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破解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普遍存在的砂石地难题,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宁夏葡萄园砂石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作业现场培训会在志辉源石酒庄葡萄园举行。
8月12日,志辉源石酒庄葡萄园内,砂石粉碎还田机经过处,放眼望去,葡萄行间平坦。
为破解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普遍存在的砂石地难题,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宁夏葡萄园砂石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作业现场培训会在志辉源石酒庄葡萄园举行。
当天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钢铁巨兽吞石“表演”聚焦了与会者的目光:随着农机徐徐移动,葡萄种植沟垄间碗口大小的石块被拖挂直接“吞入腹中”,巨大的轰鸣声中,碎石在挡板下飞溅如雨,这些田地里的“障碍物”顷刻间化为数厘米见方的小石子甚至粉末,再均匀混入潮湿新鲜的泥土中。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种植和开发面积达60.6万亩,但部分产区特殊的砾石土壤给葡萄园管理带来难题,建园后的数年内,每年都需捡拾砂石。“大石头导致机械操作不便、土壤难保墒,冬季埋土空隙大易致葡萄受冻,更麻烦的是,在当下用工成本增加、用工荒的情况下,每年人工捡石耗费巨大!”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站长、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美隆说。
宁夏图兰朵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席盛国算的账更具体:“我们所在的金山产地每年要清理石头两次,光人工成本一次就要十来万元!”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专家徐丽明团队联合宁夏农科院带来的解决方案,让石头从“负担”变“资源”。她指着作业中的机械说:“机器能根据不同作物需求灵活调节粉碎粒度——小麦玉米田可更细,葡萄园则可稍粗。作业效率达每小时1亩至1.5亩,作业速度还可视地块情况调整。粉碎后的砂石直接还田,混入有机肥即可培肥土壤。砂石富含的矿物质还能提升葡萄品质,经济效益显著!”
“如果能用上,省时又省事!”席盛国攥着机械化技术资料,准备会后对接相关企业。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