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移栽正当时:掌握这个时间点移栽,让你的韭菜越长越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2 08:43 3

摘要:它以食用鲜嫩的叶片和叶鞘为主,营养价值丰富,风味独特,特别是春秋两季品质更佳,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通过食用韭菜,能促进人体机能改善,促进肠道消化。

韭菜,适应能力强,全国各地都能栽培,是原产我国的多年生宿根蔬菜。

它以食用鲜嫩的叶片和叶鞘为主,营养价值丰富,风味独特,特别是春秋两季品质更佳,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通过食用韭菜,能促进人体机能改善,促进肠道消化。

目前,我国主要的韭菜栽培方式分为分株移栽,即把老根分出来的根进行移栽,还有就是种子播种,即利用种子进行直播,再育苗移栽。

随着进入8月,各地温度的逐渐降低,前期播种的韭菜种子,就要进行移栽,选择合适的移栽时间点,充分准备,科学管理,就能让韭菜越长越粗,错过就只能等明年。

韭菜的移栽,要根据韭菜播种期的早晚、秧苗的大小和温度降雨决定时期,过早和过晚都无益植株的成长。

播种期早晚。韭菜播种,最关键的就是温度,种子适宜发芽的温度是15-18℃,幼苗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2℃,播种过早,幼苗的生长速度缓慢。

3-4月播种的韭菜种,6月中下旬至7月初就能移栽;5-6月播种的韭菜种,9月中下旬就能移栽;秋季播种的韭菜种,第二年4月就能移栽。

秧苗大小。正常情况,当韭菜的幼苗苗龄达到100-120天,植株高度达到18-20厘米,就能移栽。

苗龄过大,移栽过程会受损伤,缓苗期延长,后期分蘖能力减弱;苗龄过小,抗逆能力弱,会被杂草压制长势。

温度降雨。韭菜的移栽,总的原则要选择温度和降雨合适的时期,避开高温高湿的栽培季。

温度过高,新移栽的幼苗叶片蒸腾作用旺盛,植株的水分蒸发速度快,容易失水枯萎;土壤的水分含量大,湿度过高,透气性低,不利新根的深扎和延伸拓展。

移栽韭菜前,要先选择种植田块,再精耕细耙,接着就是选择壮苗,进行移栽。

整地施肥。选定种植田块,前茬作物收获完,要先深耕,南方多雨采取高畦移栽,北方干旱采取平畦栽培,能有利根系的发育。

因韭菜耐肥性强,移栽前,要先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质丰富的农家肥为主,如猪鸡牛粪,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

选择壮苗。移栽选择的韭菜苗的优劣,决定着缓苗期的长短和植株的长势,以植株长势茁壮,根系多且发达,无病虫害的为优。

这样的韭菜苗移栽完,就能快速适应环境,进入旺盛生长期,获得高产优质;相反,若秧苗细弱,移栽完缓苗期长,病虫害问题突出。

起苗移栽。移栽前1-2天时间,要浇1次水,能使土壤相对疏松,有利起苗,避免起苗过程,损伤根系。

起出的韭苗,要先把须根的末端剪除,保留5-6厘米的长须根,并剪除长的叶尖,保留8至10厘米的长叶片,能降低水分的蒸发,维持植株的平衡,加快缓苗速度。

移栽韭菜过程,要控制密度,移栽完还要开展水分和养分管理,并制定正确的收获策略。

调控密度。韭菜想要实现稳产高产,根据栽培方式和品种的分蘖能力强弱,合理调控种植密度的大小是关键。

密度适宜,通风采光良好,就越能高产。分蘖能力弱,植株直立性强的,要适当增大密度,分蘖能力强,植株直立性差,呈披散状的,要调低密度。

水分管理。新栽种的韭菜苗,要及时浇灌定根水,目的是促使根系和土壤紧密贴合,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过10几天时间,缓苗后,新根扎稳,新叶长出来,就要再浇灌,遇到频繁降雨,韭菜田的排水不畅,就要及时排水,避免雨水积滞,损害根系的成长。

10月以后,保持地面不干就行,12月初浇灌封冻水,把水分截留在土壤内,以供植株越冬期吸收利用。

养分管理。韭菜越冬能力的强弱,同植株长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紧密相关,冬前的养分管理是关键,秋季要每隔2周,兑水冲施1次尿素,长势旺盛,就不用追肥。

收获策略。刚移栽完第一年的韭菜,关键的重点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植株茁壮,即开展养根壮棵。

因此,移栽完第一年都不收获,这样植株吸收和制造的养分,都能运输至根茎部位,能为新年度韭菜丰收奠定基础。

来源:花开陇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