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能想象吗?一个读研二的学生,刚在直播间喊完“3、2、1上链接”,转天就拎着行李箱飞韩国看海,实验室里还泡着等着观测的样本——这时间拆成碎片都不够用吧?我晕,换作是我,估计早就在实验室和机场之间崩溃了。
一边是烧杯试管,一边是直播间镜头,这平衡术谁懂?
你能想象吗?一个读研二的学生,刚在直播间喊完“3、2、1上链接”,转天就拎着行李箱飞韩国看海,实验室里还泡着等着观测的样本——这时间拆成碎片都不够用吧?我晕,换作是我,估计早就在实验室和机场之间崩溃了。
说真的,谢浩男这事儿让我想起前年认识的一个学姐。她学环境工程的,课余帮家里带货卖农产品,结果期末课题汇报时,数据图表错得离谱,导师当场就问:“你是把心思放田里了,还是放直播间了?”后来学姐郁闷了好一阵子,一边补实验一边退掉所有带货档期,那阵子见她,黑眼圈比烧杯底还黑。老实讲,赚毛病,但读研就像种盆栽,一天不浇水可能就蔫了,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镜头里的妹妹和手表,是生活还是剧本?
许健华账号那两条视频我翻了翻,说真的,妹妹的镜头比导航仪还准,永远精准黏在谢浩男身边。我突然想起上次我拍全家去公园的视频,我妈非让我侄子多镜头,说“小孩上镜招人疼”,结果剪出来像“侄子个人秀”,我弟看完直接发朋友圈:“这是我儿子,还是我姐的流量密码?”当时我那叫一个郁闷,删了重剪到半夜。
更有意思的是接待人员的手表,镜头给的特写比我妈看金价还认真。不是吧?平时拍吃饭,不都拍菜拍人吗?哪有对着人袖口猛拍的?我小伙伴看完说:“这要是没猫腻,我把手机吃了。”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带点货都这么绕吗?直接说“我们要带韩国货”不行吗?非得搞这些弯弯绕绕,搞得像猜灯谜似的,多没意思。
赚钱和追梦,难道只能二选一?
本来觉得,人家靠本事带货赚钱,改善生活挺棒的,毕竟谁不想日子过得舒坦点?但看到谢浩男那行程表,突然觉得有点拧巴。就像有人同时骑两辆自行车,一辆朝东一辆朝西,不累才怪。
前阵子刷到个评论,说“读研就该好好读,想带货不如退学专心干”,下面吵翻了天。有人说“寒门学子赚点钱怎么了”,也有人说“学术不是说停就停的班车”。说实话,我也没答案,但我知道,有人说,凡事得有个度,太急了容易失焦,就像手里抓沙子,握太紧反而漏得快。
总之,现在谢浩男,一家都在韩国济州岛旅游,看样子好像很开心。顺便带下货,可能也应该的吧!
来源:宇宙第一探索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