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匠心筑路育良才 创业就业暖万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3 16:13 2

摘要:夏秋之交的豫东平原,宁陵县万亩梨园层叠如浪,累累青果缀满枝头,蕴藏着丰收的希望。在石桥镇“小梨妹”张艳敏的直播间里,琥珀色的秋梨膏折射出诱人光泽。“郑州超市刚订了2000瓶!”这位昔日京城务工者,如今已蝶变为省级优秀创业项目带头人,带动4万户梨农增收致富。张艳

夏秋之交的豫东平原,宁陵县万亩梨园层叠如浪,累累青果缀满枝头,蕴藏着丰收的希望。在石桥镇“小梨妹”张艳敏的直播间里,琥珀色的秋梨膏折射出诱人光泽。“郑州超市刚订了2000瓶!”这位昔日京城务工者,如今已蝶变为省级优秀创业项目带头人,带动4万户梨农增收致富。张艳敏的蜕变,正是宁陵县以匠心编织就业创业网络的一个缩影。

宁陵县将就业优先战略置于发展突出位置,以“匠心”构建起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县级零工市场为枢纽、乡级零工驿站为支点、村级服务网点为触角、“订单式”培训为载体、创业示范园区为舞台,将高质量就业服务精准延伸至千家万户。

匠心织网,就业服务通万家

清晨六点,宁陵县零工市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民工刘庆峰在电子屏前仔细比对后,签下食品加工厂的用工协议:“以前蹲马路牙子等活,晒脱三层皮。现在进市场能挑活,手机一点当天上工,太方便了。”实时滚动的招工信息覆盖建筑、家政、食品等12个领域。

这便利背后,是宁陵精心构建的“1+14+N”服务骨架:县级200平方米零工市场集纳8大功能专区;14个乡级驿站配备自助终端与专职管家;364个村级网点坚持“早七点大喇叭播报”,就业信息如毛细血管般直达村落。

“线上+线下”双轨并进,梨乡智慧就业模式成色十足。“直播带岗”单场吸引超3万人次;“入企探岗”让求职者直击工作场景;“岗位地图”小程序一码展现全县招工热力图。2025年“春风行动”中,36场专项招聘提供岗位3451个,达成意向3000余人;城镇新增就业4723人,同比增长18.3%。当服务抵达最后一米,群众增收便跑出加速度。

匠心育才,技能点亮致富路

阳驿镇中式烹调师培训课堂麦香四溢。学员张霞巧手翻飞,玫瑰造型的面点在蒸笼里灿然绽放。“学好技术,开店上岗都有奔头!”她的话语洋溢着信心。

宁陵技能提升工程写满精准施策的匠心:紧贴产业脉搏动态增设冷链物流、养老护理等课程;“白天实操+夜校理论”弹性学制巧妙化解工学矛盾;连续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淬炼出1923名高技能人才。2025年,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705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938人。

以赛促练、以赛促干结出累累硕果:“小梨妹”项目获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聚民畜牧在“凤归中原”大赛中摘得专项赛三等奖;陈建农牧项目荣膺省级大赛三等奖……技能改变命运,在宁陵已成看得见的进阶之路。

匠心筑巢,创业激活新引擎

晨光中,“鸽子大王”楚维向的现代化鸽舍蔚为壮观,20万对种鸽咕咕鸣唱,自动喂食机徐徐行进。“创业担保贷款如及时雨,专家驻场解了防疫难题。”他指着智能化孵化车间介绍。这个返乡项目年产值超千万,带动多乡镇发展肉鸽养殖。

宁陵深谙“扶起一个创客,激活一片乡村”之道,精心构建创业赋能生态链:创业贷款审批缩至5个工作日,55名创客获贷2015万元;打包发放培训补贴等284.8万元;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配备代养殖棚、研发中心,为梦想提供坚实支撑。

雁归潮涌,1.9万名游子携资返乡。胡业勇创办的豫东牧业已成长为国家级羊核心育种场;“电商新农人”让传统酥梨畅销全国;省级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示范点吸纳126名困难群众就业。近三年,返乡创业企业贡献了全县37.6%的新增岗位,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匠心守护,精准兜牢民生底线

高校毕业生郭黛宁的求职路曾遇坎坷。宁陵县人社局为其建立专属档案,精准推送岗位,安排见习锻炼。“工作人员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她的感慨道出众多受益者的心声。

在托底帮扶战场,宁陵亮出精准组合拳:开发就业困难群体动态数据库,实现“人岗智能匹配”;城镇公益岗扩容至125个,乡村公益岗达629个;新建4家见习基地释放213个岗位。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24%的背后,是“一人一策”的精细功夫——为零就业家庭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为脱贫人口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就地岗位。当2597名失业人员再就业,147名困难群众重燃希望,梨乡的民生保障网愈发坚韧温暖。

梨乡大地上,宁陵县以“匠心”为针、“民需”为线,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联通供需的就业创业网络。这网络托起的不仅是个人梦想与家庭生计,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座。当万千灯火在归乡路上温暖点亮,当技能与机遇在沃野田间蓬勃生长,宁陵实践生动诠释: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亦是发展最深厚的底气。万家灯火照亮归途,一条以匠心铺就的共同富裕之路,正在豫东平原坚定延伸。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