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级应急管理局联合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发布紧急公告,明确指出辖区内某区域因地质灾害风险极高,救援难度极大,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进入。公告的发布引发社会关注,也让公众对地质灾害防范与应急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级应急管理局联合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发布紧急公告,明确指出辖区内某区域因地质灾害风险极高,救援难度极大,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进入。公告的发布引发社会关注,也让公众对地质灾害防范与应急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据了解,该区域位于桂北山区,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山体稳定性急剧下降,已出现多处滑坡、泥石流隐患。当地地质监测部门连续多日监测发现,该区域山体裂缝持续扩大,部分路段已出现沉降变形,随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地质灾害。专业救援队伍曾多次尝试进入核心区域进行勘察,但因地形复杂、天气恶劣,多次被迫中断,足见现场环境的凶险程度。
公告中明确列出禁止进入的具体范围,涵盖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山谷、河道及林区,并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禁入区域,不得组织开展探险、旅游、露营等活动”。当地政府已在禁入区域周边设置警示标志、拉起警戒线,并安排专人24小时巡逻值守。对于违反公告擅自进入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若因擅自进入导致救援的,相关费用需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此次公告的发布并非小题大做。近年来,广西多地因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曾发生过群众擅自进入危险区域被困的事件。2023年,桂西某县就有5名“驴友”无视警示进入未开发峡谷探险,遭遇山洪被困,当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才将其成功救援。类似案例警示我们,自然风险面前,侥幸心理往往会酿成悲剧。
为保障群众安全,当地政府同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危险区域内的居民提前转移至安置点;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利用无人机、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山体变化;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短视频等渠道反复宣传避险知识,确保预警信息家喻户晓。同时,应急管理部门提醒,近期计划前往山区的群众需密切关注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切勿前往风险区域。
地质灾害防范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的严格管控是守护安全的“防线”,而公众的自觉遵守则是抵御风险的“底线”。在自然力量面前,敬畏与服从才是对生命最有效的保护。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读懂公告背后的关切,主动远离危险区域,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大千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