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生态”出海探索“深潜”模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2 08:00 1

摘要:欧洲市场的变化体现了中国汽车出海的加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75.2%。可喜的不仅是数量增长,更是出海模式的转变。中国汽车正从“产品出海”逐步转向“生态出

本报记者 赵语涵

刚刚出炉的7月销量榜显示,比亚迪在英国、德国两大标志性市场销量超越特斯拉。这已不是首次反超,今年4月,比亚迪首次在欧洲市场超越特斯拉。

欧洲市场的变化体现了中国汽车出海的加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75.2%。可喜的不仅是数量增长,更是出海模式的转变。中国汽车正从“产品出海”逐步转向“生态出海”,探索“深潜”模式。

中国新能源品牌建立存在感

一向被认为是“硬骨头”的欧洲市场,正在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不懈努力下出现新势头。

今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根据英国骏特商务咨询公司数据,比亚迪4月在欧洲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7231辆,同比增169%,首次超越此前多年领跑的特斯拉,该品牌4月销量为7165辆,同比下降49%。“两家公司销量差距很小,但其象征意义甚大。”在骏特商务咨询公司全球分析师费利佩·穆尼奥斯看来,这是欧洲汽车市场的转折点。

事实证明,比亚迪的超越并非“昙花一现”。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市场上夺得新能源汽车销冠。最新的7月销量榜上,比亚迪在英国、德国两大市场销量分别达3184辆、1566辆,其中德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近390%。

一个相对陌生的中国品牌进入欧洲市场有多难?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坦言,初闯英国市场时,品牌毫无知名度,大经销商集团合作意愿低,经销商融资也面临很多挑战。“我们只能一次次拜访经销商,跑遍多家银行‘磨’出授信,还跟经销商共创本地化营销方式,经销商门店渐渐从个位数发展到如今的几十家。”

与国人喜欢中大型家庭用车不同,欧洲市场青睐兼具品质和性价比的小车,比亚迪推出的海鸥、海豹、ATTO 3(国内为元PLUS)等车型正切中这一需求。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智能化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也逐步打开了市场。比亚迪、小鹏、零跑等中国新能源品牌渐渐在欧洲市场跑出存在感。

上半年新能源车出口超预期

欧洲市场掀起变革序章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出口、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5.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01.1万辆,同比增长71.3%。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插电混动和混动出口成为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出口表现较强,成为商用车新能源车出口亮点。北方工业大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车企掌握核心技术,依托强大的产业链,能够实现零部件成本大幅降低。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比出口量增长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汽车出海的模式也正在发生跃迁,从单一的整车出口转向深耕全球化的生态出海。

7月,比亚迪在巴西本土生产的首辆汽车缓缓下线,标志着该品牌巴西乘用车工厂投用。这家工厂用于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型,规划产能15万辆,预计为巴西本地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比亚迪还将携手多家本地供应链伙伴,构建本土化的产业协作模式。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正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比亚迪、上汽、广汽、奇瑞、长城等车企纷纷在海外设立工厂,涉及东南亚、俄罗斯、南美、非洲等多地。

近年来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也在积极探索生态出海。小鹏汽车今年7月宣布首个海外本地化生产项目在印尼落地,首台印尼当地生产的小鹏X9已交付印尼车主。通过与跨国车企斯特兰蒂斯合资成立国际公司,零跑汽车加速全球化发展,已在海外开出超600家门店。

全球化市场辽阔,但竞争也更加残酷。处于生态出海起步阶段的中国汽车产业仍面临挑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民认为,出海车企首先要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文化习惯和法规体系,强化汇率波动风险、合规风险、质量风险等风险管控;同时构筑韧性生态,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构建全球化的服务生态体系。

业内人士提醒,出海过程中,中国车企要警惕“内卷外溢”,宁可步子慢一点,也不要为追求短期销量而损害品牌形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