完成动作),并把它们分为 5 组,经过平均 12.3 年的随访发现:
SRT 评分与中老年人的自然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
对,就是文章开头让大家做的这道投票题
快来对答案
分数越低,死亡风险越高
0~4分死亡率 42.1%4.5~7.5分死亡率 20.4%8分死亡率 11.1%8.5~9.5分死亡率 7.0%10分死亡率 3.7%12 年随访期间有 665 名参与者自然死亡,最常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者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和疾病等变量后,结论依然类似:
与 10 分的参与者相比
0~4 分者因自然原因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的风险
分别高出 3.8 倍和 6.0 倍!
更令人震惊的是,参与研究时无法独立从地上站起来的人(也就是动作二得 0 分的人),近一半(49.5%)在随访期间去世了去世了去世了去世了……
图片来源:网络
那 4 分以上的人就没事了吗?
当然不!
冷酷的考官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到满分或优秀( 8分)的人!
4.5~7.5 分的人也很苦自然死亡风险增加 2.23 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3.25 倍,而且:
SRT 评分每下降 1 分
自然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分别增加 33% 和 31%!
图片来源:网络
老天鹅!谁敢想毕了业还能体验被分数支配的恐惧,这次可真是丢 1 分都要命的那种!
不过研究人员也总结了 0~4 分参与者的共同特质(敲黑板划重点了):
肌肉力量弱、体脂过高
身体柔韧性降低、静态平衡能力差
这些特质可能导致跌倒风险变高、易受伤、运动量减少等,形成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肌肉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支持身体的各种运动,保持平衡、维持关节活动的稳定。
咱爸妈 50 岁后,会进入肌肉加速流失阶段,行动不便、跌倒损伤也会接踵而至。
图片来源:网络+自己做的
但别慌,肌肉力量、平衡性、灵活性都可以练出来。
跟丁香学习 2 个小秘诀,分数嘎嘎提升,秒杀同龄人不是梦。
推荐 2 个提分秘诀
中老年朋友们想延寿请这样做
秘诀很简单,两个字:吃和练。
➊补够蛋白质和维生素 D、B 和钙
首先咱们要知道,年纪越大,身体对蛋白质和维生素 D 越挑剔。年轻时随便吃点也能凑合,年纪大了就得吃够、吃对。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肌肉大楼的「砖」,老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大概得吃 1.2~1.6 克蛋白质。
如 60 公斤的人一天得吃 72~96 克蛋白质,牛奶、鸡蛋、豆腐、鱼、肉,分到三餐吃,每顿保证 25~30 克效果最好。
维 D 也是维持肌肉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维 D 吃够了,老年人的大腿力量更稳,跌倒风险也会降低(具体怎么补可以看这篇冬天千万要提醒爸妈补这种营养素,不然你们会后悔的!)。
钙和 B 族维生素对骨质和神经传导很重要,深绿叶菜、豆制品、坚果和海鲜每天也要适量吃。
图片来源:网络+自己做的
➋ 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性训练
光吃不练,肌肉没地儿去。
很多大规模研究都提醒我们:力量训练是最有效的「逆龄法宝」。
一周练 2~3 次,坚持 3 个月,力量能提升 2~3 成。
不是只有去健身房才算做力量训练,家里用弹力带、矿泉水瓶、椅子也能随时练起来。
力量训练一坐到站
找张稳当的椅子,坐下再站起,做 10~15 次,练大腿。
力量训练二墙推
双手推墙,当俯卧撑练,练胸和胳膊。
力量训练三拉弹力带
弹力带固定在门把手上,两手拉,练后背和肩膀。
需要注意的是强度别太小,有点费劲才有用,最好能做到「再多来 1~2 个就真做不动了」。
很多人没意识到,平衡感也是可以练的,而且越练越稳。
最简单的练法同样也是随时随地就能开始(尽量确保地面平整光滑、光线充足且近处就有可以抓握的固定点):
平衡训练一单脚站
扶着桌子或墙,一条腿抬起来,坚持 10~30 秒,左右轮流站立。
平衡训练二倒退走
在走廊里或者屋里(平坦开阔安全的地方)慢慢往后走,锻炼身体对不熟悉动作的应对能力。
平衡训练三侧向跨步
左右侧跨几步,同时保持核心稳定不闪腰,模拟走路时突然避让。
太极、八段锦、瑜伽这类带点放松又讲究重心转移的运动,对提升平衡和柔韧性也很有好处,可以鼓励爸妈多做做。
刚开始锻炼时最怕受伤、摔倒,所以一定要提醒爸妈:
① 每次运动前后都热身和拉伸,别嫌麻烦;
② 不追求多快多重,姿势标准最重要;
③ 年纪大、走路不稳的人,最好有家人在旁协助;
④ 有基础病的人可以先跟医生、康复师聊聊,他们的「运动处方」可能更适合我们。
这 6 个动作闲着没事多练练, 6 周就能初见成效。
坚持半年,上下楼、提东西、走路都能感觉稳当不少。
收藏本文,到时再测,小小 8 分必定轻松拿下!
看完了别愣着
赶紧转发给 45 岁以上的亲友
8 分以下都抓紧练起来
这可是真·延年益寿的不老秘诀
本文合作专家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Araújo Claudio Gil S, De S e S C G , Jonathan M ,et al.Sitting–rising test scores predict natural and cardiovascular causes of death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men and women[J].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025.DOI:10.1093/eurjpc/zwaf325
[2] 中国营养学会. (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策划制作
策划:沙棠 | 监制:Feidi
插图:见图注 |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来源:Sinocare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