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这次咱们聊点不一样的,当这个十几岁的姑娘在巴黎奥运选拔赛现场咬着牙调整动作时,某些人正忙着在屏幕前敲键盘,给“忘本”的罪名盖棺定论。
全红婵这个名字你可能早就听腻了,毕竟过去三年里她就像被钉在热搜上的钉子户。
不过这次咱们聊点不一样的,当这个十几岁的姑娘在巴黎奥运选拔赛现场咬着牙调整动作时,某些人正忙着在屏幕前敲键盘,给“忘本”的罪名盖棺定论。
时间倒回2021年夏天,那个扎着朝天辫的广东小妮子确实惊艳。
七岁才第一次见到游泳池的农村娃,十四岁就拿下奥运金牌,这种爽文剧本搁谁身上都得火。
记得当时她老家湛江那条泥巴路吗?夺冠第二天就被赶来蹭流量的网红们踩成了柏油马路,村口小卖部的辣条货架被扫荡一空,这些可不是电视剧里的桥段。
但现实比剧本残酷多了。
去年世锦赛那个夜晚,身高窜了十公分、体重涨了二十斤的全红婵站上跳台时,专业观众已经预感到结局。
207C这个动作本来就像走钢丝,青春期带来的体型变化让重心更难把控。
看台上的国家队教练捏着秒表直摇头:“当年郭晶晶光发育关就熬了三年,现在孩子们连三个月缓冲期都没有。”
某些网民可不吃这套。
小姑娘跷个二郎腿被批“坐没坐相”,训练间隙钓个鱼成了“玩物丧志”。
最离谱的是今年五月,有人把某企业捐给母校的四百万安在她头上,三小时内微博话题飙到上亿阅读量。
校方澄清公告出来前,九十多万条骂声已经把评论区淹了,那些昨天还在刷“全宝好乖”的账号,转头就把“飘了”“忘本”的帽子扣得严严实实。
把这些荒唐事串起来看就明白了:当初捧她的是流量,现在踩她的还是流量。
每天上百个蹲守在国家队门口的自媒体,带货主播蹭着热点一晚上赚的钱顶运动员好几年奖金,这些才是最真实的底层逻辑。
有位省队教练说漏过嘴:“现在选苗子得先看老家偏不偏远,太方便网红打卡的地方,再好的苗子也不敢要。”
体育圈里的人都懂,女子十米台的黄金期短得像昙花。
国际泳联的数据摆在那,顶尖选手平均职业寿命就六年出头,绝大多数人卡在青春期就折戟沉沙。
可网友不管这些,他们既要冠军永不过时,又要偶像完美无瑕。
说句扎心的,昨天还在心疼“全宝瘦了”的人,今天可能正转发着恶意P图的“变胖警告”。
别误会,这些不是在给运动员开脱。
全红婵最近确实状态起伏,但骂她的人里有多少知道,因为常年训练,她的腕关节伤病已经需要定期注射封闭?又有多少人记得,每次她提起早逝的母亲时,眼睛里的光突然暗下来的瞬间?
说到底,我们或许该问问自己:当我们在网上敲下那些义愤填膺的评论时,到底是真在关心这个姑娘,还是借她的故事宣泄自己的焦虑?下次再看到某某新星横空出世,能不能别急着造神,先给人家长大的时间?毕竟竞技体育真正的魅力,从来不在永不犯错的神话,而在每个运动员与地心引力较量的模样。
留言区等你聊聊:你印象中的运动员该不该被当成“完美偶像”?
来源:呆萌小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