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开股份凭什么成为北京国企的绿色实践标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12:38 2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简称“双碳”目标)。



引言:时代背景与首开担当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简称“双碳”目标)。


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中国对《巴黎协定》的庄严承诺,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首都,北京市在国家战略中肩负着示范引领的重任,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市属国有企业的绿色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



其中,北京市国资委于2022年底印发的《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成为指导市管企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该方案明确要求市管企业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融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严格绿色标准约束,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率先达峰。方案特别指出,要提升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并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发展标杆企业。


房地产与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三大领域之一,其全生命周期(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到后期运营)的碳排放量在全国总排放中占据重要份额。因此,推动房地产建筑业的绿色转型,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这既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构成了重塑核心竞争力、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此宏观政策与行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开股份)),作为北京市属大型国有企业和房地产行业的领军者之一,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担当与战略远见。它不仅积极响应国家和北京市的号召,更以先行者的姿态,主动将碳管理与ESG(环境、社会及治理)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本文通过系统性梳理和深度分析首开股份在碳盘查、碳规划、零碳项目实践、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卓越成就,并与同行业国企及市场标杆的横向对比,客观评估其在北京乃至全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浪潮中的领先地位与示范意义。


顶层设计:"“双碳”三步走"战略的系统性构建


面对“双碳”目标这一系统性工程,企业若仅停留在零散的项目级减排或口号式宣传,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成功的转型需要自上而下的战略引领和周密部署。

首开股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未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策略,而是构建了一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顶层设计—“双碳”“三步走”战略。这一战略框架,是其所有碳管理行动的总纲领,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市属国企的系统性思维与前瞻性布局。


第一步:碳盘查-摸清碳家底,奠定数据基石


图为首开股份总部召开集团碳盘查动员会议


任何科学的减排行动,都必须建立在对自身排放情况精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北京市众多房地产企业中,首开股份率先迈出了关键一步。根据其2023年度ESG报告, 首开股份于2022年便启动并完成了企业级碳盘查,成为北京市首家完成企业级碳盘查的房地产企业。

这一首家的身份,不仅彰显了其敢为人先的魄力,更为其后续所有碳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首开股份的碳盘查工作具备显著的深度和广度:

覆盖范围广泛:盘查工作不仅涵盖公司总部,还深入到27家子公司,涉及367个项目,全面覆盖了新建建筑开发、持有物业运营、非持有物业管理和企业日常运营等多种业务类型和业态。

数据维度精细:盘查严格遵循国际通行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对范围一(直接排放)、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和范围三(价值链其他间接排放)的排放量进行了系统核算与分析。

关键洞察深刻:通过盘查,首开股份精准识别了自身的碳排放热点 。报告指出,外购电力、热力及区域供冷产生的间接碳排放(范围二)是其运营项目的主要碳排放来源,占碳排放总量的96%;而在各业态中,商业业态的碳排放占比最高,达到34%。

这些基于实证数据的结论,使得减排路径规划从模糊估计转向了精准施策,为后续聚焦高能耗环节、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率先摸清碳家底,首开股份不仅为自身战略规划提供了导航图,也为北京市其他房地产企业树立了可供借鉴的行动标杆。

第二步:碳规划-绘制路线图,明确行动方向


在完成碳盘查的基础上,首开股份迅速进入战略的第二阶段碳规划。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将盘查得出的数据洞察,转化为明确的减排目标、清晰的行动路径和完备的纲领性文件。其规划成果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在同类企业中尤为突出。

首开股份编制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内部文件,包括:


《首开股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作为其“双碳”行动的纲领性文件,该白皮书系统阐述了公司的战略愿景、目标和核心举措,是其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展示决心与路径的重要载体。

“双碳”规划报告与技术减排体系文件:这些文件基于盘查结果,对不同减碳模型进行了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分析,建立了具体的减排技术体系,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这些文件的指引下,首开股份设定了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宏伟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明确的时间表,将“双碳”愿景落实为企业中长期发展的刚性约束和奋斗目标。

制度保障:夯实管理根基,确保战略落地

战略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确保规划的落地实施,首开股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公司致力于将“双碳”工作从一项专项任务,内化为企业日常运营的常态化、规范化流程。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碳管理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各业务单元的职责与分工,形成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和流程保障。

这种制度化的推进方式,确保了“双碳”战略能够自上而下地贯穿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避免了战略与执行的两张皮现象,为宏伟蓝图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管理根基。


数字赋能:自主研发首开碳云平台驱动管理变革


在“双碳”战略的宏伟蓝图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管理挑战。遍布全国的数百个项目,涉及开发、建设、运营等多个阶段,产生了海量的、来源分散的碳排放相关数据。


如何高效、精准地采集、核算、分析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成为决定碳管理成败的关键。传统的人工统计和Excel表格管理模式,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面对这一挑战,首开股份再次展现了其前瞻性,并未选择等待或依赖外部通用软件,而是走上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一开发专属的数字化碳管理工具首开碳云平台


首开碳云荣获2023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开发背景与核心价值

首开碳云的诞生,源于对碳管理痛点的深刻洞察。其核心目标是解决三大难题:


1.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将分散在各子公司、各项目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统一、规范地汇集。


2.核算效率的低下性:用自动化、线上化的流程取代繁琐的人工计算与核验,提升工作效率。


3.决策支持的缺乏性:将静态的数据转化为动态的分析,为识别减排潜力、评估减排效果提供决策支持。


这一平台的开发,标志着首开股份的碳管理正在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是其管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的重要里程碑。


首开碳云的核心功能与实践应用

首开碳云平台已经成为首开股份碳管理体系的中枢神经系统,其核心功能体现在多个层面:


数据采集与核验线上化:平台支持2022—2023年相关项目碳盘查数据的线上填报与核验,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入口, 确保了数据的同源性和规范性。这使得首开股份能够常态化、高效率地完成年度碳盘查工作,至今已积累了长达5年的宝贵数据。


管理流程体系化:平台固化了碳管理的标准流程,从数据填报、审核到报告生成,每一步都有章可循。同时, 公司配套编制了《碳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清晰界定了平台使用要求和工作流程,确保了平台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决策支持智能化:积累的多年数据为精准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平台能够对各业态、各项目的碳排放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帮助管理层快速定位高排放环节,量化减排贡献,从而更科学地分配资源,制定减排策略。


未来发展:构建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

首开碳云的雄心不止于碳管理。


首开股份正在其现有基础上,着手开发两大全新模块:环境社会治理(ESG)指标管理模块和碳普惠管理模块。


这一规划极具前瞻性,其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集环境绩效、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个人低碳行为激励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


ESG指标管理模块:将把管理范围从碳扩展到更广泛的ESG领域,如水资源消耗、废弃物管理、员工健康安全、供应链合规等,实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全面数字化监控。

碳普惠管理模块:这是一个极具创新性的设想。通过与首开LONG街等项目的碳普惠平台联动,未来可能实现对消费者、租户、员工等个人低碳行为的记录与激励,将减碳行动从企业端延伸至社会端,构建更广泛的绿色生态。


自主研发首开碳云平台,充分证明了首开股份不仅在绿色低碳的业务实践上追求卓越,更在管理手段的创新上不遗余力。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碳管理的效率与科学性,也为国有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首开样本。


第三步:标杆实践-从绿色建筑到零碳运营的深度探索


如果说碳盘查和碳规划是首开股份“双碳”战略的知与谋,那么碳实践则是其战略落地的行与果。


在“双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阶段,首开股份将宏伟蓝图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可触可感的绿色低碳项目,不仅在广度上全面铺开绿色产品矩阵,更在深度上打造出行业瞩目的零碳标杆。其中,旗舰项目首开LONG街的全周期碳中和实践,堪称其探索成果的集大成者。


核心案例深度剖析:首开LONG街的双重认证标杆


首开LONG街项目,坐落于北京昌平回龙观地区,其意义远超一个普通的商业街区。作为首开股份城市复兴理念的旗舰作品和北京市回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焕活区域、提升品质的使命。而在”双碳”背景下,首开股份赋予了它更深远的时代内涵-打造城市更新领域的碳中和示范样本。


首开LONG街作为城市更新的典范,通过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为社区注入活力

其最引人瞩目的成就,在于获得了行业罕见的双重碳中和认证。这意味着首开股份的碳管理实践,已经实现了从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闭环:




1.改造期碳中和认证:在项目建设改造阶段,通过优化设计、使用绿色建材、采用节能施工技术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筑的隐含碳 。对于无法避免的排放,则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抵消,率先实现了项目在建成那一刻的碳中和。

2.运营期碳中和认证:这标志着更高层次的挑战。首开股份在项目投入使用后,持续对其运营阶段的能源消耗进行核算,通过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再次购买自愿减排量(CER)等方式,成功抵消了运营产生的碳排放,实现了持续的零碳运营。


“双重认证”的达成,意义重大。它不仅证明了首开股份具备了在单一项目中实现全周期碳中和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为高密度的城市存量更新项目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一条清晰、可行的路径。这一实践,从根本上回答了城市更新如何与”双碳”目标相结合的时代命题,其示范价值远超项目本身。


北京首个全体量被动房社区——首开“国樾天晟”项目


绿色产品矩阵的全面铺开

“首开LONG街”是塔尖的明珠,而支撑这座塔尖的,是首开股份在各类产品线中广泛而深入的绿色实践。公司并未将绿色低碳局限于个别明星项目,而是系统性地构建了覆盖不同标准、不同技术路径的绿色产品矩阵。


高标准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公司严格对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大力推进高星级绿色建筑的开发。例如,其在梧桐星宸项目中,从围护结构、生态景观、节水、绿色建材等多个维度入手,全力打造三星级绿色建筑。

截至2025年7月,首开股份累计取得的星级绿色建筑认证规模已达2000余万平方米,其中代表最高水平的绿建三星级项目规模达357万平方米,这一规模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前沿技术的引领性探索:首开股份积极探索和应用国际前沿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其开发的密云国樾天晟项目,是北京市首个全被动式建筑社区,通过高气密性围护结构、无热桥设计和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实现了极低的建筑能耗。该项目不仅是国内首个同时获得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认证和LEED金级预认证的住宅项目,更代表了国内住宅节能技术的顶尖水平。

绿色运营理念的创新性延伸:首开股份的绿色理念不止于建好房子,更延伸到用好房子。公司积极在项目中推广绿色租约,例如在首开LONG街的商铺租赁中,向餐饮租户提出绿色餐厅的环保倡议,鼓励租户签订包含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条款的绿色租赁条约。这一创新举措,将减碳责任从开发商延伸至使用者,构建了共同参与的减碳生态。


“绿链行动”签约仪式

绿色供应链的协同化构建


建筑的碳排放很大一部分源于上游的建材生产和运输。首开股份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全链条减碳,必须将绿色理念向上游传导。为此,公司积极加入了由行业多家头部企业共同发起的绿链行动,承诺践行不绿色,不采购的原则。


通过在招标采购环节引入环保、低碳等可持续发展指标,优先选择符合绿色标准的供应商和产品,首开股份不仅保障了自身项目的绿色品质,更以市场需求为杠杆,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房地产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行业对标:首开股份在北京市属国企及房地产业中的领先性分析

评价一家企业的领先性,不仅要看其自身的纵向进步,更需将其置于行业坐标系中进行横向比较。通过与北京市属房地产国企及全国性行业标杆的对标分析,可以更清晰地定位首开股份在碳管理与ESG实践领域的真实水平及其独特优势。

在北京房地产国企中领跑

在北京市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下,市属房地产企业如A企业、B企业等,均在积极响应”双碳”号召,推进绿色转型。然而,通过对比公开披露的信息,首开股份在多个维度上展现出显著的领跑姿态。




北京市属主要房地产国企碳管理能力对比分析(定性评估)

注:上图为基于公开资料的定性评估,旨在直观展示各企业在碳管理不同维度的相对优势,评分不代表绝对量化结果。


行动更早,抢占先机:如前所述,首开股份是北京市首家完成企业级碳盘查的房地产企业。相比之下,A企业和B企业虽也在其社会责任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提及绿色建筑和节能降耗,但并未有公开资料显示其进行了如此系统和全面的企业级碳盘查。这使得首开股份在数据基础和战略起点上领先一步。

体系更全,规划更深:首开股份构建的“双碳”“三步走”战略,通过《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顶层设计。A企业同样制定了《碳达峰行动方案》,聚焦于绿色建材和超低排放,而B企业则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及启动碳达峰行动,但从公开信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看,首开股份的规划体系显得更为周密和深入。

实践更深,标杆更亮:“首开LONG街”的全周期碳中和认证,是目前北京市属房企中公开的、最为突出和深入的单一项目碳中和实践案例。它不仅实现了建筑本身的低碳,更通过运营期认证,将碳管理延伸至商业运营全过程,这种深度在同类国企中尚属罕见。


工具更专,数字更强:自主研发首开碳云这一专业化的碳管理平台,是首开股份区别于其他市属房企的又一大利器。这表明其不仅在做碳管理,更在思考如何智慧地做碳管理,显示了在碳管理数字化方面的专注与巨大投入。


在全国房地产业中争先


将视野扩大至全国,与万科、中海、华润置地等行业领导者相比,首开股份的ESG实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不可否认,万科、华润等头部企业在ESG体系建设上起步更早,经验更为丰富。例如,万科已连续发布17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华润置地也发布了12份报告,并且在MSCI等国际ESG评级中长期保持较高水平。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ESG治理架构和全面的信息披露机制。


然而,首开股份作为后起之秀,其发展路径呈现出聚焦突破、快速迭代的鲜明特点。它并没有试图在所有ESG议题上齐头并进,而是选择在碳管理这一核心且与主业高度相关的领域进行战略性深耕,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优势体现在:


战略聚焦的深度:相较于部分企业在ESG报告中对碳管理进行常规性描述,首开股份的“三步走”战略和《白皮书》展现了对碳议题异乎寻常的战略深度和规划完整性。


实践标杆的独特性:虽然万科的万科中心碳中和社区、中海地产的多个项目获得零碳建筑认证等实践同样出色,但首开LONG街作为城市更新项目实现改造+运营双重碳中和认证,具有独特的行业示范意义。


快速追赶的势头:首开股份在短短几年内,从启动碳盘查到打造零碳标杆,再到开发数字化平台,其行动速度和迭代能力令人瞩目。权威机构的认可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在2024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排名中,首开股份位列第三,与行业顶尖企业并驾齐驱。


综合论断:体系化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首开股份的领先性,并非仅仅体现在某一项技术或某一个项目上,而是体现在其成功构建了一套“战略-规划-实践-工具”的闭环碳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从顶层战略出发,通过科学规划指导具体实践,再以数字化工具赋能管理、反哺决策,形成了一个持续优化、自我驱动的良性循环。这种体系化的推进能力,是其在绿色低碳转型浪潮中脱颖而出、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跨越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结论与展望:构筑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首都绿色发展要求的双重指引下,首开股份以高度的国企担当和卓越的战略执行力,在碳管理与ESG实践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系统构建并坚定执行“双碳三步走”战略,公司不仅在北京市属房地产企业中率先完成了企业级碳盘查,更通过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白皮书》等一系列规划文件,明确了其迈向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清晰路径。



以首开LONG街全周期碳中和认证为代表的标杆实践,和以自主研发首开碳云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化赋能,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其领先性得以重申,不仅在于行动的早,更在于体系的全、实践的深和工具的专。这种由战略-规划-实践-工具构成的闭环管理体系,使其在北京市属国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在全国范围内,也凭借聚焦突破、快速迭代的策略,展现出与行业顶尖企业同台竞技的强劲实力,成功树立了国企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标杆形象。



展望未来,首开股份在通往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将首开LONG街等标杆项目的成功经验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复制,并系统性地推广至公司旗下更广泛的开发和运营项目中,从而将盆景变为风景,实现整体碳排放水平的显著下降。这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管理协同。


机遇:巨大的机遇在于如何将已建立的碳管理能力,转化为新的商业价值和品牌价值。持续深化首开碳云平台的功能,探索其与绿色金融(如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碳资产管理、碳普惠经济等前沿领域的深度结合,有望开拓新的增长点。将绿色低碳打造成为首开品牌最鲜明的标签,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投资者、合作伙伴和消费者。

方向:在持续夯实碳管理这一核心优势的基础上,首开股份可继续拓展ESG实践的广度与深度。参照国内外领先的ESG披露标准(如ISSB、GRI等),全面完善在员工权益、供应链责任、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司治理透明度等其他重要议题上的管理与披露,全面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向着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顶尖的ESG实践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我们有理由相信,已经抢占绿色发展先机的首开股份,将继续以其坚定的战略、深入的实践和不懈的创新,在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城市画卷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首都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首开力量。


来源:友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