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题从“绩点怎么保”聊到“四六级怎么提前过”,从“入学该不该转专业”卷到“大学第一学期就要为保研做准备”。
今年暑假,我接连收到不少高三毕业生家长的消息。
他们都说,录取通知书还没寄到,就已经被拉进了大学家长群。
群里气氛“好鸡血”。
话题从“绩点怎么保”聊到“四六级怎么提前过”,从“入学该不该转专业”卷到“大学第一学期就要为保研做准备”。
更让人震惊的是,好多家长开始讨论:给孩子报一个“高大衔接班”。
01
— Dr小鱼 —
什么是“高大衔接班”?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
可怕的是,“高大衔接班”已经是一门火爆的新兴的产业了。
所谓的高大衔接班就是高中到大学的衔接课程。
有的叫“大学预科营”,有的叫“学业领先计划”还有的叫“新生能力突围班”。
总之,还是“那个味”。
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核心课程抢学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大学C语言编程等;
2、能力与素养类训练
四六级英语、计算机办公技能、时间管理、考研规划、自媒体运营、社团面试技巧、演讲口才;
3、“保研陪跑”打包服务
有机构提供38个月全周期陪跑服务,覆盖绩点规划、竞赛指导、论文写作、夏令营申请等内容;
4、“大学生涯营”拓展类课程
包括“社交礼仪”“恋爱心理”“形象管理”“财商教育”等,收费最高达15800元/人。
授课方式多为线上直播或线下集中营式上课,每日安排从9点持续至晚9点,周期15~30天不等。
价格方面,从980元单科课,到打包1980元、3880元不等不等。
高价项目超过1万元。
02
— Dr小鱼 —
从小就在这家机构上课
“大一新生暑期蓄力,入学抢跑一步”。
成了这届大学家长的信仰。
家长们自发报名“高大衔接班”试听课,还有一些家长甚至亲自陪同听课。
有家长说,虽然自己和孩子都有点抗拒,“但别人家孩子都上了,我们不敢停。”
刚刚经历完高考的学生与他们的父母再一次涌向培训机构。
根据《南方周末》的记者报道,角落里,一位女生翻着白眼说,自己从小学就在这家机构补课,没想到高考结束了还在这里坐着。
“补习班,药不能停”。
这不是段子,而是2025年暑假的真实写照。
03
— Dr小鱼 —
高校亲自下场
躲都没法躲
现在大学的卷,真是出乎意料+无处躲藏。
如果只是家长和校外机构合理搞“高大衔接班”也就算,学生还能拼个老命喊“不”。
问题是,连大学自己也推出了“高大衔接班”。
苏州大学数学学院推出为期5天的线下衔接课,收费2988~3688元不等,食宿自理;
青岛理工大学4天衔接课,线下1600元,线上1000元;
还有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纷纷推出衔接内容。
对于开设原因,部分高校教师表示,是因为“高中教材与大学数学存在断层”。
如函数反三角、不等式、归纳法等内容在高考中较少涉及,学生基础偏弱,进入大学后普遍感到吃力。
没有哪个暑假逃得过“补课”,难道就是这代孩子的宿命?
04
— Dr小鱼 —
药,真的停不下来吗?
一些准大学生坦言,哪怕没有家长要求,自己也感到“心里不踏实”。
好多学生表示,暑假从来没真正属于过自己,总被“弯道超车”的口号支配。
“突然放松下来,反而不适应。”
而社会一直在持续制造紧张感:
“英语147分的学生都开始学四六级了”
“高数挂科会影响保研”
“不准备的孩子到大学就跟不上了”
“别人家孩子早就开始准备了”……
当高三学生终于迈过高考,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就陡然身处“考研”、“绩点”、“保研”、“实习”的重重压力之中。
一生“关键”的中国孩子,什么时候才有放松的机会?
想想都让人窒息……
来源:我是Dr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