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交友平台陷“杀猪盘”疑云:如何界定诈骗边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3 15:04 1

摘要:近期,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一家从事网络交友业务的公司,因375名女主播被诉至引发关注。按法院认定,部分女主播诈骗人数离谱,一人诈骗近65万男性,有的每天诈骗641人,354人被判缓刑,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潮新闻记者了解到,类似案件也发生在杭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沐子 实习生 裴一凡

近期,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一家从事网络交友业务的公司,因375名女主播被诉至引发关注。按法院认定,部分女主播诈骗人数离谱,一人诈骗近65万男性,有的每天诈骗641人,354人被判缓刑,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潮新闻记者了解到,类似案件也发生在杭州——

2024年1月26日,杭州“美个朋友”社交平台的注册用户詹某(化名)向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端州分局报警,称自己在平台上被多名女用户诱导充值送礼,以“亲密度需升至15级才能交换微信”为由,先后投入4.9万余元。待等级达标后,他既未拿到联系方式,也未见对方一面;客服亦未给出合理解释,詹某遂怀疑这是一场女主播与平台联合起来骗取财物的“阴谋”。

然而,涉事公司一直坚称,从未有过“亲密度需升至15级才能交换微信”等规定,且强调用户请勿添加平台以外联系方式,以确保信息财产安全。

双方各站立场,然而事实到底是怎样?是平台联合女主播事实的一场“杀猪盘”,还是平台监管漏洞外的女主播单独欺诈行为?女主播索求财物究竟犯法吗?付费陪聊平台是否违法,陪聊的界限又在哪里?

付费交友平台潜藏诈骗实质?

在接到詹某报案后,肇庆市公安局端州分局立刻对该案件展开了调查。

2024年4月,警方就该案件成立专案组,并于同年6月奔赴杭州,带走了美个朋友公司三四名财务人员在内的十余名员工,平台部分主播以及该公司合作伙伴公会(负责推荐女主播入驻的经纪机构)的两名人员。公司办公室现场的电脑(含个人电脑)、主机、打印机、电视机、碎纸机等物品也被一并带走。

记者从辩护律师处获悉,该案以被告人涉嫌诈骗罪,涉案被诈骗款共3.2亿元,目前已进入法院审判阶段。

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显示,美个朋友公司两位创始人于2021年下半年,为获取非法利益,商议开发相亲交友APP进行诈骗,先后成立多家公司,以公司化运营方式,由研发部研发了“蜜柚交友”“趣恋交友”等多个手机APP,由市场部以互联网为主要投放渠道,以“同城交友”为诱饵,诱骗男性用户安装上述APP并注册会员,再通过与招募女主播的“工会”公司合作等方式,招聘女主播入驻软件平台注册,冒充附近女用户,以“交友”“谈对象”为由,谎称“自己的地址在对方附近,平台规定不能直接添加微信、亲密度不够不能交换联系方式”等引诱男用户充值继续语音、视频聊天,并主动索要“钻石”等虚拟礼物,引诱男用户不断充值送礼物,以此骗取财物,后平台、“工会”、“主播”人员按事先约定好的比例分成。

2024年10月,肇庆市公安局端州分局将本案以涉嫌诈骗罪移送至肇庆市端州区检察院。目前,该案件一审尚未开庭,被告包括公司员工、“工会”和少数女用户在内共15人。

“蜜柚等级”与获取联系方式无关的提示信息 受访者供图

在辩护律师看来,该案中有几个核心问题:一是交友平台行为模式定性,是婚恋平台还是一对一线上陪聊平台,其定性影响案件走向;二是,电信网络诈骗到底怎么认定?这是该类案件目前最大的问题。辩护律师称:“你情我愿的付费线上交友陪聊模式,怎么背上‘诈骗’污名?女用户在无法监管领域的诈骗,平台是否需要连责?”

层层设限的付费交友平台

记者了解到,美个朋友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起初仅由10人左右的小团队以兼职或远程方式办公,专注于国内交友类APP开发。该公司旗下的蜜柚交友等系列APP主要是针对男性用户打造的付费聊天陪伴平台,消费指定数额后,用户可以和心仪对象进行聊天、视频通话和赠送礼物,平台将对相关费用进行分成。

据悉,在平台运营过程中,公司制定了一系列风控措施预防私密社交中潜在的犯罪风险,包括明确标示充值、消费场景价格,设定单日充值消费上限,对违规女性用户账号及时冻结、封禁,绿色交友提示等。

此外,辩护律师提到,平台曾在国家网信办“清朗”行动指导下,要求超级邀请人即“工会”配合管理旗下女用户,对于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被封禁的用户予以公示。若“工会”不配合自查或存在严重违规情况,平台也会解除双方合作关系。对于“微信”“贷款”等违规关键词,平台也会进行屏蔽和监管。

对于违规“工会”发送解除函 受访者供图

“平台不允许用户双方交换联系方式,并非前面提到的亲密关系需达到多少等级才可以交换联系方式。”辩护律师坦言,平台虽不允许通过文字消息发送联系方式,但不存在部分女聊手所述的对于语音视频通话中进行限制。美个朋友公司创始人袁旭东介绍称,平台一开始是可以文字交换联系方式,但后续运营过程中,常有黑灰产业来注册,并发布“小广告”,“后台很难区分,出现监管问题,后来我们就一刀切文字不允许交换联系方式,但在音视频方面,我们并没有过多限制。”袁旭东坦言,若主播虚构一个规则,他们也确实很难监管。

而为防止用户一时冲动或过于沉迷,平台对男女用户之间的礼物消费、音视频通话消费实行限额措施,男用户设置每日礼物消费限额,女用户设置每日收益限额。

在辩护律师看来,不能让电信网络诈骗变成异地执法、“远洋捕捞”、变相敛财的工具。

2022年9月,美个朋友公司迈出出海第一步;到2023年末,公司已将发展重心全部转向海外项目。袁旭东透露,2024年1—4月,蜜柚交友及其系列App已陆续停投、下架,并关闭所有付费通道。涉及此次案件前,国内板块已多天无收入,各大商店也搜不到相关产品。为照顾老用户,服务器保持空转——聊天仍可用,充值与打赏被彻底切断。截至案发前,公司共有员工100余人,均从事海外业务的经营与开拓。

客服处理客诉 受访者供图

另外,令辩护律师疑惑的是,在2024年6月警方对美个朋友公司员工进行抓捕后,财务人员仍在羁押期间,公司财务总监却“登录”公司各海外银行账户,将与涉案软件平台不相关的海外业务营收约600万元人民币资金违规转移至国内账户,由公安机关进行扣押。目前公司共约700万元与本案无关的财物去向不明。

据袁旭东介绍,此前国内交友平台共有400万用户,国外也已拓展有100万用户,但是由于该案发生,目前国内外业务已经全部停摆。

国外媒体对美个朋友公司海外业务的报道 受访者供图

付费交友平台界限何去何从

事实上,类似的付费交友平台在网上屡见不鲜。短短十余年间,从陌陌“附近的人”“附近动态”等功能的青涩试探,到探探的滑动匹配交友机制,再到如今充斥着会员、虚拟货币、视频连麦等多功能的“社交超市”,线上交友平台用户量激增,付费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8日,国内交友软件相关企业(仅统计软件著作权,含关键词‘交友、社交’,不含关键词‘婚恋’)现存量达2.29万家,主要分布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其中北京相关企业最多,达3244家。从成立年限来看,国内交友软件相关现存企业中,超8成相关企业成立5年以上,其中成立年限5-10年的相关企业最多,占比达45.66%。注册量方面,2024年注册量达280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54家相关企业。

此类APP颇具争议的是,男性用户必须通过不断充值才能和女用户保持联系,发送消息,而女用户却能通过聊天获得现金奖励。当前,潮新闻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还能看到关于蜜柚交友的投诉,主要关于充值无法获得联系方式。其中一位消费者表示:“本人于2022年5月在这平台遇到一个我喜欢的人为了她充值了快十万元,由于商家长期屏蔽无法得到添加,经过多次沟通后也无法处理。”

这种付费交友模式到底涉嫌违法犯罪吗?

浙江伦和律师事务所王逸芸律师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禁止提供包括陪伴聊天、陪玩游戏等形式的虚拟服务,因此这项服务并不违法。同样的,对于1V1社交等类似产品来说,明码标价的收费行为并不能构成欺诈,属于合法服务。“但提供有偿陪聊服务过程中的聊天内容、聊天方式均有可能触犯法律,需结合具体运营模式、宣传手段和实际行为综合判断,常见的有诈骗罪。”

王逸芸进一步解释道,若平台仅提供合法语音、文字聊天服务,明码标价且不存在虚假宣传,则属于《民法典》合同范畴的民事服务,但需具有相关资质,并依法纳税;若存在虚构事实如伪造主播身份(年龄/学历/外貌)、虚构服务内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后台操控匹配机制诱导持续充值,导致用户基于错误认识支付财物造成财产损失,则可能构成诈骗罪。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6条及《刑法》第358条,若聊天内容涉及性暗示、裸聊等色情服务,可能构成卖淫嫖娼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构成刑事犯罪。司法实践中,部分法院将线上性交易认定为“淫秽物品牟利罪”。如平台设置“打赏抽成”“PK奖励”等机制,可能被认定为《刑法》303条规定的开设赌场罪。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