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新手引导成为“劝退指南”,该怎么设计?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2 14:43 2

摘要:第一次打开 APP,用户往往只用 30 秒就决定“留 or 走”。这篇来自 Clippp 的文章把“新手引导”拆解成 5 种界面模式 + 4 种引导类型,并给出 4 条可落地的设计原则,帮你把“劝退指南”秒变“留量密码”。如果你正在做产品或用户体验优化,这篇实

第一次打开 APP,用户往往只用 30 秒就决定“留 or 走”。这篇来自 Clippp 的文章把“新手引导”拆解成 5 种界面模式 + 4 种引导类型,并给出 4 条可落地的设计原则,帮你把“劝退指南”秒变“留量密码”。如果你正在做产品或用户体验优化,这篇实战总结值得收藏。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相亲经历?相亲通常需要多见几次面才能确定彼此是否合适,但初步印象基本上初见面就有了。第一印象好,才会想再见第二次。

产品和服务也是一个道理——用户刚接触新产品时,最初几分钟的感受特别关键,直接决定了他们是继续使用还是离开。

所以,新手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教操作”的层面,更得想办法留住用户,让他们愿意一直用下去。今天就来聊聊,如何设计新手引导体验,确保产品能获得用户的认可~

5种新手引导界面模式

新手引导的关键,是让刚接触产品的用户明白核心功能、用法,以及这个产品到底能带来什么价值。新手引导不只是安装APP时跳出的第一个页面,也会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出现。

①欢迎提示

用户第一次进入产品时看到的问候语,比如“你好”“欢迎使用”等。它能帮用户快速适应产品,心里有个预期,也能定下产品的整体风格和氛围。

②分步提示

一步一步介绍APP或服务的核心功能。通常一个屏幕讲一个关键功能,用户可以左右滑动或者点“下一步”来看下一页的内容。

比如刚装完APP时的入门教程、设置偏好的页面,都属于这种。

③气泡提示

工具提示是以小气泡形式出现在特定功能或按钮的上方作为引导。主要作用是突出界面中的元素,在用户操作的时候自然出现。

比如用户第一次点某个区域或者刚进入这个页面时,弹出简短的说明,帮助用户快速搞懂这个功能怎么用。

④弹窗提示

显示在屏幕中间或底部的引导信息,主要是用于强提示用户做某个操作或者传达重要内容。不过弹窗用多了会影响体验,需要谨慎使用。

⑤漫游式引导

在功能上方用气泡进行分步引导,专门在用户第一次接触这个功能时,结合场景进行说明。

在产品推出新功能需要引导提示时常用到这种类型,引导的关键是要方便用户容易理解,提示内容又别太突兀。

4种新手引导类型

根据产品的特点,新手引导的设计方式也不一样。我们可以按“用户参与度”和“场景贴合度”,分成四种引导类型:强制式引导、可选式引导、渐进式引导、沉浸式引导。

上面介绍的界面模式,会根据不同的类型来搭配使用。

用户参与度:用户可以跳过入门引导或者自行探索;

场景贴合度:指在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情况下提供引导,能不能做到个性化。

①强制式引导

这种方法要求用户先完成前置的步骤,才能进入到产品中进行使用。这种方式常用来强制用户输入必要的信息,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例如靠偏好推荐内容。

🌰举个例子

首次启动APP时,必须看完引导教程或者提交内容后才能进入到APP内部。

例如新用户打开多邻国,需要先注册账号、设定学习目标,甚至完成第一个小课程,才算走完新手流程;第一次打开Pinterest时,必须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推荐算法才能启动。

✅设计要点

虽然强制式引导对掌握基本信息有帮助,但要注意别让用户觉得累。如果引导步骤多,最好用可视化的方法让用户看到进度(参考多邻国/Pinterest页面顶部的进度条),清楚自己做到哪了。

②可选式引导

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跳过引导,或者只在需要的时候查看引导。

🌰举个例子

例如首次进入千牛后台,会出现功能引导提示,这里的提示可以自主选择“下一步”或者“跳过”。如果选择跳过,后面还能从“帮助中心”找到详细的功能说明。笔记软件Notion也没有提供一步步的引导,而是单独提供一个包含详细说明的聚合页面。

设计要点

对于经验丰富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必要的步骤,所以可以选择省略。把帮助信息放在界面中合适的地方,方便用户需要时能轻松找到。

③渐进式引导

渐进式引导是指只在用户实际使用某个功能时,才提供需要的信息,并逐步引导用户。这种由使用场景驱动的引导,学起来更自然,特别适合功能复杂的产品中。

🌰举个例子

当把鼠标放到PS的功能图标上时,会弹出提示或弹窗来解释功能。在PS新建的空白画布中,当用户进行某些操作 (比如添加新图形) 时,会自然弹出帮助提示。

设计要点

这种方式能让用户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学习,帮助用户真正学会某个功能。

④沉浸式引导

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环境,让用户自由地尝试和探索产品功能,在操作中学习。这种引导的自由度很高,能让用户在体验产品时无需担心试错压力,增强使用的沉浸感。

🌰举个例子

刚进入到白板工具Miro中时,只显示一张空白的页面没有任何的的引导提示,让用户随便体验各种功能,在体验功能的过程中实现引导。

设计要点

需要创造一个用户能自己动手学的环境。产品设计上,哪怕用户操作错了,也能轻松改回来,这一点特别重要。

好的新手引导,能让用户快速明白产品的价值,轻松掌握核心功能,让用户觉得“这正是我想要的”,又不会觉得复杂。那么,在这么多界面模式和类型里,设计新手引导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4个新手引导设计原则

①尽快让用户get到核心功能点

由于用户的探索时间有限,所以在引导流程 (或者说“介绍阶段”) 里,需要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产品的核心功能点。这是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的关键,也是让他们“马上想用”的动力。

如果这种体验不能立即开始,用户的兴趣就会下降,导致产品留不住用户。

②尽量减少用户负担

初次使用一个产品,要了解的东西非常多。冗长的教程和过多的信息会增加用户的入门门槛。

只展示必要的信息,还可以用图片或视频来辅助表达信息,这种图文搭配的方式更方便用户理解产品功能。如果需要展示更多信息,可以放个“了解更多”或“帮助”按钮,减轻用户的负担。

③鼓励用户在自己的节奏里熟悉产品

很少有人会在使用新产品时仔细查阅产品说明书,通常都是在遇到问题或者想尝试新功能时才会想起来查阅说明书。

因此,更有效的引导方法是是从简单的说明开始,等“用户自己觉得需要”时再提供给详细的指导。

④分析使用路径,找对引导时机

这是第三点的延伸。想让新手用户的体验更加流畅自然,需要先好好分析用户是怎么用产品、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可以画一个用户旅程图,理清楚“什么时候需要什么信息”、“哪种引导方式最自然”,找到这些关键的节点。在分析使用路径的过程中,还能发现用户体验不好、容易卡壳的地方,这样就能确定引导应该在哪些地方介入。

最后

新手引导不仅仅是在介绍功能,更是帮助用户“适应”产品的过程。新手引导体验的核心目标是让用户自然地学习,逐步了解核心功能,不会打断他们的使用流程,更不会感到“学习过程”的负担。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