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6日,心血管健康大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六年的沉淀与发展,心血管健康大会已经成为促进心血管健康理念传播和技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为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心血管疾病管理体系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2024年12月6日,心血管健康大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六年的沉淀与发展,心血管健康大会已经成为促进心血管健康理念传播和技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为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心血管疾病管理体系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打造多学科协同作战学术高地
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心脏危重症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次大会心脏危重症论坛聚焦于介入并发症管理、心脏重症器械支持、多器官损伤综合处理以及基础与临床结合四大主题,展示了最前沿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论坛旨在打破传统专科界限,构建一个涵盖心内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ICU)、急诊科及介入治疗等多学科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通过促进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合作,论坛致力于推动交叉融合、协同作战的新模式,共同应对心脏危重症复杂多变的临床需求。这种跨学科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体诊疗水平,也为实现精准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切肤之痛——介入并发症管理专场
“介入并发症管理专场”聚焦于心脏介入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从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紧急处理到ECMO应用的主要并发症预防,再到介入致命并发症救治的心路历程,讲者们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详细解析了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最佳措施应对突发状况。特别是针对STEMI急诊介入支架植入后的严重无复流现象以及瓣膜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专家们分享了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帮助与会者防患于未然,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坚强后盾——心脏重症器械支持
“心脏重症器械支持”专场进一步深化了对心脏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手段的理解。本环节围绕短期循环辅助装置的应用时机、器械支持与血管活性药物联合应用、呼吸机和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疾病中的角色等议题展开讨论。讲者们通过实例演示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这些先进设备和技术如何成为医生手中的利器,显著提升了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关于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心梗机械并发症治疗的探讨,不仅展示了技术的魅力,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合作共赢——心脏疾病与多器官损伤
“心脏疾病与多器官损伤”专场将论坛推向高潮,重点探讨了临床上较为棘手的心脏疾病与多器官损伤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多学科协作显得尤为重要。讲者们深入剖析了ACS合并AAS、ACS合并消化道出血、心梗合并脑梗等多种情况下,如何权衡利弊制定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此外,急性肺栓塞抗凝溶栓的最佳时机与方法也成为热议话题之一。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交流,与会者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树立了大健康格局,认识到综合治疗对于改善预后的关键作用。
基础与临床——夯实基本功
“基础与临床——夯实基本功”专场侧重于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讲者们分享了合并右室损伤的心源性休克处理原则、重症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器官灌注的最佳点、超声指导下的容量管理等实用技能,并介绍了交感电风暴和心肺复苏后脑保护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提升参会者的临床技能和理论水平,更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
汪道文: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介绍了中国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管理,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最新的临床指导。暴发性心肌炎(FM)是一种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的心脏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发,我国心肌炎和暴发性心肌炎的流行病学尚未完全明确。其救治原则强调“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机械循环支持和机械呼吸支持,使受损心脏得到充分休息。免疫调节治疗是另一关键环节,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高剂量免疫球蛋白来控制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风暴对心肌的损害。此外,针对特定病因的抗病毒治疗也不容忽视。治疗方面,迫切需要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研制新的治疗药物,并且针对心肌炎和暴发性心肌炎的慢性化问题进行研究。
陈鸿武: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及其紧急处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陈鸿武教授指出,冠脉穿孔是PCI术中少见,但是危险的并发症,是导致PCI术中或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复杂病变和复杂操作的增加,如CTO、钙化、旋磨和激光成形术等,PCI术中冠脉穿孔是不容忽视的问题。PCI术者需要熟悉所用器械的性能和特点,术中需要规范操作,尽可能减少穿孔的发生。一旦发生穿孔早期识别,并给予合理的处理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穿孔的紧急处理需要依据穿孔血管的部位、穿孔的大小、引流量、血流动力学影像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及时准确地给予合理的处置。
潘宏伟:介入致命并发症救治分享了的心路历程
湖南省人民医院潘宏伟教授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案例,深入探讨了旋磨无复流、旋磨磨头嵌顿、切割球囊导致支架损毁、支架脱载等情况的预防及处理策略。在处理旋磨无复流时,对于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建议耐心等待,避免频繁造影;而对于心衰或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则应提供循环支持,例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冠状动脉内或远端给药(如硝普钠、维拉帕米)也是有效的处理手段。对于旋磨磨头嵌顿的情况,潘教授提出了一套“三位一体”的拔出方法,包括导管深插、旋磨导丝与旋磨头一同拉出,或者将磨头推送至远端后尝试用球囊扩张拉出。如果上述方法不可行,还可以考虑断开旋磨导管尾端和推进器,逆时针旋转后拉出,甚至剪断旋磨杆和导丝,利用子母导管退出。他总结道,在面对严重并发症时,沉着冷静至关重要,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张静:ECMO在心脏重症中应用的主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张静教授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肺支持治疗手段在各种严重的心脏功能衰竭及呼吸功能衰竭中具有重要作用。ECMO支持治疗时间较长,技术相对复杂,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ECMO治疗效果,影响预后。ECMO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栓塞、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效血容量不足、下肢循环障碍等。对ECMO患者任何时候都要操作轻柔、小心呵护、提高警惕。完善监测、科学分析、个体化对症处理是ECMO成功的重要保障。
苏晞:力挽狂澜——短期循环辅助装置应用的时机
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详细阐述了心源性休克(CS)的管理挑战及短期循环辅助装置(MCS)的应用时机。苏教授指出,尽管在改善诊断和提供多模式治疗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CS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他强调,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确定适合CS患者的正确疗法,并根据合并症和代谢需求获得更深入的见解。较小尺寸的MCS设备可能有助于减少负面副作用,新型药理学物质也可能针对全身综合征CS发挥作用。此外,生物标志物的创新发展和使用人工智能评估趋势可能会增强全球CS患者的个性化护理。
综合管理,砥砺前行
2024年心脏危重症论坛圆满落幕,汇聚了国内外顶尖心血管专家,通过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研讨,显著推动了心脏危重症诊疗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程。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基因检测、创新药物、介入治疗、多模态影像学、个性化康复及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还探讨了多学科协作在复杂病例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心脏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综合康复策略方面,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的观点。论坛的成功召开不仅提升了心脏危重症领域的整体学术水平,更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平台,将国际的前沿理论、最新技术和规范方法广泛推广至全国范围。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来源:小象医生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