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虽然来势汹汹,但毋需过度担心,毕竟更大的危机可能才刚刚开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2 07:31 2

摘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发布了警告,基孔肯雅热疫情正在全球扩散,呼吁各国加以防范。在今年夏天,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5万人感染此病。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是基孔肯雅热疫情最为严重的区域,截至目前累计确诊病例超过数千例,当地政府已经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 一张图了解基孔肯雅热

在最近,不少广东人耳边都会出现一个陌生的词汇,基孔肯雅热。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发布了警告,基孔肯雅热疫情正在全球扩散,呼吁各国加以防范。在今年夏天,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5万人感染此病。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是基孔肯雅热疫情最为严重的区域,截至目前累计确诊病例超过数千例,当地政府已经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01

疼到变形

尽管许多人是第一次听说基孔肯雅热,但是在医学界,它并不是一个新疾病,它是由一种病毒感染产生的。

大部分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的患者,都会经历持续高烧、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重病患者甚至面临着心肌炎、急性肝损害、脑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关节痛是基孔肯雅热最突出的特征。根据世卫组织的资料,基孔肯雅热感染所导致的关节痛会使患者身体虚弱,一般会持续几天,但也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

可查看基孔肯雅热引发的皮疹和慢性关节炎(来源:felixmoronta.pro&nhmrc.gov)

就和大部分病毒疾病一样,目前人类也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专门药物。世卫组织建议对患者使用退烧药和止痛药,以缓解发热和关节痛等症状。

△ 目前全球已经有两款基孔肯雅病毒疫苗问世,但还没进入广泛应用阶段,我国也尚未批准使用(来源:medscape.com)

不过庆幸的是,虽然基孔肯雅热来势汹汹,但几个特点注定它很快就能过去,不会造成类似新冠一样的剧烈影响。

首先就是基孔肯雅病毒不是人传人;其次基孔肯雅热虽然让人痛不欲生,但真实的致死率极低,通常低于0.1%;最重要一点是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并且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不过伴随着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兴起,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更需要我们重视,这就是蚊子。

△ 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当蚊子的口针刺入人类的皮肤后,病原体(病毒或寄生虫)会通过蚊子的唾液进入宿主的血液中(来源:gifdb.com)

02

越来越多的蚊子,越来越多的流行病

导致基孔肯雅热传播的罪魁祸首是蚊子,更准确一些,是伊蚊。

常见咬人的蚊子有三大类,分别是按蚊(Anopheles)、库蚊(Culex)和伊蚊(Aedes)。雌蚊为了刺激产卵,就会吸食动物血液。而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介体就是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尤其是以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为主。

△ 记住它们,就是它们在咬你!(来源:healthgenie.in)

伊蚊的叮咬主要发生在白天,尤其是清晨和傍晚,这个特性限制了蚊帐的防护作用。更为可恶的是,伊蚊不仅传播基孔肯雅热,还是登革热、黄热病和寨卡病毒的宿主。而这几种疾病在初期临床表现很类似,很容易增加误诊的风险。

大多数伊蚊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30℃之间,而白纹伊蚊的适应性更强,它可以在7℃-31℃之间生存。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止是伊蚊,那些咬人的蚊子活动范围都有明显的扩散区域,就比如原本我国北方蚊虫很少的区域,如今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蚊子。

这就意味着,由蚊子传播的流行病,也会越来越多地在全世界的温带和寒带的都市中爆发。未来在夏季,很可能是蚊媒疾病会轮流爆发:一波基孔肯雅热,一波登革热,一波寨卡病毒,一波疟疾……

△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72.5万人因蚊子叮咬而死亡(来源:mdpi.com)

或许每一次流行病的规模都不大,致死率也有限,但每年夏天来一次由蚊虫叮咬造成的疫情,也足以让人类应接不暇了。

而且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仅让南方的蚊子北上,更加让本地的蚊子世代更替得更快。蚊子从卵到成虫的时间,受到室温的直接影响。

20℃时候大约需要19天,25摄氏度需要11天,30℃需要7天,35℃需要5天。尽管高于35℃,蚊子卵发育后死亡率会明显提高,但毕竟目前大部分地区夏季平均气温还没有持续在35℃以上,这就注定蚊子的数量要比过去增加了。

科学家推测,在未来20年左右,全球陆地气温会比2025年再增加1℃,原本很多蚊子较少的区域,比如北欧、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也将成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活动区域。在蚊子面前,人人平等。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于两种伊蚊适宜生存温度区域的预测,不同颜色表示蚊子适宜生存的持续时间。按照预测,到2050年几乎所有国家都会出现伊蚊的身影(来源:askabiologist.asu)

03

艰巨的战争

即使没有传播各种各样的流行病,蚊虫的嗡嗡声和叮咬也足够烦人了。想要阻断蚊媒疾病,最关键的措施就是灭蚊防蚊。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防蚊化学成分有3种,分别是避蚊胺(DEET)、埃卡瑞丁(Icaridin)、驱蚊酯(IR3535)。其中以DEET最为常见,虽然对于这种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存在一定争议,但只要是合理的使用,它依然是非常安全有效的蚊虫驱虫剂。

△ 如果要达到基础防蚊效果(5-6小时),DEET浓度需要达到30%,Icaridin和IR3535则需要达到15%(来源:askabiologist.asu)

而除了防蚊,灭蚊同样很重要,尤其是对蚊子幼虫孑孓的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快及时的清理积水,在水池中引入捕食孑孓的生物,及时的清理垃圾。

这几年各国用生物防治蚊子的尝试也有很多,比如利用沃尔巴氏体等微生物干扰蚊子的繁殖,或者用基因改造过的蚊子引入蚊群,使蚊子“不孕不育”。

不过鉴于蚊子的习性和特点,我们只能尽量减少它们的出现,却很难真正地彻底根除它们。

恰恰相反,由于气候变暖和它们强大的适应能力,在我国的夏天,没有哪个地方真正能阻止蚊子的“进攻”。

△ 孑孓(jié jué) 无飞行能力,只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生活在静止、有养分、有遮蔽处的水域。消灭孑孓也是消灭蚊子的重要环节(来源:entomologytoday.org)

曾经只流行在南方区域的登革热,如今也已经打破了地理的屏障,在我国北方也出现了病例。这也意味着即使目前没有出现基孔肯雅热的区域,也需要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蚊虫的灭杀。

而面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更多蚊媒流行病,做好个人防护是一切其他措施的基础。

作为杀死人类最多的动物,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和蚊子的战争。清理一盆积水、安装一面纱窗、使用一次驱蚊剂……都会让我们更安全。

撰文:河边的卡西莫多|审校:Ziv

参考资料: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的通知. https://www.nhc.gov.cn/ylyjs/gzdt/202507/c592a4f82dd7405e9be5302e4147c0c7.shtml

[2] WHO. Chikungunya.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chikungunya-epidemiology-update-june-2025

[3] Staples JE, Fischer M. Chikungunya virus in the Americas—what a vectorborne pathogen can do. N. Engl. J. Med. 2014, 371 (10): 887–9. doi:10.1056/NEJMp1407698.

[4] Caglioti C, Lalle E, Castilletti C, Carletti F, Capobianchi MR, Bordi L. Chikungunya virus infection: an overview. The New Microbiologica. July 2013, 36 (3): 211–27. PMID 23912863.

[5] Definition of Chikungunya. www.merriam-webster.com.

[6] Liu Z, Zhang Q, Li L, He J, Guo J, Wang Z, Huang Y, Xi Z, Yuan F, Li Y, Li T.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dengue virus transmission by Aedes mosquitoes.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3 Sep 21;13:1242173. doi: 10.3389/fcimb.2023.1242173. Erratum in: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3 Oct 24;13:1320461. doi: 10.3389/fcimb.2023.1320461. PMID: 37808907; PMCID: PMC10552155.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