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后,又有一家村镇银行破产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3 10:57 2

摘要:公告显示,这家村镇银行的存款业务由大连农商行全面承接,网点整合优化,系统永久关闭。

一枚银行牌照的消失,背后是六省百县金融机构的转型阵痛。

2025年8月8日,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官网挂出一则《致客户书》。

寥寥三百字,宣告了这家成立15年的金融机构的终结。

公告显示,这家村镇银行的存款业务由大连农商行全面承接,网点整合优化,系统永久关闭。

同日,大连金融监管局一纸批复,原则同意该行进入破产程序。

这是继2022年辽阳农商行、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破产后,三年来再次出现银行破产案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是曾被视为“农村金融活水”的村镇银行。

一、村镇银行的15年兴衰

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的命运,早已埋下伏笔。

2010年6月,它由原包商银行出资30%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14亿元。

巅峰时期,该行向大连金州新区投放信贷资金近30亿元,覆盖海参养殖、樱桃种植、养老院等民生领域。

在当地人眼中,它是“家门口的银行”,变化则始于包商银行风险暴露。

2020年4月,新设立的蒙商银行承接了包商银行在联丰村镇银行的全部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输血未能挽救颓势,财务恶化早有征兆。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该行总资产22.59亿元,净利润仅1977万元。

此后九年,再未公开财务数据,而2024年12月的一纸罚单揭露隐患:因 “数据质量问题整改不到位”被罚15万元。

2025年7月31日,系统切换静悄悄完成,大连农商行全面接手其网点、人员和存款,这家曾服务百家企业的银行悄然退场。

二、村镇银行的系统性困局

联丰村镇银行的倒下,揭开了行业冰山一角,而在它身后,一批村镇银行正面临生死考验。

经济下行周期中,城商行和国有大行分支机构疯狂挤压市场份额,小微企业贷款逾期率攀升,抗风险能力弱的村镇银行首当其冲。

某商银行2023年年报直言,旗下村镇银行 “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资产尚未出清”,并表后信贷风险管控压力剧增。

更深层的是结构性缺陷,70家村镇银行连续两年亏损,多数位于农业主产区。

辽宁某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仅5000万,一笔800万坏账就导致瘫痪。

60%的村镇银行仍使用外包技术系统,风控靠人工经验判断。

江苏盐城某支行行长坦言:“客户手机申请贷款,我们后台还在手工录Excel”。

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中,村镇银行占“红区”机构总数超三分之二,这些高风险银行资产规模虽不足行业的1%,却像地雷般散布县域。

三、从规模整合到价值重生

联丰村镇银行不是第一个倒下的,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但行业自救的号角已经吹响。

2025年前5个月,184家中小银行获批合并或解散,数量达去年同期的7倍。

三种路径逐渐清晰,常熟银行吸收合并盐城滨海等3家村镇银行改制为支行;内蒙古将120家机构压编为统一法人;工商银行首次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

实践证明,改制为支行真正的突围在于技术革命,浙江三家村镇银行合并后,科技投入占比从1.8%飙至4.5%,开发出 “北斗定位渔船贷”,让渔民海上办贷款,违约率反从7%降至1.2%。

好在,当物理网点消失,服务却以更鲜活的方式渗透乡野。

河北邯郸,银行网点旧址变身“金融驿站”,智能柜员机旁配置助农直播设备。

未来十年,培育3家万亿级省级农商行、5家区域龙头银行,保留300家深耕县域的特色机构。

物理网点削减30%,移动服务车将覆盖90%行政村,将来县级金融机构的核心使命,则是成为地方经济的数据库,手机成为了新网点。

对普通人的启示同样清晰,存款保障无需恐慌,50万元内存款受存款保险全额保障,破产银行客户资金由承接方无缝接管,但也应警惕高息陷阱。

个人认为,物理网点消失之时,恰是普惠金融真正落地之日。

或许不久之后,最后一家挂着“村镇银行”招牌的机构关闭,那些带着泥土气息的金融需求,正在技术赋能中找到新生。

来源:金融圈X大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