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流大学跨学科培养科技人才:动因、策略与启示

360影视 2024-12-17 19:25 4

摘要:当今世界,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进步通常发生在学科交叉的边界,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性挑战也往往同时涉及多个知识领域,亟需具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科技人才。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的“服务站”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器”,肩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以跨学科教育培

当今世界,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具有颠覆性的技术进步通常发生在学科交叉的边界,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性挑战也往往同时涉及多个知识领域,亟需具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科技人才。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的“服务站”和科技创新的“动力器”,肩负着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以跨学科教育培养科技领域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识。本文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学院四所英国一流大学为例,通过考察英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培养科技人才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提供有益借鉴。

动因

英国一流大学跨学科培养科技人才的动因源自三个方面。

一是现代社会对具有跨学科素养科技人才的诉求。2022年,英国研究与创新署发布了最新的五年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其中,将激励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战略规划的优先事项,拟从新兴研究趋势、多学科方法中抓住机遇推进前沿科技创新,旨在推动英国成为“全球科学大国”和“创新型国家”。

二是政府对高校开展跨学科教育的政策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在国家层面重视跨学科教育,并为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促进跨学科人才储备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各学科研究委员会通过不断资助更多的跨学科训练项目提高下一代研究者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三是理论指导下科技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向。无论是知识生产模式II还是三螺旋模型都洞察到了知识生产方式变革下对问题解决能力要求的新特征,为应对这一特征带来的人才培养方式新转向,英国一流大学积极开展跨学科培养科技人才的实践探索。

策略

在具体的实践措施上,英国一流大学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行动策略。

首先是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校园氛围服务跨学科教育战略。多元化、个性化的校园氛围为提升科技人才的跨学科素养提供了包容性的文化空间,同时,开展跨学科教育、培育跨学科素养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列入四所高校的战略规划之中。

其次是基于学科交叉创设深度融合的综合课程体系。英国一流大学纷纷设置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考。剑桥大学的课程体系强调文理渗透、跨学科组合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在课程安排中注重人文艺术类与自然科学类的相互补充与平衡。

再次,鼓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促生跨界培养共同体。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英国高校开展跨学科培养科技人才实践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在实践中培养科技人才的跨学科整合技能,为此,英国高校采取多种类型的合作形式,跨界构建培养共同体。

最后,打破制度藩篱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组织支撑。跨学科组织不仅为跨学科学习与研究活动提供了公共空间和实体平台,也消弭了以单一学科为基础形成的院系制度区隔。研究所关涉的四所英国高校,存在独立型、矩阵型和嵌入型三种跨学科组织形式,共同支撑跨学科培养科技人才。

此外,为摆脱人事管理制度对教师开展跨学科教育的制约,英国高校通过创新教师聘任方式组建跨学科教师队伍,糅合了共同聘任制、独立聘任制、短期访问制等多种形式,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共享性和流动性。

启示

科技强国建设涉及多主体、多层面、多因素,而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英国一流大学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不但实现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还培养了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这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坚持了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联动。鉴于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要在发展战略规划中突出跨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面向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未来需求,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要突破的关键领域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在校园中构建良好的跨学科教育环境,为科技人才成长提供浓厚的跨学科学习氛围和自觉的跨学科研究意识。

二是应立足科教融汇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系统的跨学科课程体系,推动科技前沿与各学科领域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视域下的科教融汇是一个多层面、多意蕴的概念,既要遵循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着眼于科研育人,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科技人才培养,又要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强调高校课程教学与产业创新的高度融合,从而反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

三是要优化师资队伍,提高科技人才跨学科培养质量。一方面,通过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将教师选聘从传统的组织制度中“解绑”;另一方面,高校应重视教师职后培训,帮助其掌握跨学科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

四是要突破传统的、创新型的跨学科教育基层教学组织,搭建跨学科教育的实践平台,拓展高校育人的场域边界,鼓励多主体参与跨学科教育,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共育科技人才新模式,加强基层教学组织为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撑机制。

作者:杨新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情智库,原载于《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4年第5期

| | | | | | | | | | | | | | |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投稿邮箱:nais-research@cnais.org.cn

来源:清新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