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尹同跃、冯兴亚、项兴初……为何大佬们密集“捧”华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2 21:34 2

摘要:8月12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宣布,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汽车已突破100万辆。华为乾崑智驾是华为推出的智能驾驶系统,据了解,目前已覆盖不同价位的22款合作车型。

8月12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宣布,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汽车已突破100万辆。华为乾崑智驾是华为推出的智能驾驶系统,据了解,目前已覆盖不同价位的22款合作车型。

车企争递橄榄枝

有赛力斯逆袭成功的案例在前,多家主流车企积极与华为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合作。8月伊始,一连串的车企高管高调表达了与华为加强合作的意愿。

8月7日,在深圳华为总部,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共同按下智界品牌2.0启动键。智界品牌将投资超过1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将增至5000人,双方还将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推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独立运作。

一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也在推进。8月7日晚,华为乾崑联合一汽奥迪打造的一汽奥迪A5L、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正式上市,奥迪成为全球首个与华为乾崑达成深度合作的国际豪华品牌。

8月8日,新成立的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掌门人朱华荣拜会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长安汽车与华为虽未披露具体新项目,但高层的深度交流预示着双方合作有望进一步拓展。

8月10日,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微博发文,将华望明确为广汽与华为深化合作的关键落子。他表示,依托“广汽制造 + 华为智能”的协同优势冲击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称这是广汽“番禺行动”改革的重要一环。

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更是在8月11日的公开直播中重申“一切为了尊界,为了尊界的一切”,强调尊界品牌已成为集团向科技型企业战略转型的核心引擎。

此外,长城汽车与华为也在智能汽车领域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合作网络,覆盖营销、智能座舱、智能车载解决方案等多个关键环节。

技术赋能与深度融合

出现车企热捧华为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当前,汽车行业的竞争仍在不断加剧,车企不仅要比拼价格,更要比拼技术、产品、服务,而有华为背书和技术加持,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业绩。

赛力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21年与华为合作后,放手由华为主导生产和销售问界品牌,实现了逆袭。公司市值从不到150亿元,飙升到如今的约2100亿元。

这自然会引发其他车企效仿。值得注意的是,在华为与部分车企的合作中,华为话语权较大。以奇瑞智界为例,通过上述2.0合作协议,智界的命运与华为深度绑定。智界不仅将拥有更加庞大的研发团队,还将独立运营,由华为主导品牌战略决策与全链路管理,而奇瑞全力配合。尹同跃表示:“智界项目已被列为集团第一优先级。”

从国内车企到国际豪华品牌,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特点。资本合作也是其中之一。例如,作为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的朱华荣,还有一个身份是华为车BU独立公司“引望”的副董事长。引望在今年3月底完成工商信息变更,华为持股比例由100%调整为80%,新增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两大股东,分别持股10%。董事会方面,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任“引望”董事长,余承东和朱华荣任副董事长。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是基于各自优势的深度融合。车企在整车制造和市场渠道等方面的积累,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上的领先地位相结合,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智能汽车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发展。

文:张冬梅 编辑:齐萌 版式:刘晓烨

给小编加个鸡腿!

来源:中国汽车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