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丨碳市场碳金融月报(2025年7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2 07:02 1

摘要:截至2025年7月末,欧盟碳市场(EU ETS)碳价72.06欧元/吨,较上月末上涨了5.68%。中国全国碳市场方面,7月CEA总成交量1166.4226万吨,总成交额为85506.1706万元,分别环比下跌了26.57%和25.33%。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综合

碳市场,碳金融,碳足迹

一、市场概况

截至2025年7月末,欧盟碳市场(EU ETS)碳价72.06欧元/吨,较上月末上涨了5.68%。中国全国碳市场方面,7月CEA总成交量1166.4226万吨,总成交额为85506.1706万元,分别环比下跌了26.57%和25.33%。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综合收盘价为72.48元/吨,环比下跌2.05%。首批三场单向竞价交易完成,总成交量13万吨,总成交额977.15万元。中国地方碳市场方面,7月地方碳市场整体成交量合计为162.0501万吨,成交额合计0.6319亿元,环比分别上涨了57.60%和22.62%。交易量上,7月广东碳市场是成交量最大的市场,其次为深圳碳市场;上海、天津、福建和重庆碳市场7月成交量未超过1万吨。成交价方面,7月成交均价最高的是北京碳市场,为111.29元/吨;最低成交均价出现在福建碳市场,为24.67元/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方面,截止2025年7月末,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有87个减排项目完成项目公示,共有9个项目完成减排量登记,登记减排量合计948.2312万吨;2025年7月,CCER成交量26.6514万吨,成交额2306.2527万元,成交均价86.53元/吨。

二、政策跟踪

(一)国际动态方面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气候法》修订案,设定到204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90%的目标,并将引入碳信用额度、永久性碳清除技术等机制。

•加纳成为首个在《巴黎协定》第6.2条下完成碳信用交易的非洲国家。这一交易让加纳成为非洲首个、全球第二个根据《巴黎协定》第6.2条完成碳信用交易的国家。减排量来源于“加纳农村转型炉灶项目”。

(二)国家政策方面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共同发挥引领作用,推进可持续发展,强化务实行动,加强在能源转型、气候适应、甲烷排放管控、碳市场、绿色低碳技术等领域双边合作,协力推动各自绿色低碳转型进程。

(三)地方政策方面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标准体系和统计核算体系,重点领域甲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指引》,鼓励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大型活动碳中和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碳减排市场机制 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若干措施》,丰富碳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碳金融实践

云南首笔共享储能项目“碳减排+ESG”双挂钩贷款落地;湖北省首笔“碳排放权+排污权”质押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在黄石落地;湖南省首笔湘林碳票质押项目贷款落地花垣县;重庆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落地;山东首单碳普惠交易落地冠县;哈尔滨银行落地哈市首笔“碳排放+碳信用”联动挂钩贷款;黑河市首例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

四、碳足迹

(一)国际动态

欧盟方面,本月欧委会继续推进此前的综合简化“一揽子”提案:22日,欧委会发布《环境综合提案》征求意见稿:计划在不削弱相关环境目标的前提下简化工业排放、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规;30日,欧委会正式通过《中小企业自愿标准》(VSME),为未纳入《企业可持续报告质量》(CSRD)强制范围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套统一、可比且简化的ESG披露框架,作为中小企业价值链信息披露的合理上限。

(二)国家动态

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通知》旨在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通知》附件提出了重点试点措施包括,包括支持开展绿色低碳国际领域合作、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开展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认证,建立认证产品溯源机制;鼓励环境产品和服务进出口,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

此外,国家市监总局、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三部门近日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第一批)》,涉及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含粗钢)等12类产品的17项认证目录。该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三)地方动态

河南、银川、苏州等在本月先后发布了地方的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碳足迹管理工作方案等。各地方工作方案均聚焦本地特色产业,并将碳足迹要求融入多领域政策,形成合力,并鼓励与绿色金融、公共采购等制度工具进行衔接,推动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