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种到一条链!看绵阳梓潼现代种业“链式”崛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15:41 1

摘要:近日,绵阳梓潼县仁和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土机往来穿梭;文兴镇内,投资3亿元的GGP核心场及选育种标准化建设项目已初具规模;智能化的养殖场里,一枚枚种蛋通过传送带高效分拣。

清晨的涪江支流岸边,田野间响起机械轰鸣。

近日,绵阳梓潼县仁和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土机往来穿梭;文兴镇内,投资3亿元的GGP核心场及选育种标准化建设项目已初具规模;智能化的养殖场里,一枚枚种蛋通过传送带高效分拣。

从水稻制种的“一粒种”到生猪全产业链的“一头猪”,从蛋鸡育种的“一枚蛋”到覆盖科研、生产、加工的“一条链”,梓潼县现代种业产业链已形成 “粮油种业筑基、畜禽种业突破、全链条协同发展”的格局。

破局:

从“卡脖子”到“握核心”

站在初具规模的GGP核心场及选育种标准化建设项目工地上,这座投资3亿元的核心场,承载着梓潼生猪种业自主可控的梦想。

3栋分娩舍、3栋配怀舍主体结构已然封顶,建成后可供应优质种猪及商品仔猪,不仅将疫病风险拦在“家门口”,更能带动中、下游企业年产值超千万元。

另一边,粮油种业的突围,同样步履坚实。今年6月,梓潼县人民政府、市农科院分别与市粮油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市粮油集团将在梓潼县投资设立现代种业公司,双方利用管理、技术、资源和商业服务等优势积极开展合作,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以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领衔的梓潼县粮油种业建设项目,正转化为3.5万亩水稻制种基地、300亩核心种源繁育基地与500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以蜀玉科技等种业公司建设小麦标准化基地2万亩,将带动小麦繁殖10万亩以上。

蛋鸡种业,则瞄准“从无到有”的突破。位于梓潼县观义镇的圣罗兰现代化父母代种鸡场建设项目,从育种到加工全覆盖,将串联起九柏金羽的青年鸡场、盛丰农场的蛋鸡养殖,直至圣迪乐智能分拣线——一枚种蛋的旅程,从此在梓潼境内即可完成全程闭环。

强链:

让“金种子”串起“共富链”

“从种鸡孵化到蛋品加工,我们的链条越拧越紧。”在四川圣迪乐村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蛋品加工区,一枚枚鸡蛋经过自动清洗、消毒、烘干、杀菌等,搭乘传送带出发,走向全国市场。

作为带动蛋鸡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火车头”,圣迪乐村企业相关负责人指着全产业链图谱介绍:前端有30万羽青年鸡场提供种苗,中端有现代化蛋鸡养殖场保障产能,后端有投资3500万元的蛋品初加工项目,实现12万枚/小时的处理能力。

这样的“链式反应”正在全县激荡。梓潼县的现代种业产业正以“链主引领、中小协同”的梯队模式加速推进——

生猪产业,正大畜牧、巨星农牧等企业串联起形成“育种—养殖—加工”全链条,年供应仔猪超80万头;

粮油领域,川种种业、蜀玉科技联合星星食品等13家企业打造“制种-加工-品牌”闭环,“文昌贡”区域公用品牌让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了田间地头。

强链的关键在要素聚合。对此,梓潼县创新构建“政府+企业+群众”多元投入机制: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和专项债券,优先保障种业项目用地;引入村集体经济参与产业链建设。

延链闭环:

打造高效运转产业生态

当前,聚焦粮油、畜禽两大核心领域,在梓潼县内,共推进12个现代种业产业链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47亿元,形成“种源繁育-基地建设-加工配套-市场流通”全链条布局。

不仅要强链,更要延链。当下,梓潼县正通过精准招商延链补链。同时,为确保链条“转得顺”,还建立了“专班推进+要素联动+督导考核”的保障机制。每个重点项目明确1名责任领导和1名联络员,每周调度进度;整合涉农资金优先保障用地,协调电力、水利部门完善基础设施;将项目推进纳入年度考核。

今年以来,现代种业产业链已完成投资4.5亿元,12个重点项目中,7个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从涪江边的制种基地到车间里的智能生产线,梓潼的现代种业产业链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协同”。正如链长、梓潼县副县长张力所言:“我们既要让每一粒种子都有科技含量,更要让每一条链条都高效运转,让种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

阳光下,4万亩水稻制种基地泛起碧波,也预示着这座“种业大县”的丰收未来。

来源:涪江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