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共青团:党建带团建 绘就“青春同心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2 08:48 2

摘要:党建带团建,推动共青团工作提质增效。一直以来,运城市夏县县委充分发挥“定向领航”核心作用,将团建深度融入党建全局,构建“党委抓总、团委落实、全域联动”的制度框架;将团建纳入党建评价体系,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青年思想引领、就业创业、基层治理等问题,

党建带团建,推动共青团工作提质增效。一直以来,运城市夏县县委充分发挥“定向领航”核心作用,将团建深度融入党建全局,构建“党委抓总、团委落实、全域联动”的制度框架;将团建纳入党建评价体系,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究青年思想引领、就业创业、基层治理等问题,形成“党建有部署、团建必落实”的联动格局。同时,统筹组织、宣传、教育等部门资源,支持共青团组织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建设、服务青年等工作,以服务“一园三区两福地”为导向,将共青团工作与县域发展战略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闭环响应,推动团县委工作稳居全市第一方阵,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在此引领下,团夏县县委始终以党建带团建为总牵引,深耕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服务青年、建功大局四大领域,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有特色的实际举措,让青春力量在夏县“一园三区两福地”建设中迸发蓬勃生机。

让理想信念融入青春血脉

暮色中的夏县堆云洞革命旧址,一场特殊的“三代对话”正在上演——老党员抚摸着泛黄的革命史料,讲述嘉康杰等先烈的斗争故事;团员和青年围坐一起,用情景剧再现当年的峥嵘岁月;少先队员举起小拳头,稚嫩的誓言在山谷间回荡……这是夏县共青团 “党带团、团带队”沉浸式教育的生动场景。

“思想的扣子要从一开始就扣好。”团夏县县委始终把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青年听得懂、能领会的“青春话语”。

依托少先队、团组织及各类青年组织的宣传引领,夏县近10万名青少年积极参与 “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线上团、队课,持续汲取思想养分,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青年讲师团成员走遍城乡,用《五月的鲜花》《把奋斗写在党旗上》短视频、情景剧等年轻化表达,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进青年心坎里。近年来,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等主题宣讲300余场,青年们在互动问答中深化理解,在案例分析中凝聚共识。

创新“老党员讲初心、团员谈感悟、队员话理想”的代际传递机制,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40余名参与者讲述堆云洞红色故事、航天精神,让理想信念在互动中扎根。

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长。“石榴籽一家亲——晋疆少年手拉手”夏令营里,新疆小朋友与夏县少先队员共绘民族同心圆;“晋蒙青少年手拉手”活动中,两地青少年“云端”上分享家乡特产,在互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在航天科普活动中,党员干部、航天工作者与少先队员围坐畅谈,科学梦想与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共同发芽。

锻造青春奋进坚实堡垒

“从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获奖,到带领队员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让我懂得了如何当好孩子们的引路人。”夏县四董小学教师张盼的成长,印证了团县委强化队伍建设的成效。

团夏县县委以组织改革为突破口,让共青团的“神经末梢”充满活力。全县中小学、村(社区)少工委实现全覆盖,学校党组织书记兼任少工委主任成为标配;少先队辅导员岗前培训、技能大赛常态化开展,多名教师在省、市级赛事中获奖。

“两企三新”领域团建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团夏县县委摸排建立12个非公企业、新兴领域团组织;“智慧团建”系统精准管理,发展新团员1573人;“三会两制一课”制度的落实让团内生活焕发生机。

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环环相扣。236名优秀少先队员通过“推优入团”戴上团徽徽章,126名团员被推荐入党,育人链条无缝衔接;“五四”“六一”期间的规范化仪式教育,让“先进性”成为青春最亮的底色;团干部队伍建设同样扎实,“青马工程”培训班里,400余名团干部在党的创新理论、团务知识培训中淬炼成长;述职评议制度更让“责任清单”变成“成绩单”。

此外,青年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蓬勃发展。8场 “界别联动”,让企业家、教师、医生等青年群体跨界交流;“青联思享汇”上碰撞出思维火花,“青”字号品牌逐渐成为凝聚青年的强磁场。

做青年最坚实“娘家人”

“团组织就是青年的‘娘家人’,青年有什么需求,我们就有什么行动。”这是夏县团干部常挂在嘴边的句话。近年来,团县委始终坚持“心系青少年、心向青少年”的工作理念,聚焦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急难愁盼,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为青年排忧解难。

“白天上班没时间充电,青年夜校成了我的‘充电站’。”每周四晚上,青年李祎鑫都会准时出现在夏都体育中心,跟着教练学习八段锦。截至日前,团县委针对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学艺”需求,开办了4期青年夜校,设置瑜珈、舞蹈、非遗等10类课程,吸引200余人次参与,成为服务青年的“暖心地标”。

从“面对面”解难题到“手拉手”送温暖,团夏县县委的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每年举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推动租房购房、数字安全等青年诉求纳入提案;青年联谊活动为单身青年搭起交友桥;200余次走访慰问中,团干部的脚步踏遍全县各乡镇,为困难团员、留守儿童送去生活用品;争取17.1万元希望工程资金,让38名困境青少年圆了求学梦;150份健康守护礼包让乡村老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此外,青春防线为成长保驾护航。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的模拟法庭上,“小法官”的严肃审判让人印象深刻;法治公园里,防溺水、防性侵的漫画墙前总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联合公检法司开展20余场“法治进校园”活动;100余场“青春自护”教育活动织密安全防护网。

显担当写答卷助力县域发展

“15万元‘青创贷’,让我的药材收购计划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返乡青年胡张恒的创业故事,是夏县共青团激活青年动能的缩影。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夏县共青团围绕“创业福地”建设,搭建企业青年人才培养平台,成立“青年创业就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青年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联合邮储银行推出“青创贷”,为创业青年解决资金难题。几年来,“青创贷”已为82名创业青年发放贷款1154万元,带动“模块化智能无人作业车”等项目在市级创业大赛中获奖,帮助一批批青年实现了创业梦想。

在乡村振兴战场,青年主播走进田间地头,8场“青耘中国”直播助农累计点赞数23212次,2000余万次的视频播放量让“夏都四贵”“夏县十宝”等特产通过屏幕走向全国;10场电商培训培育出的30余名农村主播,让田间地头的收成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志愿服务是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方式。近年来,1600余人次志愿者活跃在书法艺术节、足球邀请赛等活动中,近3000小时服务时长绘就 “志愿红”风景线;围绕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500余名青年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河小青”累计清理垃圾2000公斤,50余名青年义务植树为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添绿,少先队员组成的环保小队用稚嫩双手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青春护苗 七彩假期”托管班解决了200余个家庭的看护难题,大学生志愿者带来的趣味实验、党史小故事,让孩子们直呼“比游乐场还好玩”。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夏县共青团积极搭建引才育才平台,为县域发展集聚青年人才。近年来,852个“返家乡”岗位吸引武汉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学子来夏县实习;在重点高校、企业成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对接多所高校“三下乡”团队实习调研,使校地合作的“人才桥”越搭越宽;数十名优秀青年的典型事迹通过宣传片传遍城乡,榜样力量引发青春共鸣,激励广大青年砥砺奋进、挺膺担当。

“让每一份青春力量都能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从思想引领到组织建设,从服务青年到建功立业,夏县共青团以党建带团建为轴心,画出最大“青春同心圆”。如今在夏都,青年们正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担当,在县域发展的舞台上书写青春答卷。(本报记者 李云霞)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