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疫苗真实世界数据震撼:54%患者闯过生死关,改写多癌种预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2 18:46 3

摘要:胶质母细胞瘤(GBM)被称为“脑癌之王”,是预后极差的原发性脑肿瘤。目前一线标准治疗(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效果有限,患者平均总生存期约15个月且几乎都会复发;美国FDA额外批准的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性GBM)等也无法显著改善预后。因此,临床上对新疗法的需求极为迫

胶质母细胞瘤(GBM)被称为“脑癌之王”,是预后极差的原发性脑肿瘤。目前一线标准治疗(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效果有限,患者平均总生存期约15个月且几乎都会复发;美国FDA额外批准的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性GBM)等也无法显著改善预后。因此,临床上对新疗法的需求极为迫切。。

2024年8月,《自然・通讯》发布里程碑氏的颠覆研究:近百家顶尖机构(包括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等)联合完成史上最大规模脑胶质瘤新抗原疫苗临床数据荟萃分析,历时8年(2015-2023)跟踪173名接受该疫苗治疗的GBM患者。

结果令人震撼:所有接种者自首次诊断起的中位总生存期达31.9个月,超半数活过关键时间点,最长生存已超5年,效果显著。这一突破不仅为“脑癌之王”患者带来了跨越五年生存期的希望曙光,更标志着个性化癌症疫苗在恶性脑瘤治疗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未来可期!

▲截图源自“Nat Commun”

个性化新抗原疫苗让54%患者存活超关键节点,最长存活超5年,改写胶质母细胞瘤预后“魔咒”

这项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共纳入173例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患者,中位年龄为54岁(范围:9-87岁),从确诊到接受疫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0.3个月,其中40%在病情进展前接受治疗,其余在进展后接受治疗。

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8月1日数据截止时,173名患者中94名(54%)仍存活,这一比例远超传统治疗的3%;从初次诊断到最后一次随访或死亡的中位观察时间为21.3个月(范围:6-65个月,平均23.9个月),这也意味着最长存活者已超5年;队列中位总生存期(OS)达31.9个月(95%CI:25.0–36.5)。此外,复发性进展性肿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8个月(p

▲图源“Nat Commu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个体化肽疫苗接种时病情稳定(原发性;黑色)或进展性(复发性;红色)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病情进展前接种疫苗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长于进展后接种者,OS分别为28.9个月 vs 9.8个月,(p

综上,该研究充分证实了个性化新抗原靶向疫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可行性,为攻克“脑癌之王”带来了全新希望!

从“获批”到“实效”!古巴CIMAvax-EGF疫苗真实世界数据亮眼,近半数肺癌患者存活超2年

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是治疗性疫苗,由人重组EGF与载体蛋白重组P64结合而成,可诱导机体产生抗自身EGF抗体,阻断EGF-EGFR相互作用以“饿死”癌细胞,已在古巴、秘鲁、阿根廷等国获批。

《癌症杂志》近期公布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该疫苗疗效显著:接受CIMAvax-EGF维持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年总生存率达45.5%,即近半数患者存活超2年。

该研究共纳入10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排除一线治疗结束时脑转移或疾病进展者),在一线治疗(含铂类双药、化放疗或单药化疗)获缓解或稳定后接受该疫苗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4.2个月(95%CI:11-15.8个月)。

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分别有36.8%、19.8%患者维持缓解或稳定;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16个月(95%CI:4.9-11.3),6、12、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5.4%、36.4%、19.1%。

▲图源“J Canc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从一线治疗联合疫苗启动起算,中位总生存期(OS)为22.46个月(95%CI:19.92-25.0),6、12、24个月生存率达97.7%、82.7%、45.5%(近半数存活超2年);从首次注射疫苗起算,中位总生存期14.6个月(95%CI:10.6-18.8),6、12、24个月生存率为82.1%、57.2%、37.6%

量产ELI-002疫苗直击KRAS突变肿瘤软肋,让84%结直肠癌/胰腺癌患者免疫“觉醒”,中位总生存超2年

KRAS突变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促癌驱动突变之一,尤其在肠癌和胰腺癌中常见,其中结直肠癌(CRC)占50%,胰腺导管腺癌(PDAC)高达93%。这类癌症即便经过标准局部区域治疗(如手术、化疗或放疗),仍易因残留癌细胞后期生长而复发。由于患者体内产生KRAS蛋白的基因存在多种突变,且该突变对癌症生长至关重要,理论上针对KRAS基因突变可开展治疗。基于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专攻KRAS突变阳性实体瘤的疫苗ELI-002,该疫苗可提前量产、随时供应,其原理是将突变的KRAS蛋白片段递送至淋巴结,诱导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提前“识别敌人”,从而做好攻击准备。

此前公布的ELI-002的剂量递增I期试验已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21/25(84%)的参与者被诱导出强大的mKRAS靶向T细胞反应,其中59%同时具有CD4⁺和CD8⁺T细胞。

而近期(2025年8月11日)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Medicine》更新了AMPLIFY-201一期临床试验(NCT04853017)的最终结果(随访时间增加一倍以上),证实ELI-0022P诱导的T细胞反应强大且持久,与无复发和生存直接相关。

该研究共纳入25例患者,包括20例胰腺癌、5例结直肠癌,均为接受标准治疗后血液中仍残留微量癌细胞,且mKRAS基因残留量极小者,入组后均接受了靶向淋巴结的ELI-0022P单药治疗。截至2024年9月24日数据截止,中位随访时间为19.7个月。

结果显示:全队列(N=25)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8.94个月(详见下图a),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16.33个月(详见下图b)。胰腺癌亚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为15.3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8.94个月,显著长于以往统计数据。

此外,84%(21/25)的患者在免疫后产生mKRAS特异性T细胞应答,其中两个最高剂量组应答率达100%

▲图源“Nat Me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免疫反应不仅能识别疫苗针对的突变,还能识别自身特有的其他KRAS突变,表明ELI-0022P具备针对个体突变做出反应的潜力。研究人员指出,“这种疫苗可增强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帮助更有效地攻击癌症”,目前第二期临床试验已在进行中。

自带抗癌“种子”:DC疫苗改写晚期卵巢癌病程,超六患者病情逆转,影像证实肿瘤退化!

近期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体内会自发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约50%的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肿瘤特异性T细胞前体。这一发现表明,免疫疗法有望成为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

基于此,《肿瘤免疫学》报道了一项“应用自体裂解物脉冲树突状细胞(DC)疫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7例平均年龄为55岁(范围46-69岁)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入组后,先接受抑制Treg功能和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治疗,随后注射经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上清液脉冲的DC疫苗。

结果显示: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估,2例患者达到病情稳定(SD),2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其中1例在接种疫苗前接受贝伐单抗和节拍式环磷酰胺治疗时病情持续恶化,接种疫苗后却实现了部分缓解(PR)

UPCC-11807试验结果也显示,4例患者(S-01、-02、-03等)中,3例接种后至少达到病情稳定(未达完全缓解)。以S-01号患者为例,对比接种前后的CT影像可见,其左主动脉旁淋巴结明显退化(详见下图)。

▲图源“Oncoimmunolog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首创!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LK101中美双线获批,肝癌1年复发率近乎腰斩

2025年2月5日,立康团队自主研发的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LK101注射液,成功获得美国FDA的IND(临床试验申请)批准,成为中国首个在FDA获批的该类疫苗产品。

LK101注射液是基于树突状细胞(DC)的个性化癌症新抗原mRNA疫苗,通过将编码数十个基于患者自体肿瘤突变信息设计的个性化抗原靶点的mRNA转导入DC细胞,兼具mRNA疫苗和DC疫苗的优势,主要针对晚期实体瘤。

此前(2023年3月17日),这款疫苗就已获得中国NMPA的临床试验默示批准,既是中国首个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也是首个获批临床的完全个性化mRNA编辑产品。

2024年ASCO大会公布的“LK101治疗肝细胞癌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NCT03674073)”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其疗效:24例IIa期肝细胞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疫苗接种组接受LK101树突状细胞联合消融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消融治疗,两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8.4个月、38.8个月。

结果显示:联合疗法安全性可控,能激活免疫且有延长生存期潜力,1年复发率分别为18.2%(疫苗接种组) vs 33.3%(对照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36.4%(疫苗接种组) vs 51.4%(对照组)。

▲截图源自“ASCO”

小编寄语

近年随着多种抗癌新药、新技术(如DC细胞、癌症疫苗、CAR-T、TCR-T等)的出现,癌症逐渐进入精准治疗时代,患者的生存率也得以提高!但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且复杂的疾病,现阶段很难依靠单一手段达到预期效果,目前较为理想的抗癌手段是在权威医院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应用传统治疗(手术、放化疗)+新型抗癌技术(细胞免疫疗法、癌症疫苗、营养支持等)联合应用,以巩固治疗效果、减低癌症复发/转移风险、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Latzer P,et al.A real-world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 treated with a personalized peptide vaccin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1): 6870.

[2]Pant S,et al.Lymph-node-targeted, mKRAS-specific amphiphile vaccine in pancreat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the phase 1 AMPLIFY-201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4, 30(2): 531-542.

[3]Vega Y I F,et al. Survival of NSCLC patients treated with cimavax-EGF as switch maintenance in the real-world scenario[J]. Journal of Cancer, 2023, 14(5): 874.

[4]Kandalaft LE,et al.Autologous lysate-pulsed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followed by adoptive transfer of vaccine-primed ex vivo co-stimulated T cells in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Oncoimmunology. 2013 Jan 1;2(1):e22664.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