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当无名之辈踏上取经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3 11:09 3

摘要:在这个被超级英雄和神话英雄垄断的暑期档,一部名为《浪浪山小妖怪》的二维动画电影,以黑马之姿刷新了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截至2025年8月13日,影片累计票房突破6.73亿元,豆瓣评分稳定在8.6分,成为继《中国奇谭》短片后,又一部引发全民共鸣的“小人物寓言”

《浪浪山小妖怪》:当无名之辈踏上取经路


在这个被超级英雄和神话英雄垄断的暑期档,一部名为《浪浪山小妖怪》的二维动画电影,以黑马之姿刷新了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截至2025年8月13日,影片累计票房突破6.73亿元,豆瓣评分稳定在8.6分,成为继《中国奇谭》短片后,又一部引发全民共鸣的“小人物寓言”。

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於水导演的作品,没有选择哪吒悟空等“神话顶流”,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西游记》缝隙里的“无名小妖”,用一场荒诞又热血的“假扮取经”之旅,写尽了每个普通人的挣扎与勇气。


一、平行时空的“反英雄”叙事:当小猪妖按下“重启键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并非短片《小妖怪的夏天》的简单延续,而是构建了一个“平行时空”的浪浪山宇宙。在这个时空中,小猪妖不再是大王洞那个“刷锅三年仍未转正”的底层社畜,而是因一次“用力过猛”的职场失误,被迫与发小蛤蟆精逃离浪浪山。为求“长生不老”,两个走投无路的小妖突发奇想:“唐僧师徒能取经成佛,我们为什么不能?”

于是,一支画风清奇的“草根取经团”应运而生:


小猪妖:团队“主心骨”,用猪鬃刷锅磨秃后背的“奋斗逼”,却因“不懂职场规则”被驱逐;


蛤蟆精:戴着唐僧大头娃娃面具的“保守派”,口头禅是“要不还是回浪浪山吧”;


黄鼠狼精:被迫扮演“沉默沙僧”的话痨,用碎碎念掩饰对“被看见”的渴望;


猩猩怪:身高两米却结巴社恐的“假悟空”,连金箍棒都是涂金漆的木棍。


这支连白龙马都是跛脚驴的“山寨团队”,一路上闹尽笑话:被村民误认成真师徒供奉,又因打不过老鼠精被揭穿身份;在小雷音寺撞上同样假扮佛祖的黄眉怪,双方一本正经地互相“忽悠”。但正是这样一群“缺点显著”的小人物,在“模仿英雄”的过程中,逐渐活成了英雄本身:当黄眉怪掳走孩童时,他们明知“凡人之躯对抗妖怪无异于以卵击石”,却仍喊出“要是见死不救,取经又有何用”的呐喊。


二、每个普通人都能在妖界找到自己


电影英文名《Nobody》(无名之辈),道破了最戳心的共鸣点:我们都是浪浪山里没有名字的小妖怪。导演於水在采访中直言:“曾想给他们取名,但发现‘无名’才是最好的名字——就像现实中,大多数人努力一生,也未必能被历史记住,但这不妨碍我们活成自己的英雄。”


这种“小人物叙事”贯穿全片,处处可见对现实的隐喻:取经的意义不在灵山,而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路上。


最令人泪目的,是小猪妖回家的片段:猪妈妈一边往他葫芦里灌满水,一边念叨“多喝水别上火”,而这个葫芦,从短片到电影始终是满的——父母的爱,从来都是我们走出浪浪山的底气。


三、笔墨入镜:当山西古建与水墨动画在银幕重逢


作为上美影“中国动画学派”的当代传承者,《浪浪山小妖怪》用“笔墨入镜”的美学理念,让观众重新认识二维动画的魅力。600人制作团队手绘1800余组镜头、2000余张场景图,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与电影镜头的“写实”完美融合:


山水即心境:浪浪山的云雾用“米家山水”的泼墨技法,浓淡间透出小人物的迷茫;小雷音寺的飞檐斗拱则复刻山西佛光寺,连鸱吻的弧度都严格考据唐代建筑;

细节见匠心:小猪妖的獠牙保留手绘笔触的“拙朴感”,黄鼠狼的胡须每根都有震颤的弹性;战斗场景中,水墨晕染的“气”随动作流动,如中国武术的“写意韵律”;

声音的国风:主题曲《重如尘埃》用埙与竹笛营造苍凉感,而猪妈妈的唠叨、黄鼠狼的碎碎念,则构成充满生活气息的“声音蒙太奇”。


监制陈廖宇说:“我们要让笔墨去构造镜头,而非用镜头表现笔墨。”这种对传统的敬畏,让电影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成为一场“流动的文化课堂”——有观众看完后专程打卡山西永安禅寺,只为寻找电影中“庄严”二字的壁画原型。

四、为什么孩子笑到打滚,大人却偷偷抹泪?

豆瓣热评“孩子从头笑到尾,大人却看哭了”,道破了电影“全龄向”的魔力。对孩子而言,猩猩怪撞飞队友的“排山倒海”、公鸡画师画崩的唐僧像,是纯粹的欢乐;对大人而言,每个角色都是一面镜子:


打工人看到自己:“小猪妖考编三年没上岸,像极了考公失败的我”;


父母看到牵挂:“猪妈妈往葫芦灌水的瞬间,想起每次给孩子装水壶的自己”;


内向者看到勇气:“猩猩怪嘶吼‘我是齐天大圣’时,我突然敢在会议上发言了”。


这种共鸣,让电影在上映10天内票房突破5.74亿元,超越《大鱼海棠》成为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冠军。更难得的是,它没有用“逆袭爽文”讨好观众——结局小妖们被打回原形,野猪、蛤蟆、黄鼠狼四散而去,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告诉村民。但当真正的唐僧师徒路过时,孩子们却指着山神庙说:“那是救过我们的妖怪叔叔。”

原来,无名之辈的善意,会被时间记住。



结语:敬每一个“走出浪浪山”的你


电影结尾,小猪妖望着远去的唐僧师徒,没有上前相认,只是转身走向山林。镜头拉远,他的身影渺小如尘埃,却在阳光下闪着光。这让我想起导演於水的话:“浪浪山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我们心中的‘不敢’——不敢辞职,不敢追梦,不敢成为自己。”


如果你也曾在深夜问自己“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如果你也想过“离开浪浪山会怎样”,这部电影会给你答案:不必成为孙悟空,做自己的齐天大圣就好。毕竟,能定义我们的,从来不是名字或身份,而是“勇敢出发”的那一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浪浪山小妖怪》,说说你的看法吧,致敬每个平凡又伟大的自己!


来源:大福3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