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7日的安阳夜空,1000架无人机组成恢宏方阵,以甲骨文为魂、苍穹为卷,次第演绎“商”“虹”“舟”“鹿”等古老符号。当“甲骨文奇遇记”六个流光大字在300米高空绽放时,古老文字与现代科技的壮美篇章就此展开。
8月7日的安阳夜空,1000架无人机组成恢宏方阵,以甲骨文为魂、苍穹为卷,次第演绎“商”“虹”“舟”“鹿”等古老符号。当“甲骨文奇遇记”六个流光大字在300米高空绽放时,古老文字与现代科技的壮美篇章就此展开。
伴随着这场无人机表演的视觉盛宴,正式揭开了由安阳殷墟博物馆联合安阳文旅集团和国内领先的空间计算内容服务商“宇宙猜想”以及汉仪股份旗下的汉字IP“博物汉字”倾力打造的《甲骨文奇遇记》大型殷商甲骨文主题数字沉浸展的序幕。
《甲骨文奇遇记》通过沉浸式体验解锁文明密码:在“光影生文”中化身仓颉以手造字,于“通灵之卜”里与武丁共行占卜仪式,从“文脉永续”见证“黍”“邑”等字如何承载农耕智慧与城邦文明,让三千多年前的文字基因在XR世界中重焕生机。
从手影游戏到活字幻境,从丛林狩猎到市井喧哗,每一次交互都在重演汉字从神性符号到文明载体的蜕变历程。当甲骨金文最终汇成流淌的文化长河,您触摸的不仅是文字肌理,更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观众评价:从"看不懂"到"停不下来"的文化破壁
这场科技与文明的碰撞,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殷墟打卡热”,开展近一周好评如潮。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来感知我们古人造字的智慧。通过这种形式,让甲骨文活起来,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最终助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级的文化地标。”
文明传播的新范式:让甲骨文成为世界语言
当外国游客用VR“参与”商朝祭祀仪式,甲骨文不再只是考古学符号,而成为可感知的文明活体。
这是一场跨越三千多年的文明对话,也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碰撞。《甲骨文奇遇记》不仅让沉睡的甲骨文“活”了起来,更让每一位观众成为历史的亲历者——触摸文字的温度,聆听远古的回响,感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
当您摘下VR眼镜的那一刻,那些曾被尘封的符号已不再是冰冷的刻痕,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在震撼的VR体验之外,展览还特别设置了充满童趣的互动区域,让甲骨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甲骨文印章打卡区
展览出口处特别设置了三十余枚精美甲骨文印章,包含“不”、“马”、“走”等经典文字。观众可以亲手将这些三千年前的文字印在特制纪念卡上,把“会说话的历史”带回家。不少小朋友集齐所有印章后兴奋地表示:“我要把这些'密码'都破译出来!”
翻翻乐互动墙
一面宽2.6米,高2.3米的趣味互动墙上藏着36个可翻转的甲骨文模块。正面是现代汉字,背面则是对应的甲骨文造型。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文字演变规律,有位家长赞叹:“这种'玩中学'的方式,比背教科书有意思多了!”
这个夏天,邀您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字盛宴——在虚拟与现实的交错中,重新发现甲骨文的魅力,感受中华文明最古老、最鲜活的心跳!
从千架无人机划破长空,到VR世界里跳动的甲骨文,《甲骨文奇遇记》正以科技为舟、文化为桨,载着甲骨文穿越时空。当科技成为我们与先祖对话的媒介,那些镌刻在龟甲上的横竖撇捺,终将在数字星空中获得永生。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