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小留镇:精准施策化解企业“用工荒”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3 15:03 1

摘要:“当时生产线都快停了,副镇长宋红波主动找上门,真是雪中送炭!”8月12日,回想起不久前企业面临的困境,牡丹区富菏针织厂负责人杨涛仍心有余悸。彼时,高达百人的用工缺口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这一难题,是牡丹区小留镇政府分管经济的副镇长宋红波在近期走访辖区

“当时生产线都快停了,副镇长宋红波主动找上门,真是雪中送炭!”8月12日,回想起不久前企业面临的困境,牡丹区富菏针织厂负责人杨涛仍心有余悸。彼时,高达百人的用工缺口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这一难题,是牡丹区小留镇政府分管经济的副镇长宋红波在近期走访辖区企业时了解到的。

为迅速纾解企业困境,宋红波立即牵头组织镇人社所及相关村委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富菏针织厂一线。通过实地考察生产线、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工作组精准掌握了企业缺工的具体规模、亟需的岗位类型以及相应的技能要求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调研结果,小留镇政府迅速为富菏针织厂量身定制了“一企一策”纾困方案,其核心是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招聘网络:一方面线上扩面提效,充分利用“牡丹区小留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镇级“美德信用积分平台”等数字化阵地,高频次发布岗位信息,开展“云招聘”,有效扩大信息覆盖面和传播效率;另一方面线下精准动员,充分发动村级组织力量,通过村广播循环播放、网格员入户走访等传统方式,将岗位信息精准推送至目标人群。同时,组织有务工意向的村民到厂参观、现场试用,有效提升招聘匹配度和成功率。

截至目前,双轨招聘已成功为企业输送新员工50余人,显著缓解了用工压力。

然而,面对剩余的约50人用工缺口,常规招聘方式效果有限。政企双方共同探索,创新性地推出了“分包点”灵活用工模式,巧妙破题。

“我们将部分适合分散作业的生产环节,比如袜子成型后的‘翻面’工序,从企业生产线中‘剥离’出来。”宋红波介绍。具体操作是:企业在富菏针织厂附近村庄设立“分包点”,“分包点”负责将待翻面的袜子从工厂运送到签约村民家中。村民可利用闲暇时间居家完成“翻袜子”等手工操作,最后由“分包点”统一回收送回企业。

“分包点”模式一经推出,成效显著。它不仅有效填补了企业剩余的用工缺口,保障了生产线全速顺畅运转,更重要的是,为周边村庄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需要照顾家庭或行动不便的村民,开辟了一条便捷灵活的新增收渠道。

“以前出去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好了,村里广播听到招工信息,去厂里试用觉得合适,还能在家门口的‘分包点’干活,挣钱顾家两不误。”小留镇马村村民马国华的感受道出了许多受益者的心声。

牡丹区小留镇政府通过精准调研摸实情、创新思维破难题、定制服务求实效,以“一企一策”的精准滴灌和“分包点”模式的灵活创新,成功缓解了富菏针织厂的百人用工缺口,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这一实践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为基层政府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积累了经验。

菏泽日报 记者 李若生

来源:菏泽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