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化困局 小支架撑起大市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2 16:54 2

摘要:吴晓波:这次来到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全球3C配件制造的核心,产能占据全国的五分之一。以1688平台为例,全国近九成的3C数码商家聚集在广东省,而深圳一城便独揽全国总量的57%。

吴晓波:这次来到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全球3C配件制造的核心,产能占据全国的五分之一。以1688平台为例,全国近九成的3C数码商家聚集在广东省,而深圳一城便独揽全国总量的57%。

十年前,深圳3C配件制造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50%,到今天,这个数字已经降到6.3%,低端代工的市场进入存量博弈,同质化竞争将企业的利润压得如刀片一般薄。深圳3C配件制造集群每年淘汰数百家工厂,众鑫通泰身为中小型工厂,处境更是岌岌可危。

饥饿感让众鑫通泰创始人田文警醒:若死守传统模式,终将沦为时代浪潮的泡沫残渣。

然而线上转型并不顺利,几经折腾,田文不得不回撤到传统的线下业务,电商梦几近熄灭,2021年,转机出现了。

没想到,电商给田文带来的,不只是简单的渠道迁移,而是一场“生态革命”。在一次复盘会上,1688超级工厂小二在1688后台捕捉到一个现象:小单定制需求激增,但供给工厂却很稀缺。

从“标品批量代工”到“柔性定制生产”,意味着重构工厂的生产流程。

管理上的试验田,很快被田文在内部推广开来:拆分产线、改革ERP,打造模块化车间兼容批量化生产和定制化生产。同时,他收束用户需求,选择镭射工艺来做单品定制。

柔性供应链的本质,是将流水线拆解为无数个“创造力单元”。成功搞定柔性化生产,为众鑫通泰注入了创新的势能。

识别到新能源车的市场扩容,隐藏的出风口和大屏幕让卡扣式支架无法适配新的场景需求。一款差异化产品,在田文心中酝酿。

田文告诉我,他们业内新品研发周期是30天,而他赌了6个月。经过39次的方案修改,新品才得以上线。

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制造业企业被同质化与仿品困扰,这大概是中国制造从“增量无序扩张”进入到“存量精耕细作”过程中必经的阵痛。一家传统工厂能不能在阵痛中“劫后重生”,我个人认为第一要义还是企业家的意志。

在田文身上,我看到的是不断重塑对新市场的认知以及执拗的企业迭代实践。他与众鑫通泰的逆袭,为所在的行业验证了柔性化生产+爆品研发+大数据营销,这一转型路径的有效性。

从产业的视角来看,田文所代表的这批野蛮生长的工厂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侧影:当成本终将不再是优势时,基于数字化的柔性制造以及由此孕育而出的“中国品牌”,或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护城河”。

以下为商家自述:

众鑫通泰创始人田文:

薄利多销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你的隐性成本,你的机会成本,一算进去就是亏本。不能跟他们卷低价了。

PART 1 行业之困 企业之困

从08年到11年,从事功能手机的锌合金外壳生意,基本上你有产能,有多少别人包多少。13年的时候是我们最危机的时候,功能手机断崖式的消失。

刷爆了8张信用卡,10个月没有给自己发工资,我就开始就紧张了。

不能长期被别人给订单的方式,我们要找出自己的活法。我觉得电商都是现款,不会再被欠钱。

PART 2 接入1688超级工厂 与平台共创

从17年开始,主攻做手机支架这个产品。一头扎进去,国内的(电商)平台当时全干了。各个平台开了一个店,每个店一个人。今天张三你来了,没操作起来,再招个李四进来。

不停地换人,两年多亏了300多万。对电商的底层逻辑,游戏规则完全不懂。

这时候1688超级工厂的小二找到了我们。

线上的运营该怎么展开?产品的开发怎么更精准?组织架构该怎么搭建?我把这三个问题抛给他们。

从那以后,我们开启了对电商的认知。

当时1688超级工厂小二就跟我们一起策划。免费定制,28分钟出图,72小时发货。刚好平台有一个大促,一天接到300多个客户。

从生产主管,到销售,到运营都在哇哇叫。衔接都不通,流程乱成一锅粥。去拎出一组人单独来做这件事情,我强制让他们干,同时我也接受他们的错误。在错当中,总结出来方向。

轻定制这件事情,我为什么会去坚定不移的做呢?我会获得了客户,获得到了更多的能够匹配于平台发展和未来年轻化、碎片化的这种订单的趋势。

我们C端能够去更了解用户,你的产品有哪些问题,产品迭代的方向。从测品、测图到整个模式总结出来,那我就能更好的服务B端的客户。

头部永远不缺供应链,中腰部呢?他们缺产品,他们缺服务。我帮你把图搞定,我帮你把货搞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地陪着客户一起来长。

我现在有活跃的客户,这4000多个全部都是从1688上面询盘的客户积累下来的。

从2020年的时候不到100万(GMV),到今天我们已经涨到了9500多万的GMV。

PART 3 自研爆款 里程碑式胜利

我们定义的战略是打造数字化爆品的供应链领先者。

手机支架是一个非常大的标品,大标品的背后,你是谁?

最大的技术难度,第一,要给我吸得紧,第二,一秒钟能拿掉。自相矛盾的一个结构。研发主管都崩溃了,田总你来弄。

24年11月12号下午3点,我这个日子会记一辈子。

这个视频传播起来就特别快。吸盘真的很稳。到销量起飞的状态,单月出货140万只。

PART 4 分享经验 持续进化

今年跨境的业务占比到了70%以上,开始布局全球专利,因为我们要做全球市场。

我可以很笃定地讲,我这个企业可以再坚持活5年乃至10年,他们不会有问题,因为在这条路上,它还是能够有很强的生命力的。

来源:吴晓波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