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红极一时的电视机品牌,认识半数的已拿退休金了,你认识几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7-16 09:15 1

摘要:先说“华夏第一屏”北京牌。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造出第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木质外壳、圆弧形屏幕,往家里一摆,比现在的红木家具还体面。后来我见过老照片,邻居们搬着椅子围在它跟前,小孩挤在最前面,大人站在后边踮脚,屏幕里雪花点还没散尽,大家就开始乐——那是属于一

现在家里的电视,开机率越来越低了。

但每次路过客厅那面挂着的大屏,总会想起小时候——

搬着小马扎挤在邻居家看《西游记》的夏天,

全家人围在14寸黑白电视前等《新闻联播》的傍晚,

还有爸爸托人找关系才买到的第一台彩电,外壳上的品牌logo擦得锃亮。

那些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机品牌,你还能叫出几个名字?

认识半数的,可能已经拿退休金了。

八十年代的中国,电视机是“三大件”里的“大件”。

那时候买电视,不是有钱就能随便买,得凭票、托关系、排大队。

先说“华夏第一屏”北京牌。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造出第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木质外壳、圆弧形屏幕,往家里一摆,比现在的红木家具还体面。后来我见过老照片,邻居们搬着椅子围在它跟前,小孩挤在最前面,大人站在后边踮脚,屏幕里雪花点还没散尽,大家就开始乐——那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仪式感。

上海的飞跃牌,是性价比之王。1972年,上海无线电十八厂造出23厘米黑白电视,后来又做彩电,价格比进口货实在,质量却一点不输给洋牌子。我二姨家的飞跃电视用了十多年,外壳都磨出包浆了,换个零件还能接着看,现在还搁在老房子里当“古董”。

陕西的黄河、海燕、如意,被当地人称为“三大金刚”。黄河是西安黄河机械厂造的,九十年代前家家以有台黄河为荣;海燕的名字听着温柔,可当年销量一点不含糊;如意最可惜,原本是“三线”工厂军转民的产物,后来却落得个“不如意”的结局。

还有乐华,1982年成立的老厂,九十年代彩电出口量全国第一,后来还造出中国第一台纯平面彩电,敢和索尼叫板。厦华更猛,1985年就搞出等离子电视,广告语“有了厦华等离子,真想再活500年”,现在听着有点夸张,可当年谁家里摆一台,那绝对是整条街的焦点。

南方的西湖、熊猫、黄山,也各有故事。杭州的西湖电视,80年代销量火爆,后来西湖电子退出传统电视产业,这牌子就成了一代人的乡愁;南京的熊猫,名字讨喜,很多家庭的第一台彩电就是它;合肥的黄山牌,我家第一台电视就是它,那时候买黄山得找关系拿票,25频道还收不到——现在说起来,80后的安徽人都懂。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进口电视开始走进中国家庭。

那时候能有台进口彩电,比现在开辆豪车还风光。

日立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合资电视企业,1981年成立的福建日立,生产的彩电是“进口货”的代名词。谁家有台日立,邻居来串门都得夸两句“这颜色真正”,主人家嘴上说“也就那样”,脸上的笑却藏不住。

东芝的品质,当年是“靠谱”的代名词。百年历史的老厂,画质细腻、耐用,很多家庭的第一台彩电就是东芝,用了十年八年还没修过。后来东芝财务出问题退市,听到消息时,我妈还念叨“咱那台东芝要是留着,现在也是古董了”。

松下的等离子,夏普的液晶,索尼的画质,都是当年的“技术流”。松下的等离子电视,色彩饱满得像能滴出水来;夏普被称为“液晶之父”,屏幕透亮得能当镜子照;索尼的彩电,连修电视的师傅都夸“电路设计得巧”。

还有飞利浦的显像管,无锡红梅牌用的就是进口菲利普显像管,那时候“红梅十四吋”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宝贝。

现在的电视,屏幕越做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可开机率却跌到30%。

手机、平板、投影仪,分走了太多注意力。

但那些老电视的牌子,依然刻在记忆里——

是爸爸蹲在地上调天线的背影,

是妈妈用软布擦屏幕的仔细,

是全家抢遥控器的笑声,

是暑假里《西游记》的主题曲一响,连饭都顾不上吃的急切。

它们不仅是一台台电器,更是我们和父母、和童年、和那个物质不那么丰富却充满期待的时代,最直接的连接。

你家第一台电视是什么牌子?

那些年和你一起挤在电视前的人,现在还常联系吗?

来源:柚柚时尚手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